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工程学院的故事 » 3

3

    3

    这时他们的生活总算没那么枯燥了。这天卢健一下课就直奔工程院,他刚一进去就听到里面一阵里面噪响,吓得他一身冷汗,原来是有人在用交流发电机带动硅板整流器,然后把另一端接在发动机上,他们其中一个人拿着笔和本子在记录着什么东西。他们说整流器是他们自发研制出来的,那个硅板像一堵墙一样,其中有个人说:“我们把发电评率调小一点,再看看什么情况”。于是发电机声音没那么响了,但是放发电机的桌子却摇晃了起来,只听“呯咚”地响个不停,“这桌子也跟着摇动起来,看来发生共振了。”最后一个穿白衣服的说:“停。”“好,我们再把整流器取掉,直接把发电机接到发动机上。”这时候他们发现那个发动机还是和以前一样,不过表面出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还冒起了白烟。“快关掉发电机”。

    卢健一看终于明白,汽车内部构造为何这么复杂,原来是有原因的。接着那个记录的同学把刚才记录的现象给他们做个报告:“当加上整流器时,电压稳定,通过发动机时没出现变形,杂音少,运转正常;当取掉整流器后,发动机运转出现噪声,并且冒出青烟。”这时那个穿白色衣服的人说:“实验很好,但没有解决为何加上整流器或没加整流器机器会出现如此变化的原因。”这时他们发现进来不久的卢健,卢健说:“其实我也不知道。”

    “我知道,你想想看呀,这其实是电磁波干扰,我们把整流器加上之后的话,其实也是给这个电流滤了波,但是没加上整流器那电流是交流的,发动机便会受到电磁波干扰,从而出现紊乱,这很正常。”那个记录员说。

    “你怎么能证明是电磁波干扰?”那个人一听连一红,说:“电磁现象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交流电可以产生电磁波,那直流电不是就不行。”

    “我知道。”另一个不说话的那个留着中分头发,眼神很深邃的那个终于开口说话了,“要我说,其实很简单,你想想,交流电的变化是波形图,而我们刚才用的是三相交变电流发电机,那么它产生的电流也是波形图,这种电流既然是呈正弦分布,那么势必也会产生正弦的电磁波谱,只要我们通过电磁波探测仪把信号采集起来发送给电脑就可以查看得到。”

    “你说的不是废话嘛,现在我们谁不知道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这个道理吗?我们是要探讨电磁干扰对发动机的影响。”穿白色衣服的总结道。

    张庭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拿着水准仪在测量一个建筑物的参数,那个仪器有三个腿,其中一个扭动了几个水平旋钮,把气泡放在了那个圆圈内,然后用眼镜看着那个望远镜,用另一只手扭了扭那个调焦环,最后读了一个数报给在旁边的那个记录员,记录员记下后他们又要去另外一个位置,于是对张庭说:“合上三脚架给我们过来。”并卸下了那个摄像头。张庭知得顺从地把那个水准仪的三条腿给合在了一起然后跟着他们走了。还有一个人用铅笔在一张纸上站着那个建筑物花了个轮廓。他画着画着,对其他人说:“这栋建筑它应该是个最简单的梁柱结构,否则他的窗子也不会这么大。”其中另一个又说:“对,是钢架结构更合适。”

    最后两个相互记录的人说:“怎么两个数据不一样,难道我们搞错了?”没办法,张庭只得又回到原来那个地方再测一遍,然后他就跟在这些“测绘队员”到处测来测去,腿都跑断了。

    在另一边,赵恒跟着他们专业的学长在一起进行着石油的分馏实验。他们不知从哪里找了一小罐石油放在桌上,用两个蒸馏瓶,一个用于高压,一个用于低压,与总瓶连接起来,经过放有各种催化剂的瓶子,尾部与带水的冷却管套在一起,俨然是个化工设备体系的缩小版。他们先往总瓶中倒入一定原油,下面放着一个燃气灶,放开火的一瞬间一阵液化气体扑面而来,而后看到那个总瓶慢慢腾起了白烟,不断向后扩散,直到冷却管中。慢慢地那些冷却管中就聚集处一些液体出来,有红色的,有橙色的,也有黄色的。赵恒想,原来汽油就是这么出来的。中国现在慢慢地成了汽车消费国,每一辆车一开在路上都需要燃油,这样就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设备呀?当然想归想,他终于明白石油蒸馏是怎么一回事。它中间既然要有催化剂的存在,那就说明石油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他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他知道,石油属于有机物。有机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在遇热或其他外在环境下会裂解,也就是从高分子化合物转变为低分子化合物!他知道了,他高兴地快要跳起来了,但是旁边那个观察实验的人说:“不对,颜色怎么变了。”

    他定睛一看,那后面管子的液体颜色确实变深了,那个穿黑大褂的脸也黑黑的家伙说:“快把火关掉。”

    听到指令后一个眼疾手快的学生跳过去把按钮迅速“咳嚓”给关掉了。那个拿记录本的本来记得好好地,这下也用左手托起两腮作出思考的动作。穿黑大褂的看来是个头儿,他对左右说:“有人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吗?”

    赵恒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其他人也跟着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忽然有个人眼珠一转,说:“有了。”吓得其他人喊道:“你想到就说,喊啥呢,发神经病吗?”

    那个人头挺大,瘦瘦地,穿一件黑格领的奶色衣服,说道:“我们一直在给总瓶原油加热,但是我们也没个测温计,不停加热导致的后果是温度持久升高,会使原油大量气化而导致原油蒸汽持续进入冷却管,这样我们所分离出的这些物质便会大量混有原油成分,所以导致这些生成物颜色变深。”

    其他人听后纷纷点头说:“嗯,确实是这个道理。”然后穿黑大褂的对记录员说:“用笔记一下,在成品油出产时一定要控制好原油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

    随着那种实验式检验并巩固学习方式的升腾,工程院的名气也跟着提高,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工程院从出具规模向制度化方向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