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州来 » 第二十三章 游历长安

第二十三章 游历长安

    京师长安周边有大大小小的城邑数十座。

    经过皇帝几次三番从贵族旧地源源不断的迁徙,京师周边大小城邑已经不复往日的萧条了。

    沐铖与庭儿二人历时一年半,将京师周边都游历个遍。

    他们此番游历目的有二,其一当然是带庭儿增长见识,感悟人间百态,广施布善积功累德。

    其二,沐铖则是希望能多收集一些古籍异录,虽然目前为止遇到的大多都是杂学,对他而言毫无用处。

    但沐铖历经两世,早就听闻上古流传下来不少仙家古籍,这些仙家古籍极有可能就参杂在坊间杂学中。

    而那些真正的珍稀奇书,俗世中人大多都不能领悟其中精髓,否则也不会流落民间了。

    所以沐铖二人每逢游历到一座城邑,都会在当地多方找寻奇书怪录。

    不论医书典籍还是奇闻怪谈集录,他都会瞧上一瞧。

    如他们这般大张旗鼓的寻求,自然在书肆与小贩间闹出了不小的动静,都知道了有两个外乡人在收集各种奇书。

    中地郡栒邑县。

    “二位公子,所有符合您二位要求的古籍都在此处了,不知能否入得了眼?”

    某书肆内,一脸殷勤的中年男子指着面前的一摞竹简对两位男子堆笑说道。

    只见其中一人在这摞竹简中随意翻找一下后,神情失望地摇了摇头。

    “子翊大哥,我们再换另一家看看?”另一人开口征询道。

    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游历到此的沐铖与庭儿。

    “二位公子,不是鄙人吹嘘,若在这书肆中没有您二位满意的,那整个栒邑县肯定也没有!”中年男子听庭儿如此说,立马换了一张面孔傲然说道。

    “还望东家见谅,他心急了些!”

    沐铖面带微笑打圆场,见中年男子神色缓和了些后,又问道:“不知东家可否有别的收藏典籍?”

    “公子,真的都在此处了,若您都不满意,恐怕只能到长安城内碰碰运气了!”

    沐铖见中年男子语气诚恳,不像妄言,无奈叹气地说道:“谢过东家了,只是这当中的确没有我所中意之物,抱歉了!”

    中年男子闻言,也只得摇头作罢,客套两句后便将沐铖二人恭送出去了。

    正当沐铖二人走出商铺大门时,那中年男子突然在背后开口道:“二位公子若是到长安城的话,可以到‘集贤书肆’瞧上一瞧,兴许会有中意的古籍。”

    中年男子说完,沐铖二人转身诧异地看了看他,随后拱手答谢道:“谢过东家指点!”

    而中年男子微微一笑便回身收拾起散落的竹简了。

    待沐铖二人走远后,中年男子邪魅一笑,自语道:“难怪都说这二人挑剔,不过也好,集贤书肆虽然号称收罗天下奇书,但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嘿嘿……”

    京师长安,意指长治久安,天下太平,皇帝定都长安正是有此愿景。

    不同于其它城池,京师重地把控森严,沐铖二人光是进城审查就用了一个多时辰,而且还被勒令只能入城三日,三日后必须出城,若想再进城,就必须重新登记审查一次。

    “可算是进了这长安城了,京师果然不同凡响,到处透着贵气!”庭儿好奇地到处打量着,嘴里还时不时称赞。

    沐铖也同样左顾右盼,不过眼前的长安城似乎与自己设想的不太一样。

    他前世也曾游历过一些国都,感觉当中有些诸侯国的国都比这长安城还繁华些。

    大汉可是继秦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国都比那些诸侯国更加华丽繁荣才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一切的根源应该就是战争!

    虽然现在兵戈止天下定,但国力与百姓的生活并不是短时间可以恢复的。

    战争本身没有对错,它只是手段,可能是以战止战,可能是欲望兴兵,可能是拯救黎民。

    不管是那种,利用战争这个手段的人,心里有自己的善恶对错,而世人同样也有自己对善恶对错的分辨。

    对错也好,善恶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沐铖当然不希望战争发生,但以他现在的能力自然决定不了这一切,心中难免唏嘘不已。

    就在沐铖感慨万千时,庭儿开口问道:“子翊大哥,我们是先去找那家书肆还是……?”

    “天色还早,先打听一下书肆的位置,不远的话就先去看看!”沐铖收回思绪,淡淡地说道。

    二人一路边走边打听着,知道的人不在少数,距离也不算远,就是有些难找,所以免不了走走停停,时不时就要找人问路。

    “集贤”

    沐铖二人抬头看向牌匾上的两个大字,整块牌匾透着沧桑古韵,看样子就是有不短的年岁了。

    商铺并不算大,不过整体倒还比较焕然,而那块沧桑泛旧的牌匾与商铺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二位客官是寻书还是出售?”

    沐铖二人刚迈进铺内,一位黑衣老者便拱手迎了上来,面带微笑地开口问道。

    “见过东家,我等前来求寻一些古籍异录之类的著作,不知可否引荐一下?”沐铖拱手回礼,气定神闲说道。

    “呵呵……,老朽并不是东家,客官唤我白老即可!”白老呵呵一笑解释道,接着又询问:“二位客官是第一次来吧?”

    “正是!”

    “那二位可知小店的规矩?”白老悠悠问道。

    “规矩?”沐铖有些疑惑,他第一次听闻书肆还会有规矩,好奇地问道:“不知是什么规矩?”

    白老一脸平静,依旧面带笑容,他对沐铖二人不知道规矩一事并不意外,来集贤书肆的基本都是熟客,而看沐铖二人眼生,所以才会问起。

    “二位客官,是这样,集贤书肆内普通典籍或在售卖范围内的奇书古籍皆可用银钱来买,但还有一些是不能用银钱的!”

    “哦……?那要怎么买卖?”沐铖挑眉问道。

    “那要看客官相中何种奇书古籍了,如集贤书肆内的,每件都相应有个条件,完成就可以获得,另外还有一些是寄售在这里的,物主也有不同的条件。”白老耐心地解释道。

    “这倒有些意思!那我怎么知道哪些是我所需的呢?”这种买卖方式沐铖还是第一次听闻,觉得甚是有趣。

    “呵呵……,客官不必担忧,无论是我们集贤书肆的还是别人寄售在此的,都罗列在竹简内,客官若是有兴趣可以随老朽来看一看!”白老乐呵呵地说道。

    “那就劳烦了!”沐铖想都不想便说道,得遇这般新奇的事肯定要看上一看的。

    “二位客官这边请!”

    白老说罢,便引着沐铖二人往楼上走去。

    “奇书确是不少,只是不知真假几何?”看着竹简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各种著作及注解,沐铖不由惊讶集贤书肆不一般。

    其中有些著作沐铖也曾拜读过,不能说完全无用之作,胡诌偏多。

    “集贤书肆求得是名声,客官尽管放心!”

    “不见得吧,这‘怪症论’、‘火寒毒医录’、还有这……”

    “恩?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