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在剑冢一千年 » 第010章 风庭柳

第010章 风庭柳

    赵玄坛呆呆看着轻舟上的白苏,眨了眨眼睛,果断转身躲回乌蓬。

    然后。

    “你完了,你骂的是当今太子。”赵玄坛对李过说。

    “啊?”李过呆呆看着白苏,“你是太子?”

    白苏笑而不语,微微点头,淡然说道:“以后不要叫我‘太子’,叫我师兄便可。”

    “白师兄好。”李过行了个礼。

    接着他丢了钓竿,往乌蓬里喊:“凭什么是我骂的?你也骂了,还是你先开头的。”

    “我在乌蓬里,骂一骂狗娘养的老天爷让我钓不到鱼不行?”赵玄坛狠狠地说,“你可是当面骂人了!”

    “我真后悔跟你做朋友。”李过说。

    “后悔迟了,我剑都学会了!”

    “……”

    白苏看着舟上对骂的两个师弟,不由笑了笑。

    他想起小时候在宫中,父皇为他寻找学习的伴当,都是朝廷大臣的孩子,都很优秀。

    可那些年他过得像是一个人,因为大家都敬畏他太子的身份,平常在一起学习生活与其说是陪伴、玩耍,倒不如说是臣子间的讨好与惧怕。而他唯一的妹妹比他小很多,很多事他作为哥哥,不能有表现出脆弱的时候。

    所以他看到李过与赵玄坛,心想他现在成为世人眼中坐拥一切的人了,可有多么寂寞只有自己知道。

    当然他现在也有朋友也有爱人,可过往缺失的,用一生都不会再得到。

    这次南陵问道之途中,文王宗放榜评价他悟得了“大智慧”,其实只是交到了一个很满意、很要好、很敢开他玩笑的朋友。

    所以白苏想这次南陵之旅很有价值,一是解开了些心中的结,日后“解天结”时必然会轻松许多,但最重要的是天下之大,他也有了愁闷时可以不去微笑示好的友人。

    “你们还要吵到几时?”白苏笑问。

    李过和赵玄坛同时停下争吵,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以极快的速度起身,分工合作,一人掌舵,一人划桨,逃离此地。

    “走不了的。”白苏起身,缓缓拔出腰剑的长剑。

    一柄从剑身到剑柄都是纯白、没有一丝杂色的长剑。

    百器榜第四十五,玉柳剑。

    传闻是用大靖神器玉白柳的树枝整体打磨而成,随身佩戴,有温养经络、增进修为的功效。

    “我不想跟太子打,万一把他打伤怎么办!”赵玄坛大声说。

    “你怕把太子打伤?要脸么?”

    “狗屁!我已经会了七剑,啧啧,打起来我自己都怕!”

    话虽如此,赵玄坛还是听闻过白苏对待不成器的师弟的手段,他万万不想在大庭广众下丢脸。

    而敌手是太子,那个暗中的护卫也根本不会出来帮他。

    “走为上策!”

    李过和赵玄坛同时抽剑,施展出一剑“鹭飞遥”。

    湖面上顿时有寒气漫开,流淌过湖面,结出薄脆的寒霜。

    二人携船融入剑势之中,一叶轻舟竟如鹭鸟涉水般而过,以极快的速度远离。

    二人回头,见到白苏的轻舟没有追上,刚要松口气,乌蓬之上落下一道白影。

    “来,不动真元,比一比剑。”白苏轻喝一声,立于乌蓬之上,并不在意左右都是对手,将那根钩着湖鱼的钓竿放到一旁。

    “不动真元?来了!”赵玄坛一声轻笑,汾松剑出鞘,剑锋直指白苏。

    在昨夜学习完汾松剑法的最后两剑后,他早就心痒难耐,想找一个人练手。

    而且内心极度膨胀,此刻觉得飞黄榜强者刚好能成为他试剑的对象,于是一听说不动真元,也就来者不拒了。

    李过叹了声气,抽出剑,然后,想了想,坐回去。

    白苏信手抵开赵玄坛的一剑“雪云松”,疑惑地看向李过:“你不来?”

    李过笑了笑:“白师兄使的是三千剑道经藏中的‘风庭柳’,这是一种剑技,不是剑法。无所谓招式,而在乎‘顺势’,练到高深处,万般剑法皆可容纳到‘风庭柳’中,万人难伤。”

    白苏有一丝讶异,没想到李过居然知道他所用的剑技乃是“风庭柳”。

    这是深藏在宫中书楼中蒙尘的技法,很多年前他初入修行,第一次握起剑,并不喜欢那些条条框框的剑法。

    于是独自进入书楼,彻夜苦读,才在角落里找到了积灰的一册“风庭柳”。

    据说是太祖皇帝时期一位诗人所创剑法,终其一生并未用以对敌,而是用来裁柳。

    这样的剑法,狂风乱作之中也能精准的裁剪柳枝,而诗人行走在山河破碎的不幸年代中,夜夜坚持的事就是为妻子修剪长发。其剑意淡漠、寂寥,诗人一生对亡妻的思念被寄托在其中。

    这么多年,除了飞黄榜几个时常碰面的对手知道他的剑技,已经有很久没有听人说出来了。

    白苏想到刘长明赞叹李过的剑才,这时候也不由信了。

    他一剑斩退赵玄坛,笑了笑:“怎么看出来的?”

    总不能说我见过那柄裁柳的风庭柳剑吧……

    李过想了想:“是从剑意。这是喜悦而寂寞的一剑,因为想起那些逝去的人而喜悦,也因此寂寞。我见到白师兄第一眼,感受到你的剑意,总觉得你该用这样的剑,由心施展,而不是禁锢在剑法中。”

    “这又是为什么?”

    “都说太子是世间尊贵的人,可长大了也会怀念过去因为无人陪伴玩耍的时候可以耍性子哭闹吧,以前是假哭,现在是假笑。”

    白苏微微一怔。

    他竟不由想起韩不席,然后以之与眼前的少年对比。

    忽然发觉所谓“练剑通神”这样的境界,或许韩不席没有达到顶峰。

    能从剑意中判断出一个人的过往与生平。

    能有这样的一剑,是面前这位师弟真正的大才所在。

    “不想打别打?”赵玄坛很不满此刻白苏像打发孩子似的敷衍。

    “抱歉。”白苏带着歉意地一笑,“稍等一下。”

    他继续转向李过,问道:“还是没说你为何就此坐下。不管你的朋友了?”

    李过摇摇头:“白师兄此番前来,是想见闻一下完整的汾松剑?”

    白苏想了想,点头。

    “既然如此,赵玄坛一个人便足够。”

    “对阵白师兄,即使不动真元,以我们低微的修行,必然六剑不足够,要用到第七剑。”

    “而前六剑二人的剑意相融,可以增强威力,但相比第七剑,却是鸡肋。”

    “第七剑的剑意,也是很寂寥的。”李过低低地说,“若是两个人出一样的剑,怎么能算得上是完美的剑意呢?”

    白苏认同地点点头。

    然后他们看向正无聊坐在一旁烤那条被钓上来的湖鱼的赵玄坛,脸上带着残忍的笑意。

    他们都有些哑然,想象不出这个家伙也是寂寞到能领悟出这般剑意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