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维鸣维铭 » 初卷《起于代郡》 第十三章 预取必予

初卷《起于代郡》 第十三章 预取必予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

    韩延德思索一番,也觉得不好决断,看着少年深陷困境,若是他们不做帮扶,就他那卖力不卖身的条件,估计再难有人愿意帮他。想到少年最终要么家破人亡以后卖身成奴,要么卖身为奴之后依然家破人亡,韩延德心中不忍,他也自小生长于乡野,见多了这等凄惨之事,只是觉得这孩子难得聪慧,就此埋没,实为可惜。

    犹豫一会,韩延德下定决心说道:“我等多家看管,若是真有歪心思,正好一并拿下,了却此患!”,程知终闻言称善。

    两人虽达成共识,却不敢擅自做主,只得将事情禀告给梁进,不凑巧的是梁进不在,仆人只说是景太傅有请,二人自不敢打扰,在郡府静静的等着。

    郡府后面的一个大别院里,几个仆人正在收拾东西,景旭坐在窗边看着院内干枯的桃树陷入沉思。许久之后,一阵脚步声从远处传了过来,老人收起了思绪,目光收回之际发现干枯的桃枝之上竟然冒出了一只绿芽。

    “梁长史,请坐!”,景旭从窗边转过身来,示意梁进坐下,身子重新倚靠在窗子上,神情甚是疲惫。

    “景老舟车劳顿,为何不多歇几日再回都城。”梁进见景旭如此,关心的问:

    “都城诸事繁杂,不便在此耽搁。长史,昨日一观,你对昏郡侯如何相看?”景旭突然问起梁进对昏郡侯的看法。

    “此人知进退,晓人心,甚是聪慧!”梁进没有思索直接回答:

    “那此人是否还存异心?”景旭追着问道:

    “暂无,观此人行径,乃求朝廷饶他一条性命,进以为他并无异心!”梁进认真回答道:

    “既如此,那多谢梁长史诚心相告!”景旭似有不甘的说道:

    梁进顿感困惑,感觉自己的回答景旭并不满意,还在思索之时就听景旭淡淡说道:

    “那梁长史对越王勾践是何看法!”

    梁进身子一震,自然知道了景旭的意思了。

    自别院出来以后,梁进一路上思索着刚才与景旭的对话。他不太清楚这到底是不是当今天子的意思,但御史大夫、太傅景旭这样的暗示,只怕是朝堂重臣都希望如此吧。

    “可徐徐图之,不可急功冒进!”,回味着景太傅最后的嘱托,梁进走进自己的屋子,抬眼就看见程、梁二人已站起来向自己行礼。

    那二人道明来意之后,梁进没做思索便答应了下来,并十分感激二人,说是后面奴仆及那个少年的事,就交由他这边去安排。程、韩二人十分欢喜,谢过梁进之后就退了出来。

    待二人走远,梁进叫来一人嘱咐:“你亲自去看一下,顺便以送些汤药为名,去那少年家里看看!还有,给韩贼曹嘱咐一声,那少年出入府,不必阻拦,也不必搜查!”

    “家主,不是要防范于他吗?怎予他如此方便呢!”那家仆不解的问:

    “此事你莫要问,也莫要管,他人问起来就只说昏郡侯与我感念他诚孝,顾予此方便!”,那家仆见自家家主另有打算,便不再多言,出去办事了。

    黄昏,墙边的少年还在焦急的等待,自己出来一天了,家中父母幼弟也不知道如何了,程家小公子和新来的那位薛贼曹去了那么久,怎也不见回来。少年一会踮着脚望向主街,一会着急的左右度步,正要放弃等待,准备回家之时,一个年约四十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就是你在卖力不卖身吗?”中年男子看墙边就一个穿粗布麻衣的少年在那左顾右盼的,想必程、韩二人所说的那个少年就是他了。

    “是我,老伯,您是...?”少年狐疑的问:

    “我是昏郡侯府的管家,韩贼曹和程小公子已经把你的事告诉了我,昏郡侯感念你孝敬父母,体恤兄弟,就应了你的条件,并让我带些汤药送去你家!”中年男子慈眉善目的说着

    “昏郡侯....?”少年稍作疑问,便恍然大悟,脱口说道:“邑亭侯竟然会被加封为昏郡侯!看来也并非他人所说那般不堪。”

    中年男子心中感叹这少年果真聪慧,让少年在前面带路,这一中一少两人走向了城边的农庄。

    “对了管家老伯,我叫薛砌,您叫我阿砌就行。”少年欣喜不已,今日竟然接连遇到好人,夕阳垂垂,将两人的身影拉的斜长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