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维鸣维铭 » 初卷《起于代郡》 第三十八章 准确态度

初卷《起于代郡》 第三十八章 准确态度

    皇帝探问相国的消息只是经过一个晚上,都城的达官贵族都知道了,但凡能排上名号的朝堂重臣纷纷前往相国府上探问,卫翀都以身子不便一一拒绝,直等到第二天下午,太傅、御史大夫景旭探访,相国府的大门这才开了一次。

    两个老人十分惬意地坐在后院的湖边,卫凝站在一旁服侍,湖面微风吹过,吹起少女青丝,吹皱满塘清波。

    “阿凝,好事将近,景大父送你一件礼物!”

    景旭看着昔日晶莹剔透的少女马上就要入宫成为令人仰望的贵人,不经生出了些感慨,从怀中摸出一块玉坠,送给少女。

    卫凝走至跟前,一双纤纤细手接过玉坠,见玉坠上俨然雕刻着一对并蒂莲花,连忙垂首感谢,景旭抬手示意少女不必多礼,又嘱咐了少女几句话。

    “阿凝,去给景大父煮些荼浆!”

    卫翀眯着眼睛盯了湖面许久,突然张口打断了景旭和卫凝之间的谈话,卫凝明白祖父要和景旭谈事情,知趣的带着仆人退了出去,并嘱咐院外的人等不要靠近。

    “相国,这是何苦呢?”景旭待卫凝等人走出院子,对着卫翀惋惜的说。

    “老夫已然愧对阿训,此番又毁了阿凝,果真一招错,招招错。”

    卫翀语意中虽带着些后悔,但语气却是十分不甘,老人从席间站了起来,移步走向湖边,看着湖中荡漾的清波,久久无语。

    景旭摇了摇头,只觉得人越老,越执拗,年轻时极为不齿的事情,到了最后,却是自己对为看重的事,景旭起身也跟着到了湖边。

    微风吹起苍白的发丝,湖水倒映着曾经的伟岸,往事如风,不可深追,后事如波,难以把握。

    “徐泰居心不正,当需惩戒。”

    卫翀眼中凛冽重起,话中之意便是要出手收拾朝堂,景旭神情如故,只是点头同意。

    “杜霭办事不周,留之无用,流之!”

    景旭刚才还欣慰于相国秉公为国,此刻又对卫翀挟私报复之举,深感不妥,皱着眉头向卫翀提示说:

    “他也是为天子办事,情有可原。”

    卫翀充耳不闻,依旧凛冽如风,景旭见劝不过来,转而商量的问:

    “杜霭的处置,就交给我吧!”

    卫翀思虑片刻,随即点头表示赞同,转身之际,又为此事划了底线。

    “都城他便不要再呆了!”

    卫翀为何会揪住杜霭不放,究其原因是他恼怒于杜霭不予请示就私自做主的做事分格,对于此人站在了自家的对面,卫翀嗤之以鼻,这种蠢笨之人,还是入不了他的眼。

    见景旭点头同意,卫翀脸色稍缓,将双手背于身后,感受这湖面的微风。

    “阿凝,对陛下有情,只希望陛下不要负了她了”

    卫翀惋惜地说着,那坚韧了许多年的身躯,在此刻显得如此脆弱,轻风吹过,老人的身形随之一动。

    景旭闻言大喜,对着卫翀拱手感激说道:“天子必定感念卫家之德,相国深明大义,老朽为天下贺!”

    卫翀摆了摆手,这等恭维的话,从景旭口中说出,卫翀觉得极不自在。

    “天子有意征两位将军辅政,前有相国之德,中有阿凝之宠,后有陛下倚重,卫氏尊宠与国无疆”

    卫翀被景旭这句恭维逗笑,转过头来对着老搭档感慨的说:

    “哪有什么与国共戚,后世子孙能守住家业,不引祸上门,已是万幸,安敢有此奢望!”

    景旭见卫翀心绪好转,又笑着安慰道:“镇国将军在左冯翊的位置上锻炼几年,定能承继相国衣钵,成为国朝支柱。建威将军聪明伶俐,眼下虽只是大司农丞,几年之后,自不会辱没家门。”

    景旭带来的讯息,没有给卫翀带来多大的触动,自己手握丞相府和司马府两大权力部门,两个儿子就是做个小小的县丞,在他的影响下,几年之内亦会位列九卿,他其实想要的只是一个态度,皇帝的态度,对卫氏后辈们的态度。

    两个老搭档今日湖边的一番交谈,就将惊扰都城月余的风波敲定,卫翀挽着景旭走回亭中,呼唤卫凝。卫凝一直守在门外,见祖父呼唤自己,连忙带着酒水走进庭院。

    一阵安排妥当之后,卫翀对着景旭笑着问:“想不想看看我家阿凝本事?”

    景旭不解,随即看向卫凝,卫凝也是一阵慌乱,自己虽也学过歌舞,但却还没到可以上台的地步,卫凝难为的看着祖父,卫翀却是哈哈大笑。

    “阿凝,今日大父和景大父无肉下酒,一会你若是钓不上鱼来,我们两个今日可就要饿肚子了!”

    说完,两个老人捧腹大笑,卫凝羞的脸红,赶紧去别院拿来钓竿,坐在湖边钓鱼。

    炊烟袅袅青鱼跃,

    夕阳惨惨远山近,

    垂暮不谈少年事,

    总有新人行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