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维鸣维铭 » 初卷《起于代郡》 第四十章 欲静难止

初卷《起于代郡》 第四十章 欲静难止

    太常寺的这一段波折,在以徐泰俯首认罚的标致下结束,丞相长史苏循起身再奏:

    “陛下,原内府长史杜霭去职之后,臣荐丞相府仓曹接任内府。”

    彭无忧未觉不妥,此事又是丞相府安排,点头用意即可,苏循见皇帝同意,起身回到席位坐下,朝堂之上恢复了宁静。

    景旭见丞相府奏事完毕,便缓缓起身,向皇帝禀奏说代郡城墙有所破旧,郡内民夫役卒甚少,修缮颇为费力,想请陛下赦免一些囚徒,送往代郡修缮城墙。

    彭无忧心领神会,点头同意景旭的建议,并提议再征一些民夫过去,最近坐罪免职的杜霭,也被皇帝踢到了役夫的队伍之中。

    卫翀听到皇帝的刻意安排后,微微一笑,饶有玩味地看了一眼景旭,景旭点头微笑。

    .........

    自此,朝堂争执了近半个月的定级之事,今日算是落下帷幕,然而树欲静,风却不止。

    ...........

    “老匹夫,安敢欺我!”

    相国府的内院,令氏将案几之上的杯盏推倒在地,站在下首的卫诒见状,连忙过去安抚母亲。

    “阿母,父相即已点头,此事恐不是我等可以颠覆。”

    “景旭老儿,背信弃义,着实可诛!”

    令氏觉得这件事从始至终都是景家父子从中阻挠,恨意涌上,此时恨不得将其父子立刻拿来,狠狠抽上几鞭子。

    “阿母,景家既然要与我为敌,儿他日必诛其族!”

    卫讼算是将仇记下了,但其心中却没有过多的失望,对比于女儿的后位,他更觉得自己实权在握更为划算。有这样心思的不止卫讼一人,卫诒一边义愤填膺表示赞同,一边虚情假意的劝慰令氏。

    “阿母,儿观陛下对阿凝甚是喜爱,如今阿凝入宫即为婕妤,日后在父兄帮衬下,入主中宫岂不指日可待!”

    卫讼觉得还是弟弟会说话,也跟着劝母亲消消气,令氏见此却是抄起手边的耳杯,啪的砸向卫讼,卫讼躲闪不及被溅脏了长袍。

    “竖子昏庸,阿凝之位本是唾手可得,尔等之位亦能水到渠成,今日被人卖了却还不知,如此忻忻得意,目光何其短哉!”

    令氏的一番斥骂,吓得卫诒缩手缩脚不敢言语,卫讼胆子大点,觉得自己母亲反应多度,出言劝解母亲,只要自己权柄在手,想要那个位置只是时间问题,母亲这个时候还是忍耐为好,令氏见自家老二这般没出息,没血气,指着对方久久不能出声,最后哀叹道:

    “若是阿训在,怎会靠你们这两个没骨头的东西,快滚!”

    卫讼还想再劝,卫诒觉得不妙,赶紧拉着兄长逃了出去,不一会,卫凝得到消息匆忙赶了过来,令氏见来人是卫凝,高叫一声‘我苦命的孩儿啊!’便抱住泪流满面。

    卫凝轻轻拍着令氏,安慰着对方:“大母,阿凝不觉得苦!”

    令氏闻言,哀伤更盛,紧紧抱住卫凝,呜咽不能言语。

    随着夜深人静,屋内两名女子的哭泣之声渐渐平息,老妇人抚摸着少女长长的青丝,温言问着话,少女将头枕在老妇人的腿上,悄声说着心里的感受:

    “大母,阿凝初时也觉得委屈,但转念一想,他若为发妻都不舍得奋力一搏,那如能成为阿凝看重的夫君。”

    少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发现自己在意的已经不是那个位子了,而是那个人是否真正愿意付出真心。

    “那蔷夫之女,就算得了那名号,也是坐不长久,阿凝放心,大母定然帮你!”

    令氏温柔地捋抚着少女的背,心中下定决心,准备亲自出手替孙女讨回公道。

    “阿母,阿凝真的不在意那个位置的。”

    少女由衷的说着,但经历过风雨的令氏却不以为意,待少女走后,呼唤身边的侍女

    “去,把楚女医叫来。”

    .......

    就在杜霭踏出都城大门之时,宣德殿内景晟、褚祯、张瀚等人联名奏请天子册封发妻张郡为皇后,天子欣然同意。

    不忍贤才良士埋没于野的少年天子又下令征招镇国将军卫讼为左冯翊,征召建威将军卫诒为大司农丞。

    朝野一时间对卫家的高风亮节赞不绝口,起先还为卫凝打抱不平的一些人,在听到皇帝征召其父叔辅政后,高举双手称赞皇帝不忘救恩。

    朝会之后,后宫又传来了张郡诞下一子的消息,都城民众陷入疯狂地欢庆之中。

    国有贤才,君又储子,外邦安定,內朝稳固,才乃大兴之世矣。

    同样欢喜的还有程敬之,车马刚到三辅,就听到了皇帝改任他为左领军,随征西将军冯缓移守凉州,这会一进都城就听见百姓朝着皇宫高声祝贺

    “张氏生子,进封皇后,为陛下贺,为大炎贺!”

    “为天子贺!为大炎贺!”,程敬之拱手向皇宫遥贺,心中阴霾自此消散。

    。。。。。。

    昨日淡泊今日利,

    他乡心思囚徒地

    郎情犹有故刃寄,

    高墙谁奏幽人曲。

    ……

    ……

    初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