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李氏大唐 » 第六章 终南山学艺

第六章 终南山学艺

    十日之后终于抵达终南山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

    “哇,师父这就是终南山啊,好雄伟壮观,恢弘大气。”李沐惊讶道,就是前世忙于一日三餐的他也没来过。更何况这交通不变的千年之前,所见所闻确实有限。

    终南山是秦岭的一段,西起今陕西宝鸡眉县,东至陕西西安蓝田县。主峰位于长安区境内,海拔2600多米。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

    端的是钟灵敏秀,山光水色,耸入云霄,清逸秀丽,美不胜收。好一出得天地独厚的道家常驻之所在,难怪世人皆说起于昆仑,终于南山!

    拾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径顺势而上,大概三百米处有一平台,恰如一面平镜,平静似水,光滑如镜。其上有一小石桌间或四个小石凳散落于侧,想来是专供旅人停留歇息之所。

    “师父,您住的地方还有多元啊,还要往上走多久啊,不瞒您说,弟子这双腿像借来的一样了。”一路上师徒两朝夕相处,相互间也熟悉很多,不在拘束。

    “你呀,就是身体太弱,这么点路就嫌苦怕累的,想当年为师在你这个年纪那可是日行八十里的。最少也能五十里,不在话下。也不远了,再走差不多一炷香就到了。”紫阳道长左手拂尘,右手背后,面向群山。

    一炷香之后,李沐终于明白师父说的不远是啥意思了。

    若按直线距离,确实不远,只有三百米左右,不过那些曲折蜿蜒的小路给了他极大的考验,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路,只能沿壁而上。

    “师父这就是你说的仙家居所清净观啊,这也太清净了吧?”望着面前这两间小茅草房,李沐觉得这师父的话有时候也不那么靠谱。

    “小子,少见多怪,你没听过一句话,叫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吗?”老道长不以为意,哦,据紫阳道长自己说他才四十五岁,刚刚可以称老道的年纪。

    “是,师父说得对,嘿嘿,不过,师父啊,这就两间房,你住一间,另一间做饭,那弟子住哪啊?”李沐有点无语。

    “哦,以前师父孤身一人都习惯了,那这样,你先和为师住一间,这两天咱们再搭一间好了,这山上什么都有,也简单。”

    “那好吧,徒儿谨遵师父之意。”

    “咳…咳徒儿啊这天色不早了,洗洗手做饭吧啊,米缸再门后面,水缸在隔壁。”似乎让徒弟第一次来就做饭有点不好意思。

    突然想起什么追问道“你会做饭吧,要是不会师父可以教你,你边做边学。”

    “师父放心,徒儿会做的,往常在家里徒儿也是做的来的。”眼看躲不过去,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其实在家里他那做过饭,小的时候是阿娘阿耶做,长大了是小妹做。好在前世孤身一人做过不少,岁难登大雅之堂,但也尚可入口。

    其实也好做,他师父这观里也没什么菜,就只有米面。

    “徒儿啊你听好了,为师和你讲一讲我们清净观的过往,一百多年前我们清净观在终南山也是人脉鼎盛的大观的,那时候也是远近闻名,只是这一百多年来慢慢的消沉了,所以落到今天这地步。”紫阳道人唏嘘的说道,脸上也是满满的回忆。

    “在传你技艺之前,为师要问问你,你是想学星象占卜,求仙问道,岐黄医术还是高强武艺。或者是兵法策略,不过为师对兵法策略不甚精通,你要想好了在回答我。”

    “师父,弟子能不能在学武艺的同时也学医术啊,弟子喜欢医术。”

    “行啊,为师不敢说医术通神,不过一般的疑难杂症为师都可治疗。不过医术博大精深,能学会多少就要看你的本事了,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第二天拂晓,一个清瘦的身影从山下向山顶歪歪斜斜的跑去,与其说是跑,不如说是爬。狼狈的身形,大汗淋漓,湿透了衣衫。乌黑的长发贴在通红的脸庞上,汗水顺着长发滴落再山石上,也只留下一个个小白点就消失不见了。

    勉强挪到平台处,一下坐在石凳上,半点不想动弹,李沐管这个地方叫登仙台。从山下小镇南山镇到登仙台,每天四个回合是李沐的功课,做不到不许吃饭。,

    对于现在的李沐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极具有挑战性,这不从鸡叫声开始到现在才第一个回合,就已经精疲力尽了,后面的路估计只能交给天意了吧。

    山腰的转角处有一双眼睛自始至终看在眼里,是紫阳道长,毕竟是在山上,老道长也怕这唯一的弟子出意外。想要练好武艺,所吃的苦何其多啊,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可不是说说而已。李沐的路还长,还有好多的苦,好多的挑战等着他,半点也不得马虎大意。

    练武之道贵在持之以恒,稍有半点差错,不是筋断骨折就是一命呜呼。

    想起自己当年做吃的苦,所付出的代价,苦笑着摇了摇头。“希望他能挺过这一个月吧,不然所有的心思都白费了,也可惜了这个好苗子。”默默自语了一番。

    三年前偶然路过李家村,他就看出这个喜欢读书的孩子有练武资质,筋骨也合适,只是身体弱了点,三年前觉得他或许躲不过那一关了,没想到三年后他竟挺过来了,于是这次他再无疑虑的把李沐待在身边。

    三个时辰后,堪堪刚过午时,李沐终于完成了第二个来回,紫阳道长把饭食递给李沐,“来,把这碗粥喝了,喝完你就有力气了。”

    “啊,好苦啊,师父这是什么粥啊,这么苦,不会是您老人家给煮胡了吧,您老人家这水平,啧啧。”这粥苦的触不及防,黄连一样。

    “臭小子,胡说什么,我看你小子还是不累,还有心情开为师的玩笑,你还是省省力气接着跑吧,这粥里给你加了些药材,都给我喝完了,不许剩下。”紫阳道长满脸的不乐意,怪这个徒弟不识货。

    “知道了师傅,您老人家真是菩萨心肠,我……我一定喝完了,呕,苦的要命!”

    “那要不要再来一碗,师傅都没舍得喝,特意为你留的。”紫阳道长一脸的笑意。

    “师傅您老人家自己喝吧,弟子吃跑了,这就走。”话还没说完,碗已阁下,撒腿就往山下跑,怕师傅抓到他,让他把另一碗给喝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