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李氏大唐 » 第四十二章 何潘仁来降

第四十二章 何潘仁来降

    有时候历史的惯性总是那么难以抵挡,虽然李沐的小翅膀煽动了几点浪花,历史的长河还是一如既往地向前涌去。

    不知道马三宝马将军是如何去游说的,总之,十天后何潘仁部送来一份归附信。

    送信之人正是何元化,哈,李沐见到他都乐了,一回生二回熟吗。

    “末将参见将军,见过李将军,末将奉家兄之命前来表达我部归附之意,有家兄之亲笔信在此,敬请将军拆阅。”何元化恭恭敬敬递上信件,这次和上一次可不一样了,上次有点像做客,这次是归附。

    如果一切顺利,那他以后就是李秀宁的部下了,不敢不恭敬。

    “何将军辛苦了,先请入座,待本将看完信函在做驱处。”李秀宁接过信函,当即展信阅览。

    信上写了一些恳切入伙之词,以及对李秀宁和李沐的崇敬佩服之情,并言辞凿凿归附之诚意。

    至于四万大军的何去何从,其表示一切听娘子军全权处理,其并无意义,不过希望能够全员保留,军中将领的安排听凭李秀宁之意。

    当然人家说全不在意,你就不能真当人家不在意,随意处理,那是犯了大忌。会后患无穷,甚至军中生乱也不是不可能的。

    “何将军令兄之意我已知晓,非常感激贵部对我部的信任,请贤兄弟放心,我部竭诚欢迎贵部来归,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至于对贵部的安置问题,等令兄到达之后与其商议解决,请何将军务必带话给何总管。”

    “是,末将一定完整不缺的把将军之意带给家兄,末将这就启程出发。”何元化说着话就准备告辞离去。

    李沐上前揽了一下,“何将军这天色就要黑了,不如将军先在此歇息,明日再走如何,想必总管也不忙这一时吧!”

    “这?”何元化有点迟疑,何潘仁给他的命令是收到回复即刻返回,不过这眼看天就黑了,夜里赶路诸多不便,再者说,是这边主动去劝降,这消息自家大哥也能猜得到,之所以自己亲自跑一趟,不过是要个确切的消息,以及对自家四万大军的安置问题。

    这么一想的话,好像耽误一夜也无妨,毕竟部队的去留已很清晰了。

    “何将军,正好凑着这个机会给将军接风洗尘,还有一些小问题和将军商议,晚上咱们不醉不归如何?”李沐继续规劝,两部军队要合了,总得给人家一些心里安慰吧。

    何元化想了想觉得李沐说的有些道理,“那在下就打扰将军和李将军了,不,打扰主公了!”

    “哈哈,何将军太过客气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哪来的打扰一说啊?”李秀宁趁热打铁,顺便让人准备晚上的夜宴。

    夜宴之上,娘子军的几位将军轮番上阵,何元化酒量本就一般,哪见过这种阵势,两个回合就晕乎乎的不知东西南北了。

    有没有喝好不知道,反正喝倒,李沐是办到了。

    何元化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只觉得阳光明晃晃的有点晃眼,正想喊个人进来问问时辰。一个侍女端着铜盆,乘着清水而来,后面还有个侍女手捧手巾。

    许是听到了屋里传来动静,一个侍女笑眯眯的说道:“何将军醒了,您请先洗漱一下吧,将军说您宿醉未醒不让我等打扰。”

    “麻烦姑娘了,现在是什么时辰了,你们将军现在何处?”

    “回何将军的话,现今是辰时初刻,我们将军在将军府办公,并未外出。”

    “那姑娘,我现在这是在哪里?”

    “回将军,这里是贵宾馆,据将军府只有两个院子之隔,一盏茶即到。您要去见将军吗?要不您先用过饭之后再去。”

    何元化摸了摸肚子,还真有点饿了,昨夜只顾着喝酒了,基本没吃什么,那帮老油条太热情,也躲不过一不小心着了道了。

    “那就麻烦姑娘了,弄些清淡的饮食就可以了,再来碗粥。”

    侍女福了个万福,“请将军稍等,奴婢去去就来,将军稍坐。”

    用过早饭,何元化肚子里总算舒服多了,伸张了一下身子,起身向外走去。

    经侍卫通报进到大厅见过李秀宁,“将军,末将此来是向将军告辞,这就准备启程回返,敢问将军是否还有什么嘱托让末将带给家兄?”

    “请你告诉何总管,娘子军欢迎安定军的兄弟来归,我已这里备好美酒,美肉等你们到来!”李秀宁豪气顿生,意气风发,

    “多谢将军,末将一定带到,末将告辞!”

    “来人啊,送何将军!”

    何元化拱手离去,此行也算意得圆满,可以回去复命了。

    安定郡,太守府。

    “马将军,舍弟刚刚从天水返回,已带回李将军的诚意,在下和兄弟们商量已定。这就和马将军同去,以后就是一个锅里讨饭的兄弟了,还望马将军多多照顾。”何潘仁是真心归附,除了娘子军的军纪严明,前途无量之外,还少不了马三宝的那份豪气和义气。

    他欣赏马三宝的为人,一见如故,这就是常说的意气相投吧。

    那份仁义,那份真诚,那份大智大勇都是他的闪光点。这些天他和马三宝抵足而眠,越聊越投机,恨不得义结金兰。

    何潘仁相信,能让马三宝死心塌地效忠的人,肯定也差不了。

    又过了五日一切收拾停当,三万大军拔营而起,向天水郡走去。安定郡只留一万大军,毕竟这么大个郡也需要守卫的,不过一万足矣。

    三万大军浩浩荡荡一路行来,宛如一条长龙直插远方,闲人回避,宵小匿行。路人纷纷猜测,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由于有了天水的粮草供应,这支军队看起来还是炯炯有神,威武不凡的,也有了精兵的样子。

    不知情的人必定会把它当做一支百战精兵,其实从那有些松散的行军队形可以看出,这个队伍距离精兵怕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日后,大军终于抵达娘子军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