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慈烺,开局亡国皇太子 » 第10章 汤若望快到碗里来

第10章 汤若望快到碗里来

    “你们是谁?我是汤若望。”

    下巴上一兜胡子的汤若望说着流利的汉语,一只手紧紧地伸进袖子中,袖中有个棍状物的东西隐隐突起。

    “汤教士,不要紧张,是本宫要见你。”

    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

    汤若望听着有些耳熟,抬眼看过去。

    围着他的顺军士兵让了条道,一位俊朗的少年含笑走了出来。

    “皇……皇太子阁下!”

    汤若望惊呼道,满脸的担心。

    他曾经受崇祯托付,编制历法,深受崇祯器重,不仅可以经常上朝去见崇祯,还可以随意出入在宫中用膳。

    那时候,他就经常见到跟在崇祯身边,温和谦逊的朱慈烺。

    他来到中国目的就是为了传播天主教的荣光,汤若望费尽心力,在编制历法的时候不断宣扬天主教教义,劝奉宫女们入教。

    当时他就将目光投向了年幼的皇太子。

    他知道,只要皇太子不夭折,未来必然是大明的帝王,执掌数万万河山与人口的君主。

    若是他信奉了天主教,那么主的荣光就能遍洒整个东方国度,他汤若望必将超越前贤,成为天主教上最成功的传教士。

    他向朱慈烺送上礼物,阐述信仰。

    奈何,小朱慈烺醉心于儒家六艺,身边诸多大儒环绕,对天主教的信仰不感兴趣。

    那些大儒斥责汤若望送的礼物都是些“奇技淫巧”,劝太子殿下远离,最后向崇祯告状,他汤若望也让崇祯下令不要再接触太子。

    汤若望心中大为遗憾。

    今日再见朱慈烺,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么危险的时刻,皇太子为什么要见自己?

    他虽在南堂家中祈祷,全城顺军的轰轰烈烈的行动他也是知道的。

    起因就是搜寻这位大明的皇太子。

    崇祯自缢的消息传来,汤若望心中很是悲伤,心中默默祈祷这位大明皇帝能够升入天堂,皇太子殿下能够逃出生天。

    对于崇祯,他还是很感激的。

    自己编写了《崇祯历书》,崇祯不吝赞赏,不仅亲赐御匾,上面亲书“钦褒天学”,又让礼部加了块“攻堪羲和”,将他这个“红毛老鬼”媲美于上古时期尧帝的天文官员羲和。

    还让他在各省成立了天主教会。

    天主教的传播一下子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

    可惜,很快就天下大乱,外有满清入侵,内有农民造反,生生的将大明江山逼到绝路,他的天主教教堂遍布中国的宏伟念想也破了产。

    他本来还想着拜访新任的统治者李自成,看看能不能将中断的事业继续下去。

    及至搜寻皇太子渐渐演变成抄家劫财,吓得他赶紧锁上门。

    乱了!乱了!

    刚进城,还没坐稳江山,这些顺军就在城中大肆抢夺,

    明显就不是打江山该有的做法,自取灭亡之道。

    看来那李自成也不是什么雄主明君,拜访就免了,赶紧收拾东西打道回府。

    他认为自己不是明朝官员,又没有什么钱,应该入不了顺军的眼。

    被顺军破门而入,吓得一大跳,悄悄地在袖子里握住了打造的隧发枪。

    “汤教士,本宫决议突围北京,重振大明江山。”

    “特邀请汤教士跟本宫一起南下,不知道阁下意下如何?”

    朱慈烺道。

    “突围?一起?”

    汤若望懵了。

    “本宫答应你,只要你为本宫效力,本宫登基后许你在大明境内传教。”

    朱慈烺平静道。

    突围北京,他想到的第一个带走的重要人物就是汤若望这个外国佬。

    汤若望精通西学中学,博古通今,不仅给崇祯编制历法,还以西法给朝廷铸造了几十门大炮,另外还引进了许多西方学说,是朱慈烺最看重的人才。

    如今处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朱慈烺的目光已经越过大顺、满清,看向了浩瀚世界。

    明末中国处于小冰河时期,天灾人祸不断,西方却是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科学与文化蓬勃发展,国力渐强,开始了掠夺世界之旅。

    西方的强盗们迟早会将目光瞄向中国。

    不,这时候应该已经瞄向了中国,东海的郑芝龙正在跟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干架呢。

    要想让大明站在世界之巅,必须废除闭关锁国,必须变革,攀科技树,掌握科技与文明的前沿,殖民全球。

    汤若望掌握的火炮制造技术和天文历法知识,以及西方的“奇技淫巧”对他非常重要。

    思来想去,他决定冒险来见一见汤若望。

    能让他甘愿跟自己走更好,不愿走再考虑如何绑走的事。

    果然。

    看到汤若望眼睛骤然亮起,朱慈烺就知道自己点在了这个外国佬的要害之处,跑不掉了。

    “殿下,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带走啊!”

    汤若望和两个徒弟被冒充顺军的“明军”们带走时,汤若望着急地嚷嚷道。

    “放心,你的东西本宫保证一毫不落。”

    朱慈烺笑道。

    ……

    天渐渐黑了。

    经过半天的打砸抢,来自李自成的至高命令终于下达给顺军上下。

    停止一切劫掠行为,所抄家的银两上交“国库”。

    全城终于恢复了平静。

    到手的银子再交出去,那是割自己的心头肉。

    为了该不该交银子,该交多少银子,顺军的将军、都尉、掌旅、部总们带着自己的亲信大吵了起来。

    城外驻扎营寨的顺军将领们索性也不回去了,窝在城中,争取往自己这里多扒拉些银子。

    戌时。

    朝阳门不远处的几处小巷,陷入一片安静之中。

    整个城市都陷入安静之中。

    经过顺军下午这一闹,北京城的老少爷们儿心里都紧张了起来,纷纷闭门闭户。

    其中一处宅院内。

    朱慈烺、巩永固、李若琏、刘文炳、金炫朝、李成远等人赫然在列。

    那个李若琏的生死兄弟陈青山也在场中。

    “草民陈青山参见太子殿下。”

    来自朱慈烺的亲切问候,陈青山激动地跪下来。

    “陈卿平身,一切可准备就绪?”

    朱慈烺温声道。

    “回禀殿下,牛市里的活牛都让草民买完了。”

    “草民已经安排专人看好,随时都可以行动。”

    陈青山铁拳一抱,肃然道。

    “好,今夜我们就来个火牛阵,让他们好好感受下,什么叫做惊喜!”

    朱慈烺咧嘴一笑,重重地拍了一下陈青山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