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诸天封神成圣道 » 第七章 再露锋芒

第七章 再露锋芒

    研文堂的学习比起习字堂的学习确实有意思多了,除了一部分时间读书习字外,大多时候则是研讨各类传世典籍,阐释不同看法,而往往又要求要和当时治国理政的现实紧密联系。

    围绕书籍内容,一旦老师抛出话题,学员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往往意见纷歧,差异极大,因而争论也是十分激烈。

    但大致来说,秦人崇尚实用,学习的篇目,除了《博学篇》、《爰历篇》以外,大多为法家治国之学,如《商君书》《为吏之道》等。

    最开始,嬴子丰大多时候是做看客,在一旁听大家精彩纷呈的论辩,然后和自己阅读的认识相对照,常常也觉得自己真是受益匪浅。但因为他常常只在一旁做流着口水的傻傻看客,因为习字堂考核而带给他的天才儿童的光环正在渐渐褪去。也是,毕竟只是一个四岁的小孩,记忆力好一点,学习认字和写字的能力稍微比别人强一点而已,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是子丰并没有在意这些,课后他只是经常反复研读这些学习篇目,遇到不明之处或有歧义之处,就经常跑到学宫只对部分学员开放的藏书之地——“坟典阁”去。坟典阁的规模远小于图书室,但是里面收集的却是各类最经典、最精粹的书籍,有些书籍甚至是孤版和绝版类书籍,十分珍贵,因而这里的书籍,只可查阅,却不外借。这幅经常来到这里,大量查阅各类资料,以解疑惑。

    渐渐地,嬴子丰也对许多典籍有了自己的认识。在研文堂大半年之后,他也开始经常参与大家的论辩研讨,不时的也有惊人之论,又渐渐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他不知道的是,赵棘和赵荆等人表面看起来安安静静,甚至有时候还故作研讨请教的亲近他,但实际上他暗中已经在其他公子面前说了许多他的坏话,可惜这些并没有打动子将、子婴、子明等王族子弟,因此,他虽然对嬴子丰恨得牙痒痒,但只能暗中蛰伏,静等机会。

    这天,大家又开始探讨《为吏之道》中的一篇。

    “来,子复把这段文字读一读,简单解说一下。”

    “是,老师。”一个十二三岁略显矮胖的学员找起来,清了清嗓子,大声朗读起来。

    “为人君则鬼,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慈子孝,政之本也。”他稍作停顿,接着开始阐释:

    “这段文字说的是政治制度要追求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做为一国之君要鬼鬼祟祟,做为大臣要……”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旁边就传来嗤嗤的笑声,一个人站起来,大声说:“子复的解说有问题,怎么叫做为一国之君要鬼鬼祟祟,难道是要去做小偷吗?”

    大家都“轰”的一声笑了。子复红着脸坐了下来。

    “看来大家对此有疑问,谁来阐释一下,这儿的鬼如何解释?”先生开始组织集体讨论。

    “人死为鬼,埋于地下,难道是说人君应当影藏在地下?”先生摇了摇头。

    “鬼无影无形,难道也是说人君不可以真面目示人?而经常要有替身?”先生还是摇了摇头。

    接着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先生都不甚满意,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

    “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忽然一个声音传来。大家循声看去,原来是子将。

    “这个鬼字,含义丰富,最浅层的,是说一国之君,应当不可轻易让外人知道自己经常的住处,以防敌国之人或不臣之人的刺杀,是为一国之君的自全之道;中层之意,是说一国之君不可轻易让臣下知道自己的主张,而是让臣下尽力陈说各自的看法,这样既可保证执政的公正,不让臣下只知道顺应国君,也可以让国君选择臣下最优的方案执政,保证执政的正确性;而更深的含义,则是是国君无论是自己的身体还是见解思想,都应当如神龙一般,四海翻腾,见首不见尾,使臣民都畏惧其高深莫测之威严,而不敢有背叛之心。”

    子将刚一说完,研文堂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连先生也频频颔首,满面春风。

    大家都纷纷议论,说子将说得太好了,不愧是祖龙长子扶苏的嫡长子,是将来继承祖龙、父亲事业贵公子,真是见解超绝,他人难比啊!子将自己也颇为自得。

    “子将师兄的见解未必确切,我有自己的看法。”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忽然从后面传来,众人回头看时,原来是嬴子丰。

    “不知子丰师弟有何奇异卓绝的见解,还望指教啊?”子将语气冷冷的说。

    众人也都纷纷议论,说什么子丰真是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之类的。

    子丰没有理睬子将的不满和大家的议论,大声说:

    “做为一国之君,代天牧民,自应正大光明,以诚示人,怎可又是隐藏住所,怕人刺杀,又是隐藏看法思想,以显示威严?老子《道德经》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又《尚书》上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说的都是治国应当小心谨慎,不可轻忽大意,一个不慎,万民遭殃。这儿的鬼,说的是同样道理,治国之君,应当始终谨慎警惕,每出一令,皆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慎始慎终,永不懈怠,方可成为一代明君。”

    子丰说完了自己的看法,然后从容坐下饮茶。学堂先是一阵静默,接着响起了春雷般的掌声,先生也连连点头,最后总结说:

    “大家各抒己见,的确各有所长,但比较下来,子丰同学的看法,才是真正的执政正道,大家以后辩解学问,都要向子丰同学学习,立足正道,才有锦绣前程。希望大家回去再多揣摩《大学》中的正心诚意之道。”

    下课了,子将冷着脸站起来,深深看了子丰一眼,走出了学堂。赵棘、赵荆满脸含笑地站起来,也深深地看了子丰一眼,走出了学堂,还有一些怀有别样心思的学员,也默默地走出了学堂。

    可惜,正为自己的学问见解得到大家赞扬认可而兴奋的嬴子丰,对这一切毫无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