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丘陵之间 » 第三章、小霸王乐乐

第三章、小霸王乐乐

    就在杨一愣神之际,几个小家伙发现被看见了,领头的小丫头喊了一声快跑,杨一看见几个小家伙准备开溜。

    “乐乐,你跑什么?”杨一连忙喊住领头的小丫头,起身往院门走去。

    小丫头被叫住,回过头来仔细看了看,歪着小脑袋想了想,突然惊喜的喊道:“一一哥哥。”还朝他扑了过来,杨一一把抱住小丫头,在她脏兮兮的小鼻子上轻轻一刮。

    “你跑什么,不认识一一哥哥了?”

    小丫头在怀里扭了扭,看着小伙伴盯着她,害羞了。

    “一一哥哥你快放我下来,丫丫是大孩子,不用抱了”

    “小丫头人小鬼大的,去玩吧!”

    顺手把她放到地上,嘱咐着“注意安全,别跑太远。”

    “嗯,我去告诉妈妈,一一哥哥你回来了。”

    话还没说完,人就已经溜出了院子。

    “这小丫头.......”。

    乐乐是他三叔家的小丫头,在杨一读高二的时候才出生的,现在应该有五岁了,身上穿的还是杨一去年寒假回家的时候给她买的小裙子。

    三叔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大儿子叫杨立,小名米饭。比杨一小两岁,性子简直和三叔一脉相承,执拗得紧。

    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不愿意去读技校,一门心思想学三叔在家里搞养殖,还不想和三叔养一样的,三叔给他资金,让他自己去搞,每天起早贪黑的折腾了小半年,最后还是失败了。

    后来三叔听说部队正在征兵,拿着棍子硬是把他逼到了部队里去,打算让部队好好的磨砺一下。

    小的就是乐乐这丫头了,大名叫杨乐乐,那可是不得了,杨老爷子的心肝肉,老爷子在的时候,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尽管这么溺爱,小丫头居然一点都不娇气,古灵精怪的,小嘴甜的很,样貌全往全家人的优点上长,打扮打扮像个瓷器娃娃似的,这一大家子人都喜欢得不行。

    每年过年的时候不是这个背着就是那个抱着,惹得小丫头过年都是苦兮兮的,但是她也不发脾气,每次看到小丫头苦兮兮的表情,大家都止不住的笑。

    大伯家里一个儿子,是杨一他们这一辈的大哥,大名杨柏,小名柏哥儿,已经成家了,在县上弄了一家门面,专门卖建材,堂哥生了一个儿子,现在也该读小学了。

    老二家就是杨一父亲,有两个儿子,杨一上面有一个大哥,大名杨远,大杨一三岁,还没结婚。不知道怎么想的,长辈们催着,就是不见动静,介绍的相亲对象,聊着聊着就没后文了。

    杨一他们这辈就乐乐这一个丫头。杨老爷子可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三子两女,反而是可着劲儿的宠着闺女,连结婚出嫁这种大事都是随着闺女自己挑,选了带上门相看,只要闺女自己喜欢,老爷子都不反对。

    当时可把寨子里的人弄懵了,有几家人丁不兴的妒忌老爷子儿女多,乱嚼舌根,嘲讽老爷子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物,把赔钱货当宝贝养,不像他们,选女婿都得自己操心。

    老爷子也不争论什么,依旧我行我素,对待儿子那就是教子需严,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那一套,对闺女的疼爱搁这乡里独一份,两位嬢嬢当年不知道羡慕坏了多少女性。

    杨老爷子差点没能抱上孙女,大媳妇二媳妇连着两胎都是孙子,老爷子欣慰之余也着急。

    后来杨母怀着杨一时,老爷子想着这次怎么都是个孙女了。和老太太去县里的道观求签,那老道士玄玄乎乎的说了半天,最后说老爷子命中必带孙女,把老爷子高兴的,亲自给杨一取名杨衣衣,希望孩子能得到全家人的宠爱,一家子都是她的依靠,衣食无忧。

    最后生下来却是个带把的。没有办法,杨父把“衣”字换成个“一”字,只取单名叫杨一,希望老爷子别太失望。

    老爷子给孙女准备的物件没送出去,白高兴一场后,把希望寄托给了三叔。后来三叔和三婶生了杨立那混小子,还是个带把的,老爷子彻底郁闷了,上门找老道士,结果道观关门了,说老道士出门云游去了,没寻着人。

    后来老爷子老太太还是因为年轻时身子受了难,老了伤痛找上了门。老太太见着堂哥结婚后,老怀大慰,心愿了了就撒手去了。

    办完丧事后老爷子眼看着消瘦了下去,这个时候堂嫂怀孕了,老爷子想着堂嫂要是生个重孙女,也算是满足了心愿,又把之前准备的物式拿了出来,又添了一些进去,结果堂嫂生了承欣这个小家伙,就不打算折腾了。大伯一家人倒是无所谓,毕竟这一辈儿有了个传承,走了以后有个烧香的。

    老爷子高兴之余也有些郁闷,最后索性不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后来三婶又怀孕了,老爷子也没指望着是个孙女。

    那年南方大雪,气温骤降,大雪封山,老爷子年轻时候受了重伤,现在还得和寒冬斗争,眼看着就一天天的消瘦下去,那段时间可把三叔累坏了,媳妇怀孕,老爷子眼看着也不行了,急得要死。

    大孃离得近,时不时就上门看望,深怕有什么不测。大伯和父亲把东西都准备好了,预防事出突然,到时候来不急。

    谁曾想乐乐这个小丫头先一步出生了,老爷子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就从病床上起来了。

    后来老爷子竟然奇迹般地一天天好了起来,最后大家一合计,给丫头取名叫乐乐,寓意给一家人带来了最大的快乐。

    当时乐乐的满月宴,百日宴,周岁宴都由老爷子一手抄办了,杨一这一辈的男孩子当年都只有父母准备的百日宴,小丫头在全家的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

    乐乐两岁那年,不知怎的,一到晚上就哭个不停,折腾了小半月总不见好,医院跑了又跑总不见好,眼看着小脸一天比一天蜡黄,三叔三婶更是每天以泪洗面。

    老爷子又去了一趟道观,这次老道士没有外出云游。他告诉老爷子,因着老爷子年轻时杀戮过多,虽是杀的多是可杀、该杀之人,但毕竟不详。

    在子嗣上,年轻时有着他一身气血杀气镇着无碍,但如今年老,若是男娃儿,自身阳气虽然不旺盛,但有着父辈加持,纵然有小灾,大都无碍。但若是女孩,自身没有阳气,镇不得恶怨,会看见各种脏东西,日子久了会有侵害。

    爷爷本想求老道士下山帮忙做个法事,亦或者讨个符箓。但老道士言真法已失,观里传下来的东西已经失去灵验。糊弄一下,做个形式祈福还可以,这等事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寄希望于祖宗庇佑,消灾解难。

    最后老爷子请了老道士回来祈福,还是不见好转。

    没法可想了,老爷子心一横,取出了年轻时战场杀敌搏命用的猎刀,每到落日时就守在乐乐小木床前,家里人劝说他,都被老爷子虎着脸赶走。

    说来也奇,自从老爷子守床后,乐乐这丫头一天天的哭声渐少,最后竟然挺了过来,捡回了一条命。

    老爷子年纪大了,经历这么一遭,日渐消瘦了下去,最后没挺过来,在那年冬天还是去了。这事在乡里也是奇谈,寨子里孩子和乐乐同龄的家长后来大多嘱咐自家孩子不准欺负乐乐,都说她是个有长辈英灵护着的,有福气。

    这小丫头在寨子上就是个孩子王,领着一群小伙伴东奔西串,追狗撵鸡整天把这群孩子弄得像一群野猴子,早上漂漂亮亮的出门,回来吃饭的时候就像个小花猫,三婶好气看着她的小脸又觉得好笑,打又舍不得,最后只能安慰自己孩子小时候都皮,其他小孩就没那么幸运了,每到黄昏时分,寨子里总能传来此起彼伏的小孩哭喊声。

    三叔养了很多狗,乐乐这丫头时不时就牵着狗出门溜达,狗还不重样,加上手里有很多小玩意,寨子里的小孩子怕她手里的狗,又想跟着她玩,在她一顿威逼利诱下,竟然都被她收服了,整天跟在她屁股后面。

    关好了院门,杨一回身又躺在了椅子上,准备睡个下午觉,眯了一会后好像听见外面有人在喊他,应了一声,打开院门一看。

    “三婶,你怎么来了,快请进来坐。”

    “一小,我刚听乐乐说你回来了,怎么样?身子好完全没?我刚打电话给你三叔了,你三叔让你下午去家吃饭,你三叔说去溪里给收几尾鱼,晚上给你弄个煎鱼让你补补身子,你回来怎么也不给我们打个电话,你三叔好去乡上迎你,你囊个回来哩?”

    “婶,昨天回来太晚了,太累了就睡了,早上要收拾屋子,我就没去你们家,我正打算下午去,没想到被乐乐这丫头碰到了。”

    “那行,锅里煮着饭,我就先回去了,你待会记得过来啊。”

    “好的,婶,你忙,我这边收拾收拾就过去。”

    目送三婶离开后,杨一回到院子里洗了把脸,在带回来的箱子里取了一瓶酒,关好门后走出院子,施施然往右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