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寒门隐相 » 第十二章 一丧大晦

第十二章 一丧大晦

    大宋以孝廉治天下,十分注重与民同乐。

    唯独对于死人送葬的事情,讳莫如深,安逸的久了以后,只想欢笑筵宴,不去琢磨死后的事情。

    民生繁荣,医馆遍地,却荒废了葬人的礼仪。

    听说京城都经常有人宿醉而曝尸荒野。

    苏乞听说本地州府,很多人死了以后,都是一张草席直接下葬。

    “既然我能够穿越而来,还是应该讲究些什么!”

    主意一定,苏乞感觉应该有个送葬的产业。

    首先,这一行不会有大官贵人去攀比左右,出现不了刘场类似的糖铺。

    再者,子民和苍生所弃之唯恐不及,必然没有人与之为伍,这条大街上的很多店家会遭遇敲山震虎。

    最后,葬礼上很多的糖糕出现,也是一个销路。

    “对了,你们有多少同伴?”

    苏乞拿定了主意后,悠悠然的笑着,来到母子的身边,真诚的问道。

    “这,这可就说不清楚了,少数也有三四百,都是同乡。”

    母子惊慌失措的抬起了头来。

    “好,把他们都给召集起来,我给你们一个营生,可以送葬,绝对不愁吃喝。”

    苏乞说的肯定,听的一边之徐晴都眼睛发亮。

    “有,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吗?”

    “当然了!”

    苏乞领着他们当即来到旁边的店铺。

    那是一个荒废了的客栈,外地人离开很久,始终都没盘出去。

    街坊邻居传说那里边死过人,是个鬼宅。

    苏乞和丐帮当然不怕。

    “这个地方,我准备盘下来,你们先住进去,明天把丐帮的都叫过来,我要对他们有安排。”

    苏乞拿来简单的生活用具。

    睡了一夜的时间,等到第二天这么一看。

    “触目惊心啊!”

    一共来了四十多人,全部都眼巴巴的看着他。

    手里拿着的是送葬的规矩和礼仪。

    徐方随后跟来,气的鼻子都歪了,他们库存的糖糕都还不够这些人来吃的。

    “天地悠悠魂归故里,落叶归根轮回有序。”

    苏乞想到了殷商的诗文,天地题。

    开口吟唱间,确定了大计,把这些人全部都留下。

    “谁会砍伐木头?”

    “谁会赶大车?”

    “谁会做棺材!”

    “啥都不会的,你们就哭丧!”

    “徐晴,你来带着他们开始演练起来,很快就能有生意上门。”

    苏乞雷厉风行的做了安排,然后看着一脸愁苦的徐方,又到他耳边小声的说道:“送葬的时候,都是发丧的出钱,他们白吃饭,然后你的糖糕不就卖出去了吗?”

    “对,对啊,谁家红白喜事不吃糖糕呢?”

    徐方当即明白了过来。

    只是这个隔壁的店铺,本来就是他照看的,忍不住的犹豫。

    万一有街坊邻居的嫌弃他们可如何是好?

    “刘场的糖铺,有顾忌到咱们吗?”

    苏乞一开口,噎的他咬牙切齿。

    他随即就提出了一个再次招募杂役来照料的办法。

    “好,好好的操练他们,不要懈怠,官文和公告的事情,就交给我了。”

    旭日东升。

    苏乞拿着自己的学籍,准时的到了衙门。

    知州府邸衙门,公务繁忙。

    边塞军马的粮草,苍县灾民的救济,甚至是医馆的纠纷,各种的案卷都对方到了枢要处。

    他们必须要尽快处理,因为突然出现一个击鼓鸣冤的,即便是知府都得捏把汗。

    日常事务处理的重要,一直都是王知州最为看重和,不得出任何纰漏的重点。

    “神通,苏大师爷啊,我来处理棘手的,一些简单的,你来斟酌处理便是。”

    提学官完全的恭顺,在也不提他是名人大学究的事情了。

    “好说,咱们随即吧,不用区别对待,对了...”

    苏乞看看面前的提学官,想起昨天的事,还是忍不住的心有涟漪。

    “苏大人,请说,请说...”

    提学官点头哈腰的,依然恭顺。

    “珠玑榜,有谁提到过大宋送葬的事情?”

    “啊?”

    提学官当即一怔,这也不是枢要处的事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

    “将暖乍寒时候,最难将息。”

    珠玑榜上排名三十六,有一个诗人,幽怨之作甚嚣尘上。

    提学官根本就看不上她,说那写的根本就不是诗。

    “啊!词啊。”

    苏乞当即就明白他所说的是谁了,哀怨和悲壮,用来送葬,最为合适不过。

    “好,我知道了。”

    坐在官衙中,查看各路官文,民间之事居多。

    他就一个原则,是非明辨,不惧权贵而同情弱者。

    唰唰唰!

    批了半天公文,惊得提学官可是出了好几身的冷汗。

    “哎呀,你都不知道这州中有多少的权贵。”

    “他们的关系有多么的攀枝错节,这是要,要出事的。”

    听了这样的话,苏乞只说一句:“我是来自丐帮,他们跟我有关系吗?”

    “咳咳,咳!”

    提学官被噎的不停咳嗽,感觉自己有可能都要被连累了。

    “对了,你说的那个凄凄惨惨切切的那位,住在什么地方?”

    苏乞关心的是这个,既然有这个珠玑榜。

    找上边的人登高一呼,一顺百顺,谁也说不出什么。

    “巧了,本州刚好就是她的老家,这两天刚好在...”

    “行,你可算办了一件正事,剩下的,你去处理吧。”

    苏乞没好气的说了一句,看看天色已经到了正午。

    他可不想在衙门里用餐,还得跟衙役们没完没了的寒暄。

    “正午的阳光刚好。”

    苏乞从提血官那里拿到了地址,找了一辆马车,走街串巷的寻找那个忧郁仙子而去。

    “唐诗三百首,大宋的开国皇帝并不喜欢,朦胧的让人看不懂。”

    “可宋词终究会诞生。”

    “寇公还在留恋残诗的时候,宋词的萌芽已经出现了。”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风流。”

    “没想到我还有幸见到这个忧郁的仙子,时代的悲哀啊,要是她能写诗,还用忧郁吗?”

    苏乞的自我感慨中,在八角阁楼中,见到了已经垂垂老矣的李清照。

    她有一个男人,是屠夫。

    坐在阁楼前,怔怔的望着天空,据家人说,她半天都不说一句话,已经木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