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寒门隐相 » 第二十九章 边关风起

第二十九章 边关风起

    “好,那你收拾一下,到徐家糖铺去!长期的说书,我可以养你!”

    苏乞招呼一声,当即上前,找到了衙役的捕头。

    “是!”

    踏踏,哒哒!

    衙役和禁军,快速的汹涌进去。

    苏乞彻底的松了口气,同时心里感觉解气。

    想起上次的那个老鸨,他还是感觉,此非善地。

    “夜黑风高杀人夜!海上明月修栈道。”

    一声感慨,他不再多说。

    “啊,我明白了!”

    阁楼上寇随的声音当即传出。

    原来,苏乞是指点寇随。

    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官场和兵营都会的常识。

    只有海上明月,法不责众,才没有这个。

    “了然!”

    寇随的声音再次传来,苏乞笑了。

    百姓的汹涌愤怒,民间再起青天,才是这件事情的办法。

    “好!”

    阁楼上,角落里寇随的声音再次传来。

    说实话,此刻的他已经到了尿裤子的境地。

    答应声中,心中也佩服。

    “神童苏乞,名不虚传啊,果然是神童。”

    “我这落日的黄昏,寇公已经不在其位,正愁着无法收场呢!现在好说了,推给苏杭的王爷!”

    寇随心境起波澜,当即把剑再次拿了出来。

    “嗖嗖!”

    人皮灯笼杀手们,闪电一般的快速撤退。

    “把他们拿下,抓住一两个也是好的!这是辽国奸细!”

    寇随下了命令,这才安然坐在凳子上,感觉肚子都有点饿了。

    “风光,这一次可是出了大风头了。”

    等衙役们布置在街上,楼上留下为数不多的三个丐帮高手去抓“人皮灯笼”的时候。

    寇随站在窗口,背起了手。

    跟着寇公一辈子了,这可是他首次独立办事。

    等衙役们上来以后,还直接找他,使其特别得意。

    “这个青楼里的老鸨们都非常可恶,给我抓到杭州最可怕的水牢里去。”

    “这里的妓女们全部羁押,上了菜市场,卖到寻常人家!”

    “这里的家具什么的,比寇公用的还要奢华,给我搬回去!”

    “还有这里的龟公,后厨,酒楼茶肆什么的,全部的都把他们记录在案。”

    “居然私通辽国!”

    ...

    寇随难得的发号施令。

    衙门中的人本来是来平息事端。

    没想到还有敌国奸细的事,当即全部散开行动。

    “天杀的啊,我们这是招谁惹谁了?”

    老鸨们惶恐的看向寇随。

    面生的紧。

    “这个兰溪坊可以从苏杭大地上消失了。”

    坊外的苏乞,看到一个个的妓女,歌女和舞女被押着走出,显得特别开心。

    寇随居然知道斩草除根,这是一个意外之喜。

    “苏乞儿!”

    “小包子!”

    “人皮灯笼的事情,我知道了,我回去就写奏折,还望你转达到朝中。”

    ...

    苏乞点了点头,走到了桃花公主的身边。

    “边关风起,草原人在磨刀霍霍!”

    桃花格格听了这话,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哦?这不更应该铲除奸细吗?”

    苏乞明白了,看来这件事情,又跟上了朝局的风。

    作为一个官员,要是不知朝局风向,当然不行。

    好在神童苏乞并不死板,知道通权达变。

    “他们都是可悲的人!听说边关的人去过,不曾收服!”

    桃花格格凝重的说道。

    “哦?看来,我苏乞有机会到边关一行了。”

    苏乞脱口而出。

    “你有这么大的本事?”

    “咳咳!等苏杭王爷回来以后,还望桃花格格引荐一下。”

    “你说的可是我的父王?”

    “当然!”

    “啊!”

    桃花公主忍不住的面犯桃花。

    害羞的好一会儿时间,才呢喃道:“你为什么要见我的父王?”

    “举孝廉嘛,我还没有在朝王爷推举呢!”

    “啊!原来你是个官迷。”

    桃花公主没好气的说道,然后扭身走了去。

    “官迷?”

    苏乞自我解嘲的笑笑,又喃喃自语:“我只是想要做事而已,憋屈啊,他们啥也不会。”

    夜幕拉下。

    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多,都在围观兰溪坊的覆灭。

    有说好的,有吐唾沫的。

    还有的人在找他们家的闺女和亲戚。

    “举孝廉,事为天!关键是有感天动地的事发生。”

    苏乞一直在琢磨自己的仕途,他是个丐帮的孤儿。

    即便是有了恩府寇公。

    上边没有父母,何来的孝廉?

    他打算以最无助和困苦的大宋子民为父母。

    并且,还需要一个朝廷之中的王爷,才不会被遮蔽埋没。

    街道上的人接连,喧哗。

    一直到夜班三更,才陆陆续续的归于平静。

    “好,好,苏乞啊,咱们苏杭没有了这样的脓疮,本大人都少了许多应酬!”

    王知州最后才出现,拍着苏乞的肩膀说道。

    听说有辽国奸细,这个事情,他准备听寇公的。

    苏乞点了点头:“大人圣明!”

    回到了糖铺,他就开始琢磨起了新的奏折。

    “轰隆隆的,这两天咱们的杭州城,是怎么了?”

    徐晴一直担心的在糖铺门口。

    徐方房间里同样灯火通明。

    听到动静以后,他“咚咚”的走了下来。

    “咱们这里来了一个说书人,他能干啥?”

    徐方关心的是这个。

    “有大用,可以开个茶楼,糖糕能卖上大价钱。”

    苏乞解释了一句,想要休息。

    “哎呀,没有了兰溪坊以后,寻乐子的地方都没了,以后咱们的生意受影响啊。”

    徐方还是没能明白了过来。

    “有了说书人,咱们这里就是乐子。”

    “啊?那能有什么意思?”

    “有意思,我知道鬼都不知道的事情。”

    苏乞没好气的说道,已经有点不耐。

    “啊!人皮灯笼吗?”

    徐晴忍不住缩脖子,丐帮传说,那就是活鬼。

    已经吓坏了很多老百姓。

    “这你都知道了?”

    “是啊,听说抓住了俩,拉开以后,皮肤就和鱼似得。”

    徐晴说的逼真,苏乞听了以后,心情更加沉重。

    桃花格格说他们是大悲的。

    看来是真的遇到有病的了。

    “先睡觉吧,我得想想能有什么办法治疗了他们这样的毛病。”

    苏乞上楼的时候,交代了一句。

    听的徐方更加担心,心说:“这都要给山魅治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