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寒门隐相 » 第五十七章 惊天隐秘

第五十七章 惊天隐秘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冷如霜!”

    口供的摘录之下,看的苏乞渐渐的心惊,师爷的都已经开始提不动笔了。

    “哎!”

    两天的时间过去,忙忙碌碌。

    真相一点点的浮出水面。

    他们和五鼠还真有密切的关系。

    一道奏折快马加鞭的赶往京城,相信大宋朝廷的人,肯定会赫然而惊,然后派遣钦差大臣到了沧县来。

    苏乞知道是遇到大事了,非常可怕的大事。

    尽量的想要把此事做的完美。

    同时,杭州府的知府大人,王知州和寇准大人也来了。

    “包青天啊!”

    “天地仓皇,一道清气,归于浑浊,呜呼哀哉!”

    苏乞终于学会了“呜呼哀哉!”,忍不住的一声感叹。

    因为他从鼠洞这里了解到了当初包拯大人的真正解决。

    “哇呀呀,终朝边塞也!”

    民间的戏文中,最爱铡美案。

    包拯是个黑脸,一亮相就是:“终朝边塞!”

    看多了大戏的苏乞,本来就是穿越而来,想起这一段戏文的时候,依然记忆深刻。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铡美案的结局,皇帝一道圣旨,要包拯到边塞去。

    “终朝边塞!”

    包拯的脾气,说他永远不再回来了。

    如此一种结局,令人唏嘘。

    试想这般朝局,也可以理解,毕竟包拯杀了皇帝的女婿。

    陈世美的年代并不久远,并且他可是大官,所谓的礼部尚书。

    掌管了朝廷的礼仪和祭祀,还有民间的馈赠遗产事宜。

    这般一个当朝大员被包拯所斩杀了,岂能不起风雨?

    至少很多人不会再想看到他。

    在寇准大人的佐证下,证实了这些山匪说的都是真的。

    更加悲惨的是,当包青天,包拯大人,一声愤慨之后,要终朝边塞!

    皇帝的禁军高手,当即就出动,一路追杀到边塞,把他们杀了个干干净净。

    而老百姓还不知真相!

    “哎,宦海之深啊!”

    苏乞忍不住的感叹,他们算是知道了真相,即便时过境迁了,此事要不要再起朝廷波澜,让人心生犹豫。

    “这些人居然知道当初的真相!”

    “写下来吧!”

    最终苏乞还是拿定了主意。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他们记录了真相,就留在衙门,这一次要欺下瞒上了。

    “五鼠都已经没有了,你们心所向往,能够好好地生活?”

    第五天的时候,都治理清楚了。

    苏乞看着这么多的人,如同硕鼠一样的行走在人间,心中忍不住的也恻隐怅然。

    感觉应该给他们一个好的归宿和安排。

    “我们还愿意住在山中,饲养山鸡为生!”

    万万没想到,他们还想归了山洞之中。

    “我们的祖先还没在,有后代在!”

    “即便是一个村落,我们还要回到山中!”

    “不错!那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不会离开家园的。”

    让苏乞没想到的是,这些人居然愿意还回到山洞中,同时养鸡,做叫花子鸡。

    “这倒是,一个办法,去国库把高粱拿出来!”

    “同时让他们种植高粱,酿酒!”

    苏乞并不是一个死板的人,想想他们的作为,也没有触犯天大的大宋律法。

    “哥哥,哥哥,我们的书很多,可以借给你看。”

    在这其中,还有一个小女孩,说她们最宝贵的书,是在山洞最深处的。

    “啊?”一下子,听的苏乞就眼睛发亮,还颇为心动。

    资治通鉴,他看了,就好似大宋宫廷的语录一样,作为了解宫廷的圣书来看,绝对的合适和有用。

    他将其珍藏了起来,现在听说还有书。

    其实他前两天的时候,就拿出叫花鸡来招待这些鼠辈了。

    所以他们才有了要养鸡的想法。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沧县之事,不得擅专!”

    正当苏乞思索着要让他们归家园的时候,朝廷的圣旨到了。

    听王知州说钦差大臣过几天就会到。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

    “最怕的是对他们进行了斩草除根!”

    王知州的担心,让苏乞抬头看天的时候,感觉阴云密布,这一次恐怕要出事。

    果然。

    当这些人还住在县衙和牢房里的时候,朝廷中的禁军和公公,快马加鞭的到了。

    当天晚上,衙门餐桌上的时候,他就面若冰霜。

    “关乎朝廷颜面!本公公这次来,想要的就是一个妥善....”

    公公的脸色冰冷,说出这话的时候,还显的阴气森森。

    苏乞听了以后,心里感觉不好,却见王知州,在旁边一个劲的赔笑。

    “去,让丐帮的人,还有武丐们,把山里的人都照顾好了!”

    “不能有下毒的事情出现,不能有让谁死了,关键的时候,就让他们跑了吧!”

    苏乞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太监。

    看他的样子,脸上还长了一个痦子,绝对的心狠手辣,且泼辣之辈。

    民间百姓有言,痦子里边有巫,行事往往阴晴不定,他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是!”

    巫丐们一听这话,当即就散入了暗夜之中。

    当返回招待朝廷官员的东厢之时。

    苏乞听到了里边的对话,却是自吹自擂。

    “本公公,三岁进宫,于天下大乱之时,处事不惊!”

    “对本朝忠心耿耿,当今跟着宣太后,终于皇家之事,可先斩后奏,绝对不容任何闪失!”

    公公还听到了忠心报国。

    听的苏乞当即便起了满身的鸡皮疙瘩,感觉这次可能是捅了马蜂窝了。

    得见师爷刚好抱着卷宗一步步的走来。

    “喂喂!过来!”

    当即他就心中戒备,做了招呼。

    等对方过来以后,他的意思是将这些卷宗全部的都重新审定,太过将脆弱的部分,就不要再提了。

    “如果有必要,我也要假设阴曹!”

    “用山中的鬼,打了朝廷中来的厉鬼!”

    一番的盘算,苏乞的心中已经有了定夺。

    “这,这...”

    师爷还在犹豫。

    苏乞当即横眉立目斥责道:“包青天的结局,你还没有领悟道?官场打不过暗杀!杀了山中的,难道他们不会对咱们灭口?”

    一语惊醒梦中人,师爷听了以后,也当即风声鹤唳,悚然的接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