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美丽花开 » 第七十二章 艺术早餐,古琴风韵。

第七十二章 艺术早餐,古琴风韵。

    晚上,西木还是住在上屋的次卧。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笑容,熟悉的味道,他被小清家温柔似水的家庭氛围,深深触动。他已经记不清父亲的音容笑貌,只能凭借着父亲仅存的老照片和哥哥身上的味道,找寻父爱。但是今天的,这份珍贵的,不可触摸的父爱,怀抱着他安然入睡。

    山里清晨的空气,清冽甘甜,如飘撒的水泉,西木被热烈的鸟虫鸣声给叫醒。这一觉睡得很香甜,像是在大山里沐浴着温泉,舒适地补养着他身体的胰腺。

    西木起来洗漱后,发现小清家里的人都不在,只有两个孩子还在睡觉。估计是都去山上锻炼身体去了。他进到厨房,看见还没有做早饭的架势,就自己亲自下厨,开始做饭。

    西木喜欢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呆在厨房做饭,只是平时太忙,根本没有时间,亲身体验。

    他认为,做饭跟他的油画和摄影一样,都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厨艺,是一种复杂而独具想象力的,将食材转化为食物的加工过程。

    小清的同学们昨天晚上制作的烧烤,虽说粗糙豪放,单从味道上来说,激发了人类对烤炙食物最原始、最具欲望的味蕾。

    要想做成色香味俱全、意义深刻、营养丰富的一桌好饭,也需要像他们油画家一样千锤百炼,不断总结,坚持不懈,长久练习。

    西木在厨房正专注地给小清一家人做着早饭,被站在身后,小清的妈妈,给突然吓了一跳。

    赶紧随口说道:“呵呵,阿姨,你们回来了。”

    小清的妈妈看着摆在橱台上,一碟碟的艺术品,惊异地说道:“西木,你做饭跟画画似得。真好看。”

    “也没做什么,就是熬了小米绿豆粥,煎了几个鸡蛋,烤了面包片,热了小馒头,调了两盘凉菜。”

    “这已经很不错了,只有小珍在家帮我的时候,我们才做得这么复杂。辛苦你了。”

    “哎呦,您客气的。我不是也得吃嘛,有时间,顺手的事。”

    小清的妈妈把西木做的饭菜一一端到餐桌上,摆好。叫慕容琴和小清来吃早饭。

    小清看到桌子上,两盘圆圆的煎鸡蛋上面滴了一点棕色的酱油,那叫一个画龙点睛;再看两盘子橙色、白色、绿色的混在一起的胡萝卜、水萝卜、黄瓜片调成的凉菜,色彩艳丽,芬芳诱人;再看乳白色的小馒头、淡黄色的面包片,“肤色柔和”、“站位优美”。

    西木给大家端来的暗黄色的小米绿豆粥上,点缀了几颗鲜艳的小枸杞,极具可爱诱惑,香糯馋人。

    “西木,你真是做饭的艺术家,一个早饭,都能做成这样。挺你,越来越对你,顶礼膜拜。”小清惊讶欢喜地赞扬道。

    “呵呵,清儿,不用膜拜。你就天天给我个,吻爱,就行。”西木撩闲着小清。

    西木突然想到慕容夫妇都在,不应该开这个玩笑。下意识赶紧补充道:“那个,叔叔,给您盛的粥少不少?我给您多盛点?”

    “看着就有食欲,多来点。”

    小清的父亲没在意西木刚才对小清的撩闲,一笑而过。

    小清问道:“西木,在你眼里,是不是,什么都是艺术品,你把这煮鸡蛋、小馒头、面包片,还有这个果盘,摆放得都这么耐看。”

    “呵呵,我从小就喜欢,摆弄。”

    “怪不得,你不喜欢锻炼,把大把的时间都用在这些,细枝末节上了。”

    “这没什么不好的。西木的这个习惯叫,职业素养。我是不做,让我做饭,跟西木一样,非得给它做成,一副山水画。”

    慕容琴高兴地、发自内心地对西木由衷地赞扬。

    “是,是,你跟西木心心相印,相见恨晚。昨晚躺在床上,竟然喋喋不休说了半个多小时。”

    “爸,你跟我妈,说西木什么呢?”

    慕容琴笑着看了一眼女儿,又看了一眼西木,高兴地说道:“我昨晚认真地看了西木的方案,我们爷俩想到一处了。”

    西木有些担忧地问道:“那个方案,您满意吗?”

    “正合我意,西木懂我。”

    小清看着高兴的爸爸,心里不禁佩服起西木来。心想,“原来西木把爸爸的心思,猜得这么透,做出的东西,竟然让这个老头,这么高兴。看来西木真是我的贵人,是我们这个家庭的大帮手。”

    大人们正吃着早饭,两个孩子从屋里跑了出来,小清的妈妈放下碗筷,赶紧去给俩孩子洗漱,西木看,小珍不在家确实够小清母亲忙乎的。赶紧吃饭,心想,他吃完饭去帮着带孩子。

    西木吃完饭,把孩子的小碗、小勺,摆到小桌子上,领着两个孩子坐到小板凳上,给小碗里盛了些粥,让小哥俩自己吃,小的盯着西木看,意思让西木喂他。

    西木和蔼可亲、菩萨低眉,跟小的说道:“小彻彻,你答应过大伯,要像哥哥一样自己吃饭。从现在开始,自己吃,好不好?”

    “好,嘟夫。自己吃。”

    西木慈爱和气地表扬道:“好样的,小小男子汉。”

    说着,给俩孩子剥鸡蛋,用碟子给两个孩子摆放了同样精美的蔬菜、水果、主食拼盘,放到小桌子上。

    吃完早饭,收拾停当。小清妈妈看西木他们要拍摄,就领着两孩子去院子后面的山里玩去了。

    西木架起他的摄像机,拿出一套琴师穿的月牙白的古装,让慕容琴换上。在小清家雅致的小院,按照光线和景致的位置,摆放好琴桌、琴凳和古琴。

    慕容琴先是弹奏了反应连绵大雨的琴曲,浩浩汤汤,潺潺澹澹;接着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轰轰然然,震震颤颤。

    西木站在摄影机旁边,身临其境,仿佛感觉自己就是樵夫钟子期,忍不住要从野菊花丛中走了出来的画面一样。

    慕容老先生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巍巍峨峨,高俊无比;沉思于流水之间,隐情在旋律之外,浩浩荡荡,如江河奔流。

    西木被阵阵琴声、悠悠古风的中华文化,深深触动。这才是大雅、大美、大颂。

    老先生继续抚琴弹奏,西木听出琴声里,诉说的意旨和情趣,以及弹奏人的宏图志向。古琴的声色丝丝入耳,朴素优雅、韵味悠长。好似西木拍摄的一部艺术水准极高的,古韵混剪,一会儿重回古代,大争大乱之世,铁血柔情;一会儿又重回到山水之间,大开大合之景,气势磅礴。

    西木在院子里拍摄完后,远眺湖西的景致,清丽洒脱,美如画卷。

    跟慕容琴商量,去湖西一带拍摄一些,身处山水之间,弹奏古琴,天人合一,琴声鸣鹤的画面。

    小清帮西木拿着摄影器材,由于是外景拍摄,不需要琴桌与琴凳,只需抱把古琴即可。

    湖西一带,却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泉池,或圆或方,或深或浅。西木来到此处,一下子就被这里的柔情蜜意所吸引。心想,怪不得李义诚,在这里,对泉水里的小清,动了“邪心意念”。这里还真是个,清冽舒爽、淋漓温柔的水乡。

    如仙女般的瀑布,婀娜迷人、温情柔顺。慕容琴给西木讲着,传说这里就是仙女洗澡的地方,风景别有一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滋味。

    人站在柔美的瀑布前,也能感受到空谷回音,天籁入耳的奇妙。向上望去,一道宽窄有度的凌凌水幕,好似从云天而降,飘飘洒洒,清清爽爽,恍如天女散花,花至菩萨,恩施雨露,好一幅,上天苍穹赐给人间的美画。

    最奇妙的是,瀑布流下时,是一种音乐的韵律,恍若天女踩着柔媚的节拍,跳着青春的舞曲,款款而来,姗姗而去。

    西木以泉水之上的瀑布为背景,慕容琴盘坐在泉池边,绝美的一副山水、琴师、琴音,与天籁之音融合之作。

    古琴声响,总能给人一片禅意和古意之感。一张只不过三尺六寸六分的古琴,奏响的却是天地正因。

    西木透过镜头,在琴师的身上看到,那里面的自信与从容,那股荡荡浩然之气,悠悠流淌在山间。

    绿帘花影,水幕挂,古琴弹奏了风霜,激起了水波,翻起了浪花。水声潺潺,琴音静谧。在风与水的演绎中,在琴音的涤荡里,铺陈出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心声。好似悠悠的清水,在摄影师的心里流动,风从他的心中缓缓掠过,尘世的愉悦烦恼,此刻都化作,心灵的宁静与辽阔。

    在湖西拍完后,西木回放影像,看了看,感觉还是欠点火候,有些单一,没能完全体现他对古琴艺术的理解。

    西木站在高处远眺,尽在眼前的大青湖,竟然出奇的明艳秀丽,在湖边、湖中拍摄,会别有一番风味。

    看到这,西木又有了拍摄的灵感。

    已到午时,慕容琴看西木工作起来沉醉忘我、不顾一切的劲头,心疼地对他说道:“西木,上午,就到这吧,咱们还是先填饱肚子,下午再干。”

    西木举起手臂看了看时间,已经是11点40,抱歉地说道:“哦,我都忘了时间。叔叔累了吧。马上收工。”

    “西木,你工作起来不要命的样子,像我。来青山就不要着急,这里到处都是你要想的风景。”

    “是啊,我发现您家小院附近,湖水的风景,才是最美的地方。”

    “呵呵,你现在才发现。身在其中,不识景。我刚来青山时,就发现了,所以把房子建在了这。湖西这一带水汽太重,地质松软,适合做温泉。只有湖北这个位置最好,向阳温暖,又依山傍水,很有气势。”

    西木边收拾装备,边问道:“您懂风水?”

    “什么风水不风水的。只是用心观察罢了。”

    “怪不得,义城哥要在这里建山庄,他是想囊括这些泉池,用作温泉疗养。”

    “李义诚第一次来到湖西,就被这里优质的泉水给吸引了,他对这一带的地质地貌也有所了解。还带人考察过。那一片平整些的地方,适合盖山庄。”

    “爸,从咱家到湖西,走路就半个多小时,如果以后,真建山庄了,咱家的小院,是不是该升值了?”

    “傻丫头,给多少,我都不卖,这个小院是我的心头肉。”

    “西木,第一次来咱家的时候,就说,这个小院是你的最爱。我当时还不信。今天听你亲口说,我真是服了他。你和西木真是心心相通。”

    西木听他的小青蛇这样夸他,洋洋得意、沾沾自喜地应道:“我就是站在叔叔的位置想问题,我们搞艺术的对美还是非常趋同的。”

    三个人回到家,已经十二点多了。

    每个人都饥肠辘辘、食不果腹,慕容琴也顾不得文雅不文雅,大口大口,饥不择食地吃了起来,还打趣着自己的老婆:“素琴,你今天做饭的水平,上道了。真香。”

    “哪是我做的好,是你今天跟西木跑累了。吃啥都香。”

    两个小孙孙,围着爷爷,大点的孩子天真地说道:“爷爷,姑父今天给你拍,为啥不给姑姑拍?”

    西木接过孩子稚嫩的问题,说道:“下午,就给爷爷和姑姑一起拍。”

    吃完饭,西木跟慕容琴说了他想在湖边、湖中再拍一些影像的想法,问老先生的体力能否跟得上。

    慕容琴慈祥怜爱地看着西木说:“西木,我家门前的湖里,下午四点多钟的景色最美,湖光山色,倒影水波,都在这里。不着急,咱们先睡个神仙觉,到时我叫你。”

    “好,听您的。”

    西木回屋,没有躺下,将今天拍摄的影像、音频资料导入笔记本里,开始一点一点、一帧一帧地边审视边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