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天灾末世!我在末世当武术教练 » 第二十章极寒,黑市

第二十章极寒,黑市

    早上洛晴起床,发电机一直在运作,不用白不用,拿出电磁炉和锅开始做饭。

    南瓜小米粥搭配芽菜包子和酸缸豆包子。

    小米粥粘稠微甜,带着浓郁的南瓜味儿,芽菜和酸缸豆的包子很软,馅儿很足,酸酸辣辣的,因为要干活,所以洛晴吃得饱饱的。

    吃不完的全部用餐盒装起来放进空间里。

    早上九点过,洛晴把网撒下去,然后在这片海域百无聊赖的游荡,两个半小时一趟,白天偶尔会遇见渔船,洛晴没有再往空间里塞,全部放进了鱼舱里,准备晚上的时候挑拣归类。

    因为极寒末世,接近一年没有人出海捕鱼,所以海里存货很多,基本上随便撒一网都是两千斤。

    洛晴每天早上九点开网,晚上九点收工,一天能搞到一吨。

    为了保持多样性,洛晴从东海到南海,再迂回去黄海、渤海,每个海域停留两个月,空间里的海鲜都堆成了山,她自己好长一段时间都是吃海鲜,都吃腻了。

    东海有黄鱼、鲳鱼、带鱼、刀鱼、章鱼、墨鱼、鳓鱼、真鲷、海鳗、鹰爪虾、梭子蟹、元宝蟹、红虾、樱花虾、竹节虾、铁壳虾、滑皮虾……

    黄海和渤海有小黄鱼、鳕鱼、鲱鱼、对虾、毛虾、海蜇、海带、刺参、鲍鱼、海胆、海参……

    南海有鲷鱼、蓝圆鲹、沙丁鱼、金线鱼、金枪鱼、鲣、旗鱼、鲨鱼、各种贝类、虾蟹、海藻、马鲛鱼、白鲳鱼、牡蛎、油带鱼、兰花蟹、沙卢虾……

    2031年6月16日,洛晴不知不觉已经在海上呆了十个月了。

    距离极热还有一年零六个月。

    因为官方避难所的建立,海上出现的捕鱼队越来越多,这段时间洛晴三天两头就会遇见渔船。

    不过海产依然很多,她打算再停留六个月就离开了。

    这些海产在极热过后,基本上都会被岛国的核废水污染,她多收集一些,到时候和和人换成需要的物资也是不错的。

    她知道有些势力对底层的幸存者是真的好。

    她做不了救世主,只能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了。

    六个月,洛晴把四个海域都走了一遍才回到长江入海口,准备沿着长江按照原计划一路向青藏高原出发。

    一年多没有和人交流,没有接收外界消息,洛晴觉得自己多多少少有点落后,不过这对她来说算不得什么,毕竟日子过得很充足,没有别的心思乱想。

    S市私人避难所外一百里左右的一个废弃小镇里,此时人流涌动,每个人都过得很厚,基本上只露出一双眼睛,有的人,甚至眼睛都没露出来,带着墨镜。

    洛晴就是其中一员,她里三层外三层的裹着,拖着一个容量一百五十斤的超大的泡沫箱子,进入小镇的主街就有人看了过来。

    这里就是末世后S市避难所的黑市。

    在这里,不问出处,不问来路,看上就可以交易,以物换物,黄金、白银也可以交易。

    枪支、弹药、食物、生活用品……

    就连小孩和女人,也被明码标价带着街头巷尾的窜。

    洛晴背上背着一把大刀,腰间挂着弓弩和箭筒,一身气势磅礴,一看就不是一个好惹的,她在街上走了一会儿,找了个比较方便跑路的摊位拿起泡沫箱上的小马扎坐在,从泡沫箱里面拿出一个不锈钢盆,里面装了半盆海产。

    什么种类都有,是她这六个月捞起来没有分拣过的。

    她来着摆摊,主要是想钓大鱼,没太想正儿八经的卖货,但是超出意外的是,来买的人特别多。

    “你这海产怎么买?”

    “看你拿什么换了。”洛晴手揣在袖子里,懒洋洋的,带着墨镜,别人也看不见她的表情,只能听见她低沉淡漠的声音。

    “黄金。”那人摸出来一个小金条。

    “一克换五斤。”洛晴盘算了一下,给了个自己满意的价格。

    “这里是十克,我要五十斤。”那人声音明显有些欣喜,把金条塞了过来,生怕她后悔死的。

    洛晴知道了,这是卖便宜了。

    也不怪她不懂市场,还不去探查,这个黑市没有卖海产的,只有零零散散的卖冻肉的,一克黄金能买十斤。

    她只是试探性翻了一倍。

    但是她也不是不诚信的人,既然报了价就没有临时加价的道理,接过小金条仔细检查,确定是真的了才从泡沫箱里拿出杆秤。

    “有容器吗?”

    “有!有的!”男人急忙拿出一个布口袋。

    洛晴一边给他称海产,一边和他搭话。

    “你这么高兴,是我卖得太便宜了吗?”

    她的话太直白,男人微微一愣,半天也没有回答。

    “你给我提供一些有用的消息,我送你三斤。”洛晴微微一笑,抛出一个不错的诱饵。

    “还好,就是你这种类多,货色好,而且现在这些好东西,基本上落不到我们手里。”

    一打听才知道,现在官方避难所和私人避难所分庭抗礼,官方避难所有军队,直接以雷霆手段收走了不少国有资源。

    港口就是其中之一,现在私人避难所的捕鱼队想要进去,不仅被划分了区域,还限制了数量。

    私人避难所都是财阀管理,为数不多的海产基本上都进了高层的肚子,底层幸存者,连个海水就见不到。

    不仅仅是海产,肉类也是,他们的储存基本上都不会拿出来给幸存者使用,狩猎队在山里打到的猎物,也都是他们内部消化。

    能流出来的不多,要么是货色不好,要么是变质的,挤破头也买不到,底层幸存者基本上根本够不到,每天都是啃着菜团子和冷馒头在工地上干活。

    这让洛晴想到上辈子她去给财阀千金们治病,那个时候已经是浓雾时期了,这些千金大小姐还天天用牛奶红酒洗澡,洗完澡的装起来二次利用低价卖给幸存者。

    亲眼所见,自那以后,洛晴再也没有卖过这些东西,就连水,买回来都要过滤两次才用。

    除此之外她还知道,无论是极寒还是极热,私人避难所都有科研人员可以研究出来能种植的食物,极寒是土豆、红薯,极热是小麦、青菜……

    可这些东西都不会第一时间进入幸存者的肚子里,而是送到了那些高层的餐桌上,至于幸存者,他们只能得到一些这些人的存货。

    不是发霉就是变质,拿海克斯科技涮一涮,焕然一新然后摆在交易处,不少人抢破头也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