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日月关山 » 第十二章 狮驼族入关历史 廷议融合政策

第十二章 狮驼族入关历史 廷议融合政策

    次日凌晨,博士院十几名学士带着测量工具和些行李便出了院门,韩双领着约莫五十人的龙武卫早已在院门外等候多时。苏涣常年喝酒,又多年不曾骑马,那训练有素的战马都被他骑得歪歪扭扭的。苏畅虽心里担忧,但木已成舟,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一行人从东门出发,前往淮安码头,逆天淮运河北上…

    朝会花了半月有余才勉强解决了大司马的问题,但另一件更为重要的大事随着博士院的出发又提上了议程,事情的历史原由是这样的:

    大成王朝的前一任皇帝是胡圣清的侄子胡庆泽,谥号成惠帝,再前一任是他的皇兄胡圣明,谥号成明帝。

    明帝命犯孤星,生了很多皇子都陆续凋零,要么直接夭折,要么就成年后突然暴毙,到风烛残

    年之际独剩惠帝一子。更不幸的是,这惠帝生的极其愚笨,到了弱冠之年心智还不如一个六岁孩童。明帝无奈只得诏当时还在在兰州封地的亲皇弟胡圣清入宫,欲把皇位传给他。

    这惠帝当时的太子妃项南风背靠江东项家,又联合耳州魏家,一起陷害胡圣清,他们篡改传位诏书,胡圣清最终只得抛妻弃子,逃回关内。

    项南风为铲除后患,遂派魏项联军入关攻打兰州,胡圣清的军队节节败退,后来秦氏一族因狮子堰决堤,甘州被洪水淹没,被迫东迁,只得与胡圣清联合作战。秦,胡两家的联合军队一开始势如破竹,似有扭转局势的趋势。但在大司马魏延亲自带兵支援后,两家军队瞬间被击溃。在走投无路之际,他们只得求助于因北域骤寒而被迫滞留在银川峡谷的狮驼族。

    两方于嘉峪关签订《嘉峪之盟》,得到狮驼族的帮助后,胡圣清很快便扭转了局势,随后一鼓作气,攻入了京都建安。

    这嘉峪之盟约定,狮驼族帮助胡圣清夺取天下后,把兰州之地割让给狮驼族栖息,但随着十多年的战乱平息后,秦家的祖地甘州经过治理,也恢复了往日的繁盛,后来经过多方商议,重修《嘉峪之盟》,约定甘州之地让给狮驼族,兰州之地让给秦家,并以巨额钱粮补恤两家。

    回到近几年,随着北域的冰释,被冰封了三十多年的草场开始复苏,狮驼族开始陆陆续续迁徙族人回去,因此又产生了一个争论:

    对于大成王朝来说,甘州是一块很大且有部分地区是很肥沃的土地,如果北域完全冰释,那么狮驼族就应该迁回北域,归还甘州之地。

    对于狮驼族来说,他们多年来饱受天灾人祸,好不容易在甘州得以栖息,加之北域尚属万物复之始,冰河初融,草苗初露,并不适大规模迁徙,并且他们在战争中立有挽狂澜之功,族人死伤无数,所以他们认为甘州之地他们理所应得。

    由于这些原因,两方于北域开始冰释的第二年又重新修订《嘉峪之盟》,两边每年由博士院测得罗泊河的厚度,推算出北域冰释的里数,每一百里两方各征调五万平民迁徙过去。然而随着北域冰释得越来越快,一些矛盾慢慢产生,并且越来越激化,所以出台一个万全的政策成了当务之急。

    “众爱卿针对明年征调一事有什么看法啊!”胡圣清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廷议,“博士院的人现在应该都到淮安码头了,这数据一传回来,立春便要开始征调平民了。”

    “陛下,这几年来来征调一事越来越难做了,今年各家大多以奴隶充数,他们一到了北域,根本就无法管理。”户曹张贺埋怨道。

    户曹一职主要负责管理农户户籍,徭役,征调等工作。

    胡圣清问道:“爱卿何出此言,让他们去开荒扩土,能拥有自己的草场,为何还不服管理?”

    “陛下!相比你也只知道我们大成子民只素来擅长耕植,给他们的羊马羔子,不到冬天便跑了一半,吃了一半。”户曹张贺回道

    融合政策刚出台时,几大氏族摩拳擦掌,急欲跟着去北域分一杯羹,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很快便失去了兴趣,遂每次应征时,就用自己家养的奴隶去充数,这些奴隶大多尚未开化,平日里都供主人像牛马一样驱使,所以突然派他们去北域,给他们自由,他们反而适得其反,就如把家养的鸡狗放归山林,他们很难生存下去一样。“不是有呼延家的指导吗?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胡圣清疑问道,目前狮驼族由呼延家统领。

    “陛下!臣今天冒死给你说清一个事实,咱们迁徙过去的子民,基本被他们赶到了白海草原的角落里,外族总归是外族,只怕你的一番苦心他们理解不了。”巡游将军秦善由插了进来,他常巡视北域,自然最清楚北域的情况。

    北域分为两部分,西边天连山北麓叫乌海草原,天连山的南麓便是甘州。东边大白山北麓叫白海草原,大白山南麓西边是兰州,东边以山海关为界是耳州,两边以流经银川峡谷的银河为界。

    胡圣清想让两族和平相处,当初力排众议,推行融合之策,虽有抢夺地盘之意,但更多的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和彻底解决两族之间长久来的恩恩怨怨。胡圣清推行这一政策时,明令禁止再议这个话题。今日秦善由冒然重提,又引发了朝堂热议。

    胡圣清对北域的情况其实早有耳闻,虽有不悦,但却没有发作,任由他们争论。

    “陛下!我们一年税收不足一千万两,给甘州拨三百万两,给兰州拨一百万两,现在每年还要给北域拨一百万两的筹备钱,剩下的税银勉强够我们一个太平年的开支,但凡遇上一个荒年,灾年,咱们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要是咱们这些钱能落到咱们大成子民的头上还好,可大部分都落到狮驼族手里。甘州之地的产出已经基本够他们自给自足,每年还要像吸血鬼一般吸干我们,要我说北域草原咱们也不派人去了,补恤金咱们也不给了?”太府夏蝉慷慨道,太府一职主要负责朝廷的税收。

    “是啊!是啊…”百官七嘴八舌附和道。

    “陛下!要我说干脆直接让他们自己迁回北域,大不了咱们直接再多给他们补恤几年。”秦善春早就想谏言,但有秦善由发言在先,他心里龃龉,遂不想附和发言,见群情激愤后,他才决定开口。

    季康自昨日沈建爵当选大司马后,总有一种秦善春已经失势的感觉,见他如此发言,立马又抬杠道:“相爷好想法!我想相爷应该很想重归故土吧!相爷说多补给他们补恤金,请问从哪里支取?你们秦家肯让出给你们的那一百万吗?”

    “这有何不可,只要狮驼族愿意,我们不仅让出那一百万,我秦氏一族倾尽全族之力,愿意再拿出五十万!”秦善春愤然道。

    ”才五十万?”季康有些阴阳怪气,“我觉得相爷家拿出二百万来都绰绰有余吧!”

    “季大人这是张口就来,也不怕闪了舌头!我们秦氏一族,先经天灾,又遇人祸,蒙陛下天恩才得以在兰州休养生息,这一百万补恤金对于我百万族群来说已经属于救命稻草了。”秦善春回击道。

    季康听完,嗤笑道:“相爷!你这是诉苦吗?“遂即转头面对百官说道:“这谁人不知,你弟弟秦善秋的王府,都快赶得上皇宫的规模了!相爷在意的是鸠占鹊巢,想重归祖地吧!”

    百官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秦善春有些气急败坏道:“季康,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你儿子季然才消停几日,你便在这里似犬狂吠…”

    胡圣清本意也是测一下众臣的反应,见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故作愤怒道:“今日廷议是论家国大事,不是听你们两个在这里互相攀咬。”见二人请罪,转开话题道,“当年没有狮驼族,大厅里的诸位有多少能活到现在?让他们重回北域,那千年不断的边关之扰又再次重演?尔等久居暖室,似乎忘记了留了多少鲜血才铸就了今日的太平!”

    胡圣清一番话振聋发聩,顿时大厅鸦雀无声,尤其是甘兰两州出身的官员最受触动,千百年来,狮驼族从玉泉和银川峡谷而出,劫掠两州,五十年前前修了玉泉关和嘉峪关情况才有好转,但那些残暴行径早已烙印在了老一辈人的记忆里。

    人总是这样,当和平成为一种奢望时,人们才会放下一切仇恨去追求和平。和平久了,人们又会兴起争端,让和平成为一种奢望,所以不管是什么时候人们都以追求和平为口号,争夺属于自己的利益。

    “陛下!可是这补恤金确实让咱们不堪重负了啊!”太府夏蝉打破了宁静,“他们这些年早已缓过劲来,根本不需要咱们的供给了,长此以往,养痈遗患,他强我弱时,一旦他们贼心再起,那便灭国亡族的灾难。”

    “太府大人言重了吧!狮驼族与我们并肩作战多年,与我们情义深重。”骠骑将军戚子都接着夏蝉的话说道,“再说他们与咋们签订的盟约,两方多年来都全力遵守,怎能到亡国灭族的地步。”

    戚子都曾是胡庆山的部将,胡庆山又与呼延琼明交好,所以他对呼延家的印象素来不错。

    “戚将军当这是个人之间的快意恩仇吗?”平辽将军季仕质问戚子都道,“盟约这种东西只有在双方实力均衡的时候才管用,这狮驼族的战斗力多强不用我给你描述吧?兰州他们想取就取,如果没有山海关,幽州,定州,乃至你们越州,他们也是说取就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