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是科技狂人 » 004 考试题目

004 考试题目

    “小金,有创业相关的书吗?”

    电脑前的许伟话音未落,某一排的书架里飞出一本。

    显示屏上,书本缓缓打开。

    “深空能源”

    这是宇宙中最赚钱的企业,以深空能源诞生星球为中心,势力向外辐射多达几十个星系。

    主要以能源起家,现早已涉足通讯、交通、生物方方面面。

    许伟对宇宙当中的事物很感兴趣,不知不觉就看到了深夜。

    次日

    许伟开始观看地球上历代风云人物的创业历程。

    从古代到现在。

    许伟逐渐明悟。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从事粮食买卖的商人赚的多。

    但是到了近现代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使用,生产力的逐步提升,纺织业,制造业开始崛起。

    而当代,科技企业最为赚钱。

    一部售价3000的手机,利润可能达到1500,对半赚。

    之所以能如此赚钱,这也与科技企业前期投入千万,甚至上亿的研发资金息息相关。

    但是许伟发现,即使是现代,那些从事粮食,矿产相关的跨国企业依然可以顺风顺水,把持着大宗商品的定价,在世界上搅起风云。

    夜里,躺在床上的许伟突然想到一句话。

    “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一只猪都能起飞。”

    一个星期很快过去,大金毛如约而至。

    在许伟演示一番过后,大金毛开始发布新的任务。

    许伟发现,大金毛一改往日放养式的教学,针对自己薄弱项开始了特训。

    许伟这时才明白大金毛为何称呼自己为“学习小帮手”。

    ……

    在金毛的特训下,许伟忘记了时间,好处就是对计算机应用这门学科的掌握飞快提升。

    直到一天夜里。

    “明天就会发布你考试的题目,今晚睡个好觉。”说完,大金毛调转身躯,背对许伟消失在屏幕前。

    等到大金毛消失,电脑也恢复到6个月前的状态。

    许伟长吁一口气,推动桌子,椅子向后滑行。

    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脊椎骨发出一连串噼里啪啦的声响。

    是变龙,一飞冲天,还是成虫,继续默默无声,度过这一生就看明天的考试了。

    一夜,许伟心情复杂,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第二天,当许伟洗漱完毕,做到电脑前的时候,桌面右下角跳出一个弹窗。

    “一个月的时间,获得一千枚以上的特比币。”

    特币,这几年在币圈里炒得沸沸扬扬。

    许伟虽不了解,但这三个字也听到无数次。

    摆在许伟面前两条路。

    一条自己挖,但这不行,不合规矩。

    第二条,自己买,这更不切实际,这需要几千万,还是美金。

    不过,考试题目已经下发,许伟必须想办法完成。

    打开浏览器,输入特比币,许伟需要在万千新闻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如今的许伟不再是只会使用千度的电脑小白,两手并用,飞快操作,不一会儿,电脑上多了不少的图标。

    接着许伟将下载的文件拖进自制的软件里,开始等待。

    看着屏幕上的进度条,还剩2天零13个小时。

    将下载下来的软件转换成源代码,是最快了解一款软件的方式,同时也是个费时的事情,如果有更好的电脑,可以缩短所用时间。

    许伟摸了摸下巴,站起身来。

    来到厕所,点上一支“蚊香”后,许伟打开手机。

    看了看付宝,又看了看“小象”APP后,锁上手机屏后许伟开始想办法。

    “加在一起,也就小几万,应该够用了。”

    换好衣服,拿着手机和钥匙,许伟出门了。

    第一站目的地是水晶城商业街里一家维修电脑的小门面,这里许伟来过3次,一次修路由器,一次修电脑电源,还有一次还是修电脑电源,原因第一次没修好,跑了第二次。

    许伟记得店里有不少的废旧电脑,准备过来淘点能用的硬件回去自己组个设备。

    东摸西看,挑选了几个后,讨价还价,最终以2000的价格将东西带回家里。

    第二站是市区里的百脑汇。

    百脑汇,这栋楼十几年前相当的火爆。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许伟已经很多年没有去过。

    来的目的还是淘点宝贝。

    逛逛停停,等到出门,许伟手里多了个小推车。

    这次花费比较多,1万2,所买的设备并不是最新一代。毕竟最新的东西,含的智商税都比较高。

    回到家,将桌子上的饮料瓶收拾收拾,清理出一大块空间,按着设想,将所买的设备依次安放。

    想了想,又跑了一趟五金店,租借一把电镐,买了一些膨胀螺丝回来。

    许伟装备在墙上安装一个玻璃平台,放置显示器。

    要干大事了,一个显示器必定不够用。

    而原本设想放置显示器的地方已经摆满了其他设备,只能向上拓展。

    半年的计算机应用学习,许伟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加强很多,一下午的时间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完,只等网上购买的玻璃平台到手,即可开展一切工作。

    物流平台也不负所托,第二天的上午,电话就打到许伟手上,许伟下楼签收,回来的时候提着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纸箱。将纸箱打开,小心取出一整块玻璃,过了一会,玻璃平台顺利安装上。

    随后将3个显示器依次摆上,一上两下,一米长,三十厘米宽的玻璃平台正好够用。

    为了不影响翻译源代码,新买的设备暂时没有和原来的电脑连接,但是已经预留好接头。

    接下来,许伟开始研究特币的运行机制和原理。

    网络上有千千万万个网页,每个网页里又有很多人发表自己对特币的看法,但是大部分的内容都是重复的,看的许伟很头疼,不过许伟还是挑出不少有见解的人发表的文章。

    耐着性子,许伟一点点的浏览。

    一些想法在许伟脑海浮现。

    随着“叮”的一声,预示着整个翻译工作完成。

    许伟等了片刻后,将预留好的接头插上原本的电脑,随后重启所有设备,各个指示灯亮起绿光,代表所有设备都可以正常运行。

    特币整个程序的源代码随着这十几年的发展,也变得相当庞大。

    许伟一行行地看,花了一个星期总算搞明白整个软件的运行原理,初步搞定何谓“挖矿”,也算初步搞懂本中聪大佬的想法。

    整个软件的底层逻辑相当完美,而涉及到加密程序之时,以许伟现在的技术一时半会也搞不清楚。

    不过许伟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

    坚硬无比的钻石也怕火烧,加热到800度也会燃烧。

    一遍看不懂不行就二遍,二遍不行就三遍。

    极客就得耐得住寂寞。

    况且特币十几年的市场有过不少次暴跌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不用想,就是程序的漏洞。

    别人能发现,我也能发现,许伟这般告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