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网游竞技 » 我的篮球史 » 第八章 特训

第八章 特训

    虽然徐洛瑞要转学走了,但大家的情谊并不会断。

    期末考试刚结束,我们好多同学就相约一起去徐的家里做客玩。见到徐洛瑞的妈妈,才解开我当时的一个疑惑,为什么徐那么热篮球但却身高不够?原来是因为她妈妈,用现在的话形容可以叫“袖珍萝莉”。

    当时我们班的先发五虎都已经是一米七十多以上的个头了,其中徐最矮,将将达到一米七,看到他妈妈我们都是俯视着打招呼。回想起来,她身高应该最多一米五吧。

    当时的我还爆了一句尴尬的名言,对徐洛瑞评价她妈妈说:你妈怎么这么短?一旁所有人都大笑起来,徐也尴尬的回答:你这什么形容词啊。

    当然大家关系好,就当开玩笑过去了,也许没人发现其实是我的语文水平低下。

    如果再见到徐妈妈,我要先道个歉,修改我的评价说:阿姨,你真卡哇伊呢!

    在徐洛瑞家附近有所学校,大家原本商量想要安排打场告别球赛,本以为将来和徐一起打球的机会不再有了。不过其实我早就想到另一个主意。

    当时在暑假期间,上海有两项全民可以参加报名的体育赛事,《新民晚报》杯足球赛和“兰华”杯篮球赛。按照性别和年龄分组。

    “兰华”是当时国内的一个体育用品品牌,我们学校用的那种桔黄色橡胶材质篮球大多就是这个牌子。现在已经找不到这个牌子了。

    报名须知和报名表我已经是从报纸广告页面上裁下来的,此时拿出来给大家看,征求大家的意见。没想到在场的所有人都十分踊跃,赞同报名去参加比赛。

    于是我作为提议者,自然成为了这项自发参赛活动的领导人和组织者,并开始了联络和各项准备工作,包括预算、收费、采购队服、报名等等。

    其实最重要的目的我当时并没有跟大家明示,我想要通过这次参赛,来组织我们班的篮球队在暑假中进行集中和系统的训练,推动大家篮球水平的上升,以改变我们篮球弱班的面貌。

    我的号召得到了很多同学,甚至除了班级篮球队主力球员以外的人的积极响应,其实大家心里也都憋着一股气。

    已经读了三年的初中,我们班级一直在学习成绩上胜过其它所有班。

    其实也包括体育成绩在内,我们也是最优秀的,且不仅限于单科成绩,像男生必须参加的引体向上、1000米、短跑、跳绳等,连其他集体项目包括拔河等,我们都常年保持全年级第一。

    但唯独就是篮球这一个项目,被别的班碾压和鄙视了那么久。接下来的初三是最后一个学年和最后一个赛季,之后大家就要分道扬镳,这将是最后一次证明自己和为我们集体挣得荣誉的机会了。

    徐洛瑞也以H中学我们初二(1)班的名义报了名,虽然他就要转学,但在初二学年,他还是我们班级的一员,篮球队也不能缺少主力控卫球员。

    训练场地就是我们的H中学,利用要参加兰华杯比赛的由头,我先向体育组老师提出在暑假期间使用学校篮球场的请求。

    体育老师朱教练说不反对,但暑假期间理论上学校在除返校日以外不对学生开放,因此我的请求还需要得到至少是教导主任的特批。

    找教导主任沟通对我来说小菜一碟,全校教职员工包括校长什么的领导和我父亲关系都不错呢,好歹我父亲也是中层干部哇,职级和教导主任是一样的。

    其实不经过学校高层的批准,我每天只要让看门师傅给我开个门也能达成使用篮球场的目的。但既然是有正当理由,且召集了一批同学几乎每天到学校训练,还要使用校内设施,还是应该办个正规手续。

    在放暑假的前两天,我直接找到教导主任,说明了理由以后,主任非常客气也说不反对,但开这个特例还需要请示一下副校长。

    我说那我直接找校长问一下呗。凭借着资深教职员工子女的特殊身份,不出意外我获得一路绿灯。校长办公室出来我就回到教导主任那里当场拿到了批条,还盖上教导处红印。

    接下来的整个暑假,那张批条就压在门卫桌子的玻璃面板下。每天我和我的队友来学校,门卫直接放行。附近住的其他同学或者篮球爱好者,有时尝试想要进来都被挡在门外。

    偶尔有人质问门卫说为什么我们这些人可以进来打球,门卫大叔很牛逼哄哄的拿出教导处批文反问:你们有这个吗?

    九十年代的地球环境破坏应该没有现在严重吧,夏季厄尔尼诺现象还不明显,印象中没有太多高温天。但总体来说上海的夏天还是比较炎热的,尤其在白天大太阳底下。

    我们的训练基本放在早晨到上午的时间,住在学校附近的人八点左右就到了,也有坐公交车晚一点到的,基本九点以前集中完毕。

    然后按照校篮球队集训队的那些套路,几乎每天我们都会进行还算是正规的训练。

    上午十点太阳已经开始展示出火辣,地板也开始有点发烫。但那时候的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到热不可耐,汗出得多喝几口砂滤水,累了就一边树荫下歇一会,然后立即又会投入训练中。

    大家的热情比夏天的阳光还要炙热。

    还有现在深有体会的一句话,少年不知愁滋味。少年时候的我们,每一天都全身都充满着能量,前一天再累再苦,晚上睡一觉起来,第二天依然精神充沛。

    包括我还有其他几名积极分子,在下午回家稍微休息以后,在下午和傍晚太阳稍稍减弱威力的时候,还会加练,哪怕只是投投篮,也要把当天的精力尽量消耗完。

    这样的训练持续了大约两周,然后进入了兰华杯比赛阶段,小组赛一共四场,持续两周。

    比赛全部安排在非常漂亮的室内木地板场地。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木地板和室内环境里比赛,篮板也不是木质的,而是那种透明的有机玻璃。比赛用球是兰华牌的皮质或者应该是人造革质的篮球。

    硬件设施条件是上了档次,但我们并不太适应。因为平时的训练已经让我们习惯了室外更明亮的环境,此外木头地板和水泥板以及不同材质的篮球在运球时的反弹手感也有很大区别。

    还有感觉室内整个场地要比室外的更宽大,篮板似乎也更高一些。

    总之各种不习惯吧。比赛具体情况我也不太记得了,四场比赛我们两胜两负。

    虽然我们在H中学初二年级生垫底球队,但毕竟H中学作为传统篮球学校的整体水平还是摆在那里,再加上我们两周的特训,在技战术配合和体能方面,多少还是取得一些成效的。

    兰华杯的比赛结果我们并不看重,没有出线进入第二阶段比赛也属于预料之内。但能取得两场的胜利,让整支队伍收获了极其重要的自信心。

    另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暑假的特训,大家伙的个人球技和球队的整体配合都在进步。配合这段时间男孩子们的身体发育,我们自己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球。

    拿我自己来说,已经可以完成标准的跳投动作,这对核心肌肉力量与身体协调性都有不小的要求。其他人,包括以前的替补球员都在明显进步。

    兰华杯结束以后,到8月份天气更热了。大家的集训热情和频次有所减弱,隔几天才会有一部分还会来学校动一动球,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坚持一周多训,包括我、黄罗赞、范努力。

    范努力之前并不是我们球队的主力,但随着徐洛瑞的转学,我们必须要在原来的替补中找到一个人能顶上来。

    虽然范的身体条件和球技并没有达到徐的水准,但矮子里挑高个儿,朝剩下的球员放眼望去,也只有他还算合格,关键他打球态度很好,一直驱动着自己瘦弱的身板去拼命的努力,因此让他进入首发名单也顺理成章。

    这样我们就组成了新的先发五虎阵容,一号位由范努力顶替徐洛瑞,其他位置保持不变。

    但这个阵容并没有稳定的维持到初三学期,最后的那个赛季正式开打前,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们班有一个原本从没参加过篮球运动的同学忽然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