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断明 » 第十二章 再遇张秉汉

第十二章 再遇张秉汉

    张秉汉迷迷糊糊的睁开眼,观察了一下周围,他这一动不要紧,连带着身体一起动:

    嘶~

    张秉汉倒吸了一口凉气,身体发出了传出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瞬间额头上出现一片细密的汗珠:

    坐在一旁的老猎人听到了动静,走进来查看,躺在床上的张秉汉。

    “这里是牛头岭,当时看你还有一口气儿,就把你从河边捡了回来,你先别动,你身上的伤很重,先躺下休息休息。”

    “多谢老丈,老丈这牛头岭所在何处?”

    “这牛头岭在莱山边上”

    “咱们这儿离县城也不算太远,有个几十里地的功夫就到了,骑马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到也不用和老头子这么客气,像你这种人,我见的多了。”

    张秉汉听完老猎人的话,心里咯噔一下,他并不知道后面的那帮杀手有没有跟上来,也不方便在这里停留太久,便又开始朝老猎人问道:

    “老丈,我睡了多久?”

    “不多,也就三个时辰。”张秉汉一听三个时辰,想着那群人早就应该跟过来了,应该是顾及着此地人多眼杂,不方便出手,若等他们下了决心,那这里的人恐怕都难逃毒手:这时又听到老猎人说着:

    “我已经给你敷完了药,本来以为你挺不过去了,没想到在阎王爷那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老人家,我不能在这里待太久,否则会给你们带来麻烦。”张秉汉说完,便要起身:

    “你现在伤势这么重,也走不了多远。”

    “不碍事的,老丈你这里可有马匹?”

    “有是有,但你现在也没法骑马呀”老猎人一脸为难的看着张秉汉:

    张秉汉从脖子上摘下一块玉佩,递给老猎人:

    “老人家,这是我的家传玉佩,应该能抵的上一匹马,我将这玉佩给您作为抵押之物。”

    老猎人伸手将玉佩拿在手里,入手的那一刹,宛如羊脂般的细腻感传入手中,便知道这块玉佩价值不菲:

    “既然你非要如此,那便将这块玉佩作为抵押之物,待日后你回来再将此物归还于你。”

    老猎人也不墨迹,收起玉佩,然后进了厨房,拿了几块肉干和一个小包裹交给张秉汉道:

    “这肉干留着你路上吃,小包裹里有解毒的药草,和一点我自己配的药粉,要是遇到了危险,可以将这个撒出去,能解一时之困。”

    张秉汉看着老猎人做完这一切,深深的点了点头:

    “大恩不言谢,日后必有报答。”

    张秉汉拖着受伤的身体,跟老猎人出来,上了一匹马,背着小包裹和一小袋肉干,朝着老猎人抱了抱拳:

    “日后有缘再见。”

    正当张秉汉骑马要离开时,老猎人张口喊道:

    “柴刀别忘了拿,当时我看你紧紧的攥着这把柴刀,也一并拿了回来,正好也做防身之用,还有刚才你昏迷的时候,我出去溜了一圈,远处树上有人在盯着,别从村寨门口那条道出去了,走后面那条小道,避开那帮盯梢的人,你得从山后绕一圈,因为那条小道不通山脚下的官道。”

    张秉汉点了点头,接过柴刀,别在腰后,打马朝着村后的那条小道离去:

    藏在远处树上的两个人,相互对望了一眼:察觉到事情不妙,转身朝着山下跑去:两条腿咋也比不上四条腿,张秉汉骑着马,二人一看追不上,从腰间掏出了一个像鞭炮模样的筒子,插在地上,用火折子将其点燃:

    咻~啪

    一朵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正值傍晚,这朵红色的烟花打在天上,如鲜血般殷红:

    在山脚下,一顶用干草搭起的小草棚中,看着是像给过路的行商歇脚用的,此刻里面坐满了人,当烟花在天空炸响的那一刻,里面的人抬头望着天空:

    “准备准备,该动手了。”坐在中间的一人开口道:

    “红云大人,先生说了,要等紫云使和白云使过来一起动手。”一旁的黑衣人开口劝着:

    “废话,我还不知道要等他们一起过来再行动,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信号如今已经打出来了,在等他们,黄花菜都凉了。”

    当众人从小草棚走出来,摆好了架势,掏出弩机上好了弦,躲在四周等着张秉汉从山拐角处出来,自投罗网,但等了半天也没见人影:

    “怎么搞的?半天了都不见动静。”红云使蹲在小草棚后念叨着:

    “红云大人,会不会朝着另一边的小道跑了?”一旁的黑衣人再次说着:

    “小道那边,那几个人能挡得住吗?”

    “放心吧,大人,老六那帮人还是靠得住的。”

    红云使点了点头,

    “留几个人,沿着道往前追,沿途看看有没有藏身的地方。一有情况发信号。剩下的几个人跟着我去小道那边拦截。”

    红云使说完,便朝着山后的小道奔去,剩下的众人中留了五人,沿道路两侧开始向前摸查:

    张秉汉骑着马,上下颠簸,身体有些吃不消,一阵的剧烈咳嗽:

    当快要到山脚下的时候,从道路两侧的树后边冲出五人,端着弩机,对着张秉汉就是五支弩箭:

    张秉汉毕竟当了这么多年山匪,马术还是可以的,马术要是不行的话早被官府缉拿了,还能让他猖狂到今天,看着飞来的五支弩箭,几个躲闪,将五支弩箭闪避开:

    冲出来的五人是想要抓活口,不想伤了张秉汉的性命,都没有对着要害射去:

    “对着马射箭,这次一定不能再让他跑了。”冲出来为首的那人对着手底下人喊道:

    众人也不接茬,停在路边开始装弩箭,手法极其娴熟,不需片刻,又是五支弩箭射出:

    这一次,张秉汉没有那么幸运,一只射在了马匹的屁股上,一只射在了张秉汉的大腿上:

    马匹一声嘶鸣,开始失控,张秉汉死死的抱着马的脖子,不让自己摔下马来,马匹的速度很快,当五人继续要装弩箭的时候,马匹从他们包围的空隙间穿了过去,毕竟才只有五个人,包围的不是那么严密:

    马匹开始撒足狂奔,带起了一阵的烟尘:

    “他娘的,又让他给跑了,一帮废物。一会儿该怎么向红云使交代。”为首那人爆了句粗口,恨恨的朝着周围的四人骂着:

    过了几刻钟,红云使带领着手下姗姗来迟,看到了站在树边的一人,开口便问道:

    “怎么就你一个,剩下的几个人呢?还有刚才跑出来的那个人呢?”

    “红云大人,那人骑了一匹快马,我们人手太少,拦不住,六当家的带着剩下的人追上去了。”

    “这不怪你们,确实是人手太少了,这次是我失算了,本来以为他是从大道出来,在小路上少留了人手。”

    “六当家的朝哪个方向去了?”

    “那人骑着马朝着南面去了。六当家也跟着去了。”

    “追”:

    ……

    早晨再与李婶子分开后,本就不大的小村子,在李婶的大嗓门下,开始鸡飞狗跳起来:

    下午,张老头的小院里挤满了人,男男女女的还有不少小孩子,郭云泽被人群包围在中间,你一言我一语,耳朵被吵得嗡嗡的,根本听不清在说些什么:

    “好啦,一个一个说。”老张头也被人群吵得厉害,大声吼道:

    人群逐渐安静,声音慢慢小了下来,郭云泽松了口气:

    “诸位,请听我说一句,孩子上学是好事,没有必要这样子,我教两个孩子和教一群孩子是一样的。”郭云泽缓了两口气,对着人群说道:

    “这样吧,咱们一起动手,在咱们村子里支一间小草屋,经常让孩子来这里学点字,和张家两个孩子一样,只要孩子们愿意,不论男女都可以来学。”

    众人听完郭云泽说的话,都是有些不敢置信,因为读书人傲气很高,不可能像郭云泽这样,这么随便的收学生,但反应过来的众人就是满脸的欣喜,听郭云泽这话就是同意了,收他们的孩子当学生:

    “以前咱们都叫小郭,是小先生这回还真成先生了。”

    “大婶子,你又乱说,人家本来就是先生,如果不是先生能收咱家孩子吗。”

    “是是是,瞅我这张嘴,一天天的净说错话。”

    “大婶子,你也别说你那张嘴了,要不是你那张嘴在村里嚷嚷着,我们哪能知道小先生收学生啊。”

    周围的几个村民也跟大婶子凑趣着:

    “去去去,多大个人了,还跟你大婶子我凑趣,讨打。”大婶子说完就要动手抓那人的脸:

    那人向着人后躲去,嘴里还说着:“不敢了”

    边上的众人哈哈大笑:也不拦着,就看着那大婶子追着那人满院子跑:

    郭云泽在一旁也是哭笑不得的看着这一幕:

    收学生的事,随着大婶子和那村民的打闹中结束了,众人从张老头的小院离去,都说要回去,准备明天的束脩礼:

    天色已经渐渐的暗了下来,天边挂上了一抹暗红,风轻轻的从地面上扫过,也吹动了树上的绿叶,传出沙沙的响声:

    吁~

    张秉汉将马勒停,已经跑了一天一夜了,胯下的马匹也快脱力了,再这么跑,这马就废了。

    身上的伤口早就已经撕裂,开始冒出殷红的鲜血,看着眼前的三岔路口,又转头看了看后边,没有人追上来:这才松了一口气:

    张秉汉想了想,跳下马来,将马牵到右边的道路上,将包裹取下,用手狠狠的拍了马屁股上的伤口,马匹嘶鸣一声,朝着道路急奔而去,卷起一片尘土:

    而张秉汉一瘸一拐的朝着左侧的小路走去:

    郭云泽和张老头一起吃过晚饭,还是和往常一样,走到村头的大柳树下,一帮孩子上来围着郭云泽,让给他们讲故事,坐在周围的村民也安静下来,等着郭云泽开口:郭云泽也不墨迹,开始给他们讲着故事: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郭云泽说的口干舌燥,拿起了放在一旁的大茶碗,咕咚咕咚的连干了几口:

    “时间也不早了,明天不用干活啊?都回去睡吧,还有明天,咱们凑凑坐桌好席面,小郭收了咱们村的孩子做学生,咱们得表示表示,以免让外人说咱们不懂礼数:”

    “他张叔,你就放心吧,咱不能让外人说闲话。”

    “就这么定了,明天给孩子们好好拾掇拾掇。”

    众人应了一声,都回家去了,准备明天的拜师宴:

    郭云泽拉着两个孩子跟着老张头转身也回了家,老张头那两个儿子在这里待了两天就回去了,还要回衙门当差,孩子则留下跟郭云泽学习:

    寅时初刻,天上的月光照在大地上,闪耀出银色的光芒,张秉汉远远的看到了小窑村。村子里一片漆黑,显然,人都睡下了:张秉汉也不管那些,拖着自己受伤的身体,一点一点的朝着小窑村挪去:

    在小窑村住的这段时间里,也摸清楚了村子周围的情况,对周边也非常的熟悉,很快就摸到了张老头的院外:

    老张头和孩子们早早的就已经睡下了,唯独郭云泽没有睡下,他要在明日之前写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计划:

    张秉汉蹑手蹑脚的靠近院墙,用手扒住院墙,一个用劲,便翻过了院墙,双脚落地时没发出一点声音,落地后看到屋子里还亮着灯,忽闪忽闪的:

    张秉汉知道那是郭云泽的房间,一点点的靠近,等到了门外,轻轻的叩了一下房门,发出了咚的一声:

    郭云泽由于写的太认真,并没有听见声音,要把自己在幼儿园小学时候所学的东西写出来,还是挺难的,毕竟过去这么长时间了:

    门外的张秉汉将耳朵贴在房门上,并没有听到有脚步的声音,抬起手又叩了一下房门:

    屋里的郭云泽听到了叩门声,声音较轻以为是小猫在撞门,并没有搭理,又是咚咚两声叩门响:这时,郭云泽才察觉有些不对:

    伸手将放在背包一侧的工兵铲解了下来,拿在手里,熄灭了烛台里的蜡烛,渐渐的贴近了房门:

    张秉汉在门外看到了屋里的蜡烛灭了,知道到屋里人起了警觉,便开口轻轻的说道:

    “是我,张秉汉”

    屋里也传来一声,并没有急着开门:

    “你不是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我自从那日出门之后,又被人追杀,我回来取点东西,取完立刻就走。”

    郭云泽听着张秉汉说话虚弱,有气无力的不像作假,打开了屋门,但手里还握着工兵铲,一有不妙立刻将工兵铲砸出去:

    吱~呀一声

    也不知道这屋门多久没有上油了:这时的郭云泽还不忘吐槽一下:

    屋门打开后,透过月光看到了站在眼前的张秉汉,身上被鲜血浸透的衣服:

    郭云泽将张秉汉让进屋子,看着浑身是血的张秉汉:也是暗自摇头:

    “你要找什么东西?我给你去拿,拿完了你就走吧。”

    “一封信。”

    “你果然是来找那封信的”郭云泽看着张秉汉的眼睛:

    “你看了?”张秉汉反问道:

    “打扫屋子时,无意间翻出来的,连个封皮都没有,你管这叫信?就一张折起来的纸,我想不看都难。”

    “你都知道了。”

    “是的。”

    “既然这样了,我也就不瞒你了,当初我和我的弟兄们被人追杀,就是因为这封信。”

    “我早就应该想到了,你不是个普通人,更不是一个山贼。”郭云泽看着张秉汉: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今我落到这步田地,只想把那封信送出去,后面的我就不想再管了。”张秉汉坐在板凳上继续说着:

    “我之前和你说的事儿,半真半假吧,我确实有妻儿,但老父老母早已逝世,而那一套被乡绅看上田地打死父母的戏码,也是为了骗你给我治伤。博取同情才说的。”张秉汉虚弱的坐在凳子上,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滑落:

    “我这次来只想拿完东西就走,不想再和村子里的人有太多的交集,也不想连累太多人。”

    郭云泽心中一阵妈买批,你不想连累别人,就想连累我:

    “如今时间不多了,我留下的把戏应该很快就会被识破,那帮人很快就会跟过来。到时候谁都跑不了。”

    “我日,你不早说。”郭云泽难得爆了一句粗口,赶忙从一边的小箱子里拿出了那张信纸:

    “给你,快走吧。”

    “我已经跑不动了,我想拜托你一件事,可以吗?”

    “你别和我说要我照顾你的妻儿,要照顾你自己照顾去。”

    张秉汉咧开嘴角一笑:郭云泽看着这副笑容:

    “喂,你不是说真的吧?”

    张秉汉此时的意识逐渐开始模糊,嘴中断断续续的说着:

    “我的妻儿在双鸭山上,出村口一直往南走,离此有个几十里,替我将他们带出来,我和我弟兄们当时打劫了那帮送银子的人,将银子藏在了山后的山洞里,里面有三千两白银,就当是我给你的报酬吧。”

    张秉汉说完,头一歪就昏了过去:

    郭云泽赶忙上前摸了摸脖子上的脉搏,松了口气,还没死,只是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