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乘风驭宇 » 第一章 御北王

第一章 御北王

    夜色笼罩着大地,不时地几声鸟鸣刺破天际。房内,沈承笙静静的躺在床上,烛火丝丝跳动着,照耀在那稚嫩的脸庞上。

    忽然,沈承笙的头顶雾气凸显,雾脸缓缓凝聚而成,一双眼眸静静的看着床上熟睡中的少年,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意。

    黑雾缭绕,环绕着沈承笙的额头两侧。沈承笙似乎略有痛苦,面色略显苍白。

    “我这是在哪?”沈承笙轻摇着脑袋,望向四周。

    眼前正红朱漆的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四个大字——御北王府。

    “御北王府…御北王府?!”沈承笙呆呆的望着那块匾额,眼中顿时泪流如柱。

    “圣旨到!”

    突然,一道尖锐的刺耳声响起。沈承笙的身后,数名黑衣男子带着一群执戟士兵,快步向着王府而来。

    仿佛未看到沈承笙一般,直接从他的身体中穿过,直入北王府。

    沈承笙愣愣的看着眼前的一幕,突然疾步追了上去,试图想拦住那些人。

    但却发现毫无作用,自己就像不存在一般,被人群穿体而过。

    王府厅前,众执戟士兵悍然而立,几名黑衣人中走出一名黑衣男子,缓步入厅。

    黑衣男子轻身拱礼后,直起腰身,手拿龙纹圣旨,看着厅堂之上所坐男子,赫然出声道。

    “御北王接旨!”

    厅堂之上,只见一中年男子,静静的坐立于厅上。

    只见那男子身着龙袍,龙袍之上,赫然绣有九龙,九龙皆为五爪金龙,但衣袍下摆,绣有“海水江涯”,长袍领口袖口都镶绣着银丝边流云纹的滚边,腰间束着一条青色祥云宽边锦带,正是御北王!

    一张如刀刻出来刚棱冷硬的容颜,这是一张完全北方的脸,威猛、有力、目光如炬,浑身蓄满爆发力。

    沈承笙满目泪珠的望着厅堂所坐之人,一时竟失了声,目光紧紧地盯着御北王。唇瓣颤抖着,手掌尽不自主的缓缓抽动着。

    黑衣男见御北王端坐其上并无动静,再次出声念道。

    “圣旨到!御北王接旨!”

    厅堂上,御北王轻抬衣袖,端起桌上的青瓷茶碗,轻轻用茶盖拨弄了几下茶水。眼神轻抬,望向堂下之人,面色不变。

    “念。”冷漠淡然的话语,回荡在大厅之上。

    黑衣男子身子微微颤抖了一下,他知道自己再不念,眼前的男人就不会再给自己念的机会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黑衣男缓缓摊开龙纹圣旨,逐字逐句的念道。

    “说重点。”御北王轻抿一口茶水,出言打断。

    “陛下有令,命御北王速归帝都,与朕商讨征北事宜,不可拖延,即刻回都。”

    黑衣男念完后,缓缓收起圣旨,满背冷汗。眼前的男子,可是传说中的离火杀神,御北王。

    整个离火东土的守护神般存在,帝国皇帝的亲弟弟,民间俗称****沈林。

    据说沈林自镇守北疆以来,大大小小击退北蛮入侵四十余次,带兵屠戮蛮人三十万,直杀的北蛮后退七百里,十年不敢入南关,人称沈万屠。

    世人称之:御北王,沈万屠,镇守北疆二十年,不叫北蛮食南烟。

    此时的沈林,端坐于厅上,轻端着茶水,面色毫无波澜。

    “你可以回去复命了。”淡淡的话语从沈林的口中说出,却让厅下之人,湿透了背脊。

    “陛下有命…要御北王即刻与我等回都,不可拖延…”黑衣人低着头,颤颤巍巍的解释着。

    “我说,你可以回去复命了。”沈林茶杯轻放于旁,目光如炬。

    “…陛下还有一封密信,命我交于御北王。”黑衣人突然跪倒于地,双手呈出一封密信。

    只见御北王手掌呈爪,蓦然之间,密信飞驰而来,已然吸入掌心。

    御北王沈林扫视着信中的文字,看到一半,火光闪烁,整封密信已然化为掌中灰烬。面色不见丝毫波澜,淡淡的说道。

    “待到正午之后,再行出发。”

    “可是陛下之令…”

    “这里是北疆,是御北王府,不是他帝都城。”沈林轻挥袍袖,不再多言,只留黑衣人站留原地,转身便入了内府。

    沈承笙目里含泪,亦步亦趋的跟上了那具身影。

    内院之内,沈林正静静的站于书房窗前,目光远眺着南方,身后站着一大一小两名少年。

    沈承笙于门口静望着,手掌不自主的颤抖着。

    少年年长者约莫十五岁,一袭白衣,身形挺拔,目光如炬的望向面前的男子,剑眉星目之间,尽显忧愁。

    年少者,正是沈承笙的缩小模子一般,约莫九岁。一袭白衣胜雪,一双桃花眼,狭长的眼眸似潺潺春水,温润得如沐春风,嘴角微微勾起,尽显得少年的风流无拘。

    二人正是御北王二子,长子沈应祥,次子沈君玉。

    沈林背手转身,看着眼前的二子,目光温润。

    “爹要回帝都一趟,王府之事皆由应祥你来处理,军营之事,我会交与高宠行使。”

    “父亲…此时回都为哪番?”沈应祥一脸忧愁的出言询道。

    “陛下有令,商讨御北之事。”沈林语气平淡的说着。

    “以往御北,不曾见帝都来援一兵一卒,此刻北蛮举国来袭,正是危急之时,却招父亲入都,为何意?”沈君玉眉头微蹙,出言说道。

    “父亲,二弟此言有理,孩儿恐其中有问题,望父亲三思。”沈应祥拱手说道。

    “行了,你二人莫要推测了,此番入都,只为商讨御北事宜,不必惊慌。”沈林面色平淡。

    “而且,你们的娘还在都城养病,传来消息说并无大碍了,这次我去将她接回来。”

    二子闻言,面色欣喜。三月之前,御北王妃忽生怪疾,北疆不可治,直至病入膏肓。半月后,闻帝都仙医堂可治此病。

    自此去帝都,养病至此。

    “你二人在家,爹去把你们的娘接回来。”沈林手掌轻抚二子肩膀,眼中满是柔情。

    “孩儿遵命。”二子应允。

    片刻之后,二子出书房离去。

    沈承笙呆望着那具身影窗前略显孤寂的身影,默默地闭上双眸。

    他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他发现自己回到了这个令自己朝思暮想的地方时,却依旧什么也做不了。

    当年亦是如此。

    十一道圣令,招御北王入都。

    然正值北蛮大举入侵,分身乏术,于是御北王连拒帝都十一道圣令。

    最终,帝都那位派遣黑衣卫携带第十二道圣令以及一封密信,招得御北王回都。

    沈承笙依旧记得那天,父亲回都时那副面容。

    那自己心中战神般的父亲,民众口中的杀神沈林,第一次回首留恋般的望着兄弟二人的眼神,随即目色如剑,驾马归都。

    那一去,便是天翻地覆。

    五日之后,北蛮举兵来袭,势要破关入北疆。

    北疆三十万士兵誓死抵抗,然北蛮举倾国之兵号称百万来袭,更有八级元素师助阵,一时间,北疆伤亡惨重。

    御北王手下第三大将张居先,八百里加急帝都求援,更使秘卫传信于御北王。

    三日后,帝都信来。

    御北王沈林,勾结北蛮,图谋造反,证据确凿,关押入狱。

    御北王之妻及其女眷,尽数充入军中为妓,御北王妃不甘受辱,自缢于仙医堂。

    命北疆士兵即刻退兵入安南关,交于安南关守卫,违令者皆视为同党叛军,不可入离火东土。

    御北王二子,沈应祥、沈君玉,即刻捉拿归案。

    消息传来,北疆哀声遍野。万民皆呼御北王冤,三十万兵众皆不受此令。

    一时间,南关紧锁,北蛮告急。

    三十万北疆好男儿,皆身披素缟御北蛮。

    前有百万蛮兵,后无退舍援军,鏖战二十八日。

    沈林手下四大将。可怜毒剑张居先,求见帝君不可得,帝都城下,自刎以死为沈林表忠心。

    金锤严规圆,身率八万铁甲兵两万元素师,死守北疆第一关——金门关。

    十万兵众,死守蛮兵十三日,无一退却,全军亡于金门关。

    守将严规圆,身中北蛮十五箭,死战不退,力竭气绝,亡于金门关上。

    雷将狄惊云,率领七万铁骑兵,多次侧面突杀,冲破北蛮冰龙阵,击杀数万北蛮兵。

    误入陷阱,深陷敌阵,七万铁骑兵冲杀不出,死战,七万铁骑,葬身敌阵。

    狄惊云,深陷敌军,以命博之,可怜亡于蛮兵铁骑下,马踏尸身碾作泥。

    枪将高宠,人称北疆第一枪,率领残兵,死守御北城。满城缟素,死战不退。城破,于城战之中,枪挑北蛮第一将。

    乱箭之下,死于御北王府前,身死,尸身立于御北王府前不倒。

    二十八日死战,北疆男儿三十万,诛杀蛮兵五十万。至此,北疆告破。

    北蛮入驻离火东土北疆,与离火东土,划地而居,虎视眈眈。然北疆一战,北蛮元气大伤,至此离火东土与朔风北疆,以安南关为界。

    御北王二子,行踪不知,帝都发令,即刻追捕。

    ……

    沈承笙眼神紧闭,手掌紧紧握拳,两行清泪顺着脸颊轻滑而下。

    睁眼望去,景色一改,置身于一破旧老宅中。

    眼前四人正默默不语,两少年共坐于篝火旁,一老一少,恭敬的立于身旁。

    正是沈应祥沈君玉两兄弟,老者乃是御北王手下贴身侍卫之一,七等武者。另一少年,乃是沈君玉自幼被其父选中的书童侍卫,因服用药物,小小年纪,已是五等武者。

    此时四人,静坐不语,唯有篝火照耀着四人无神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