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不平宗义散文篇 » 身处黑夜之中的引路人

身处黑夜之中的引路人

    我开始去掉“我”,因为我知道,在这个新纪元里,“我”已经过时了,或者,它开始狭隘了。

    我将无“我”,这是一个新纪元,新时代的大门将为你们而敞开。

    无数个日夜兼程,无数个日夜挑灯,无数个日夜风雨里,微光在笔端闪现,那是思维的灵魂,是我们的永生。

    引路人,他是不需要出现在光明之中的,就像创造者永远不会完全出现在作品之中一样,身处黑夜中,用一抹微光,来唤醒光明。

    引路人本身是不需要具备表现力的,他或者她的所有表现力全全寄托在了作品之中,那是他或者她的全部精神力。出众,本身是一件难事,而只要找对了方法,出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思维的微光,是需要某种代价来偿还的,实际上,每一部经典的作品,都是每一个创作者灵魂力的寄托,而引路人便是在精神的战场上浴血奋战的人,引路人是伟大的,他们是自身自愿置身于黑暗中,就为了唤醒人间的一点微光,比如孔子“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但是实际上的孔子是灰头土脸的周游列国,虽然网上现在风传什么范马孔子,认为范马孔子可能才是孔子的正版,对于这一点,我不否认,文学本身就是一门饱受争议的学问,无可置否。

    关于孔子,究竟是李零《丧家狗》中的孔子,还是现在流行的范马孔子,这还有待考证,但孔子确确实实是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引路人,我们都浸润在他的微光中,但是他自身是身处黑夜里的。

    黑夜?你可能会有疑问,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怎么可能身处黑夜?

    是的,孔子是身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这一点是不错的,但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更身处黑夜之中。

    首先,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动荡、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所到之处都是黑暗,没落贵族甚至找不到出路,“苛政猛于虎”便是典型案例。

    其次,孔子自身是贵族,但是却是没落的旧贵族,新贵取代旧贵,这种变革时期对旧贵的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的伤害都是残忍的。

    也就是说,从这两点分析,可以看出孔子作为一个人类文明的引路人,实际上是生活在黑夜之中的。

    而孔子作为黑夜中的引路人,他其实只是诸多引路人中的代表,我知道,而且相信你也知道,引路人不都是身处在黑夜之中的,但是黑夜会造就富有传奇性的引路人,孔子、司马迁、苏格拉底、释迦摩尼等人都是从时代黑夜以及自身困境中走出来的引路人。

    而我们便是从这些引路人身上汲取养料,才得以有文明、进步、法度、国家……

    身处黑夜之中,才更能醒悟微光存在的意义,他们,这些黑夜中的引路人,是独自品尝了困境的苦果之后,才让后人知晓,生存的微光,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