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不平宗义散文篇 » 每当下雨时,我知道你又哭了

每当下雨时,我知道你又哭了

    我过去以为所有的“我”都是自私的,都是我,那不就是“自我中心”吗?如果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那不是自私吗?

    “我”存在,可能“我”并不伟大,但“我”不自私。抛弃“我”,世界将可能迎来一个新纪元,可是“我”都没有了,个人人生的意义又将在哪里呢?

    双缝干涉实验告诉我们,光放在空气中,它可以通过双缝,这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通过水中的双缝,又可以形成水波纹,这说明光兼具波纹性。

    于是乎,我们得到一个结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取决于你怎么去看这个世界,你可以通过方框,把世界看成方的,也可以通过彩色玻璃球将世界看成五彩斑斓的,于是乎,世界不再是哲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与心理学中的“自我中心”与“开发世界”的概念了,而是选择现实,也即每个人自己选择的世界。

    这便是“包容”建立起来的世界体系,而这一“包容”原则又不是简单的。“包容”的世界中,它承认了每一种可能性,包括战争、犯罪的可能性,虽然这些都是人们普遍认为是恶的事情。

    因为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我们理解不了一个“杀人犯”的思维,是什么让“杀人犯”能杀人如麻?我们不得而知,可能只有神知道吧,虽然目前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一种道德感机制,杀人犯能杀人如麻,是因为突破了道德感机制,也就是说,本质上来讲,一个“杀人犯”的大脑就和普通人不一样,或许他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才,可是你会愿意成为这样的天才吗?

    我想,你也会回答不会。

    我知道,你可能会说,“未经他人恶,莫劝他人善”。是的,我并没有打算劝你行善,我只希望你不做恶事,就够了。“日行一善”是强人所难的,毕竟人类的动物本能就是“为生存不择手段”。这是可以理解的,因而,我并没有打算劝你“行善”。劝人“行善”,那是大圣人该做的事,我只能跟你说,“你不做坏事就好了。”

    毕竟不是所有安全隐患都是偶然,因为我清楚,当一个安全防护措施出现,它本质上意味着一种犯罪手段的出现。

    为什么要防火、防爆?因为火和炸弹的出现,我们所提防的东西都是能够夺取我们性命的东西,这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不变的规律。

    也就是说,所有被禁止的东西,基本都具有毁灭某个人类个体甚至全人类的效用和能力。

    不是非要你做好事,劝你行善,只是为了让你不做恶事,就够了,也提醒你,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你要学会爱惜他人的生命。世界是这样的,当你把别人的生命当儿戏时,你自己的生命会受到同等或者更离谱地对待,而这是你我都不愿意看到的。

    我知道每到天要下雨的时候,你就会落泪,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超能力,也不是神,但是我又清楚,你掉眼泪了,又忍不住想安慰一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