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不平宗义散文篇 » 有一天,读书也会被视为有罪

有一天,读书也会被视为有罪

    纸质书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不再需要纸质书了,现在信息来得很快,也很轻松,比以前要方便了不止一倍,甚至百倍,现在我们压根就可以不要纸质书了,所有可以实现的东西都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完成。

    不过有一点很奇怪,国人骨子里就是有一种“读书崇拜”,说白了,谁读得书多,谁就厉害。于是乎,国人把读书当成一种炫耀,或者“我可能不看书,但我一定要把书摆满柜台”。

    这种异质化读书方式,逐渐使得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长期地中国发展史中,“能否读书”某种意义上一直是作为区分阶层的标志存在的,于是乎,便出现了问题,到了当代,国人发现,书已经普及了,说白了,大家都能读书了,于是他们觉得“将完了,大家都会读书了,将不只有拼谁读的书多吗?”

    于是乎,你开始买了一堆书,又一堆书,并认为只要读的书比别人多,那么自己就有价值,因为这样能让自己看起来比别人更牛,当然,也只是看起来而已。

    实际上是怎么样的,这个真不晓得,这种读书,对于研究确实有益处,但是如果对于生活,则百害而无一利。

    因为本质上来讲,在这个过程中,读书的态度,或者读书的价值观产生了异化,“书不分好坏去读,什么都接受,什么都看,于是也便什么都比。”

    换言之,主要是中间对待“读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于是乎,你开始不能容忍别人看书了,或者你开始喜欢别人甚至不带书,只要书不出现在眼前,心里便要觉得舒服不少。

    不过,也并不奇怪,因为“书籍”也是作为一种商品存在的,也难怪看到书,你会心烦,虽然我也很讨厌“书”,毕竟“书”又不能给我什么,相反它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其实看多了,还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如果是搞研究,那另当别论,只是,如果是单纯就“书”进行评价,“书”本身确实不能带给我们什么,相反,“书”越多,反而让我们越不自在,生活反而越不如意,反正我是挺讨厌摆“书”的,自从我意识到“书”占用了大量空间之后,本来没什么用的“废纸”,结果摆的位置比“人”还高一些,这让我觉得实在是有些无解。

    不过虽然是“纸张”,但还是有点儿用处的,毕竟这是一堆有“可观赏性价值”的废纸,因而我觉得图书馆的价值这里就体现了,毕竟我是不愿意把自己家“住人”的地方拿来堆这些纸张的,当然这里我不谈“收藏价值”或者其它价值,但是确实如此,理论上讲,我还是更愿意有个共同放书的地方,就把书都放在那里头,然后自成一种独特风景,那倒也不错。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觉得“书”是“废纸”,是不代表你的观念的,因为我知道,你心中,“书”可能是神圣的,我不用我的消极观点去触碰你的“禁地”。

    毕竟在这个大数据膨胀的时代,当然基于一种让大家都过得好的前提下,书应该被设置存放到一个公共阅读区,也就是图书馆。

    我觉得,住人的地方住人,住物的地方住物,各得其所,便也各自安好,也不会有什么好担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