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六道开辟辰星之主 » 第0001章卸甲城——《地利补遗经注》

第0001章卸甲城——《地利补遗经注》

    修罗界中央有一山鼎立天地,名曰脊山,脊山西南方向天机域西脊山脉卸甲城,此城位于西脊山脉南侧,是天机域通往天杀域的内关御敌关的后背之城。

    八岁的易鎏坐在学堂随大流一般背着《地利经》的节选:“天地之脊,西血池,东渊海,宇内六域,天府据东,尔有天梁,进取天机······”

    这是《地利经》的第一章,主要讲述了修罗大世界的基本历史和地理,天圆地方,中央有一座脊山鼎立天地,西高东低,西北方向的血池辐射范围对人族威胁极大,人族从脊山东南方向的天府域为起点,从东部渊海绕道东脊山脉,占据了脊山东北方的天梁域,以渊海为资粮,逐渐进取了脊山西南方向的天机天同天相三域。

    最后修建御敌关从西脊山脉中段攻入脊山西北方向,成立了七杀域,御敌关从七杀域成立以来就成了天机域内关,就连外关所在西脊山脉北侧的血刹关也距离对抗血池的前线甚远了,从修建御敌关开始的部分其实已经不算《地利经》第一章的范畴了,据说《地利经》共有三十六卷,讲述了本纪元近乎所有的地理与星辰图谱。

    至于为什么有三十六卷,大抵是因为修罗大世界历经众多纪元大劫而不破灭,虽然每次纪元大劫宇内生灵都死伤殆尽,但基本地理不会存在颠覆性的变化,也总有些东西流传下来,易鎏暗自私腹。

    按《天数经》的说法,原初大劫的前三十六纪元才基本上把修罗大世界近乎所有地理地貌录进《地利经》中,所以《地利经》共有三十六卷,十二卷谈地,二十四卷说天。

    易鎏看着桌面的三摞书,脑海中既视感强烈,脸上浮现一丝无奈,没想到穿越了修仙世界居然还要读书,读的书还不少,有《异兽学》《药植学》《灵根学》《灵兽学》《地利经》《天数经》《世家》《宗门》《百艺综述》共计九个科目,外加三个体育项目:服气、锻体、雅学。

    这就是修仙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吗?易鎏想到,从三岁识字,五岁开始逐渐涉及以上九个科目,到八岁正式开始修炼增加的三个体育项目让其现在还是有一些头皮发麻。

    “易屠!《地利经》第二十卷第八章讲得大意是什么?”

    《地利经》的原本价值千金,但作为世家而言,总会有几卷收藏,一般而言是越靠前的卷数普及率越高,至于缺失的部分一般而言大家都是以家族立足之城往后补,偶尔也会夹杂一下以前族地的相关信息。

    所以易家的《地利经》准确来说应该称为《地利补遗经注》,这是世家的常规操作,至于补了多少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原来是地理老师易阙又在日常抽问了,易鎏下意识看向易屠方向,反正这题他是不会,只能通过卷数与章数确定是讲的一座矿,更详细的就无能为力了,一般来说老师抽问就没指望过有人能轻易回答上来,不然他还教什么?

    果然,一个小胖墩手足无措的站起来,但还是恭谨的行了一礼,理直气壮的回答道:“易叔,应该是涉及到卸甲城我易家某矿产的具体地址、开采时间、剩余开采量,至于是什么矿我就不知道了。”

    易鎏目不斜视,正襟危坐,只是嘴角微微上扬,这小子要挨揍了!

    啪!啪!

    易阙一戒尺敲在易屠桌上,很重,巨大的声响让全学堂学员全体一抖,不由挺直了腰杆,又一戒尺敲在其手臂上,不算重但是也留下了痕迹。

    “知道我为什么打你吗?”易阙问道,凝视着易屠的双赢,手中攥着戒尺。

    “知道!”

    易阙没在发难,背过手向讲台走去,易鎏知道这是因为易屠在学堂之上直接叫叔,虽然大家都是亲戚,但是易家有明确规定学堂之上一律称“座师”无论血缘远近,这可能就是除九个科目外的属于易家的礼法吧,至于本身这个问题,只要举止有法,言语流畅,回答矿类,基本上就是过关的。

    本身世家子弟学《地利补遗经注》就没想过能让人全部背下来,按易鎏的理解之所以家家都参《地利补遗经注》无非就是为了将家族资产整理在案,至于真正的《地利经》还囊括地脉、灵脉流向,变换山河的法门,天然形成的相关阵法这些内容就不是寻常世家所能拥有的了。

    “不学好《地利经》,以后没有修炼天赋的连一个好的狗窝都找不到!!”易阙例行告诫了一句,然后讲解到《地利经》第二十卷第八章的内容来。

    这是一个远离西脊山脉的铜矿,属于易家产业中很小的一份,缺点是很小,周围也没有什么灵物异兽,优点是其周围是易家灵田的外围,对农器的需求还是有的,而且总会有机会从农庄管事手中分润几亩灵田,本身又只有凡铜,被抢夺的概率也很小。

    依靠地脉而成的灵田最多种点灵稻等常态作物,是辟谷丹最主要的材料之一,而辟谷丹又是胎光炼气期的一般等价物,可以说种田就是种钱啊。

    讲到最后,易阙又点了一下大家,“即便是最普通的矿也是一种资粮,金丹炼器尚且会涉及到万钧精铜所炼的母铜之精,更广泛的筑基炼气篆低品符箓也会以铜粉做基……”

    少倾……

    今天的讲学便结束了,天色渐暗,众人恭敬向座师易阙一礼,然后蹦蹦跳跳争先恐后跑出学堂。

    这方世界修炼之道已经差不多完全成熟了,即便是毫无灵根的庸碌之才也有希望以武入道,或是开通神脉,又或者命星点化步入修炼之道。

    易鎏心有几分感慨,虽然大家都不认为自己的资质会很差,但,万一呢?作为穿越者,多了几分危机感的他想着不知五年后有多少人没能步入炼气期能记住易阙座师今天的话,也许就是入道的一线生机也说不定。

    不是实在亲戚谁给你考虑那么多,易家各产业的账房,农庄管事,是安排毫无修炼天赋且13岁尚且还未入道的儿童的首选,虽然清贵,但奈何入道的希望渺茫。

    当个小矿主,带着两三农仆,依靠铜矿的积累,用几亩灵田养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持之以恒的修炼,总是会有几分机会以武入道的吧?属实是美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