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软之纵横 » 第62章 杜唯醉酒后被陌生人架走

第62章 杜唯醉酒后被陌生人架走

    尹知梅走后,杜唯一个人沉默了许久,酒壶里的酒已经喝的差不多了,杜唯有些晕晕乎乎,酒劲开始上头了。

    不多时杜唯趴在桌上睡着了,店小二过来推了推他,看见他睡得不省人事就没有再理他,继续忙活去了。

    掌柜的在收账台已经留意一会儿了,见杜唯一刻钟后还是无动静,就轻轻地走到他的身后,拍了拍他的后背说道:“郎君,醒一醒,醒一醒!”

    杜唯“嗯哼”了几句又睡着了,掌柜也是束手无策。就在此时两个彪形大汉一把推开掌柜的,架起了杜唯就往门外走。掌柜的小跑着跟在后头,小心翼翼的喊到:“郎君,账还没结呢。”

    只见一个银锭从门口飞进来,落在了掌柜的胸前,正在掉在了他的手里。掌柜的一看这么大的一块银锭,立马喜出望外,他急匆匆的跑到门口,看见了一个身材伟岸,年轻男子的背影。

    那男子钻进了马车,杜唯也被抬到了马车上。那两位彪形大汉跟在马车的两侧,缓缓向城南方面驶去……

    等到杜唯酒醒,他已经睡在了一间破旧的屋里,屋里陈设简单,而且看起来是很久都没有住人了。屋子中间的方桌上搁着一壶茶和一个茶杯,茶杯里的茶水还在冒热气,明显这水是刚倒了不久。

    突然,一个年轻的男子走了进来,他手里端着一碗粥,他把粥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然后来到了杜唯的面前。

    “郎君,你酒醒了吧?”

    杜唯睁开眼,打量了一番那位男子,眉清目秀,身材伟岸,应该也是十七八岁的模样。

    “敢问公子,这是哪里,我怎么睡在了这里?”

    “郎君喝醉了,这是仆歇脚的地方。阿爷命我好好照看郎君,请喝碗粥吧?”

    男子说着就把桌上的粥递到了杜唯的面前。

    杜唯刚才一刹那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不知有多少人酒后被绑架,被残害,杜唯想到这不禁打了个寒颤。

    “谢谢公子!我…我怎么会在这里?”

    杜唯问这话的时候连自己也是一头雾水,记忆早已断片,只记得在香满楼自饮自酌,怎么一觉起来就到了个陌生的地方。

    “忘了告诉郎君,是我的阿爷请你过来的,他有重要的事想和你谈。”

    “是吗?”

    杜唯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过滤,猜测这位阿爷到底是何方神圣,可是最后脑海还是一片空白。

    “郎君如果觉得无大碍,可以跟仆去见见阿爷,他已经等候多时了?”

    “无大碍,无大碍…”

    杜唯一边说着,一边整理自己的衣冠,然后跟在男子身后带着门出去了。

    这是一间民屋,院子种着两颗桃树,有几只鸡在树下吃虫,院里空无一人,地上扔了一些烧火的柴火。柴火旁边有一口老井,老井旁种着胡芹,刚浇过水,叶子绿油油的。

    杜唯被带着穿过弄堂,来到了堂屋。一个白胡子老头正在正襟危坐,时不时地抿一口茶。他看见杜唯走进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杜唯被安排在了主宾的位置上。

    杜唯定睛的看了一眼老头,他的头发盖着半边脸,眼神深邃有沧桑感,看得出来他经过了人生的洗礼。

    “杜三郎,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年轻有为!”

    老头抱拳对杜唯说道。

    杜唯有些吃惊,一呢是这个老头以前没见过,二是老头直呼其名,让他有些不知所措,毕竟对方对他是熟悉的,而他对对方一无所知。

    “不知阁下怎么称呼?恕杜某眼拙,对阁下确实面生得很!”

    “杜三郎不必紧张,咱们确实从未谋面,今日是第一次见。”

    杜唯听了这话才稍微安心了些,继续问道:“那不知阁下找三郎所为何事?”

    “确实有一事想要请教杜三郎,还望杜三郎能够明示。”

    杜唯连忙摇摇手说道:“请教不敢当,三郎定如实回答,绝不隐瞒半句。”

    “有你这几句,老夫也就放心了!”

    “三郎可曾记得杨春公子?”

    杜唯听到杨春二字,瞳孔都放大了,他以为这个世上再也找不到认识杨春的人了,可是想不到啊,想不到,这人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阁…下是?”

    杜唯心里也在打鼓,试探性的问道。

    “实不相瞒,我乃杨中丞下辖的台院侍御史钱穆,只因受狄王兵变的波及,被官降三级,做了青县县尉。就因吾曾为杨中丞上书朝廷,得罪了赵淼这贼人,谁知他串通青县县令给我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要将我置于死地。好在天不绝我,我逃了出来。可是赵淼作为刑部侍郎,到处都是他的势力范围,我的画像贴满了整个软国,我这张脸要想在软国生存那是难上加难,所以……”

    钱穆右手握拳怒砸在桌子上,左手撩起了盖在脸上的头发,只见一条刀疤显露了出来,杜唯看到这张让刀疤毁容的脸,顿生怜悯和敬畏之心。

    “我脸上的这条刀疤就是我自己所为,这是我逃亡能想到的唯一办法。我一路往西来到了尚水城,去了柳家巷,想着去祭拜下杨中丞,却发现杨春公子也已经…唉……”

    钱穆说到动情处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老泪纵横。

    杜唯忙安慰道:“人死不能复生,钱公请节哀啊!”

    “后来我又打听到是你杜三郎安葬了杨春公子,我就又辗转来到了河东城,经过多日暗地里调查才在今日找到了这个好机会。因为我现在不便抛头露面,所以就出此下策,希望杜三郎不要怪罪!”

    “钱公莫自责,杜某不但不怪罪,还得感激您老人家。除了杨公子,还有几位杜某的好友也是死于非命,这些都和郭家脱不了关系,而郭家背后最大的靠山就是赵淼。”

    “莫非三郎说的郭家就是郭佳郭长史?”

    “正是,钱公认识郭佳?”

    钱穆怔了一下,手捋了几下胡须,缓缓地说道:“不瞒三郎,过去老夫与郭佳同朝为官,打过几次照面,也有耳闻,此人行事谨慎,家有虎妻,不像是……”

    杜唯凑近钱穆,绘声绘色的对他说道:

    “钱公有所不知,郭佳有个一奶同胞名曰郭东升,此人绰号郭善人,常年在慈济堂开粮济贫,此人表里不一,表面做的都是大善事,背地里别提有多龌龊了!郭佳还有个儿子,名曰郭坤,此人臭名昭著,作恶多端,是早已成了过街老鼠。”

    “你说杨公子得死和郭家有关可否有证据?”

    “很遗憾,所有和杨公子熟悉的人都死于非命,要想收集证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杜唯连连叹气,说话的口气也有些失落。

    “不过我这里有关于杨中丞家里的一个秘密,且听我给你”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