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真不想封神 » 第三百九十二章,强援

第三百九十二章,强援

    姚清与姚禹分开后,又独自一人修行了会,眼看天色已黑,便起身去父母那里。

    斟鄩城中等规模,人口大约在十万上下,这一年连番动乱,再加上荣王西迁为夏,一大批士绅携家带口逃离,城中人口进一步缩减,眼下估计也就七八万左右。

    西迁之人众多,除了朱雀军外,尚有道院子弟及大量家属需要安置,大批士绅离开对姚清来讲倒也算是一件好事,空出来不少宅院被刘希平提前拿下,正好分出去,把人安顿下来。

    只要能安顿,有住有吃,人心自然就会定下来。

    之后有机会再把祖宗牌位迁来,那就再无二心。

    王府宅子并没有占据州牧府,而是处在最北边,那里有一弯湖水,名昔月,周边杨柳依依,风景极为秀丽,王妃见之欣喜,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附近一处五进宅院。

    院中有地底温泉水汇聚,四季常温,更令王妃动心。

    虽然按照王府规格,是可以把整个湖给圈住,成为王府私有财产,但还是被姚清拒绝,而且他还专门下令把湖边各种围墙拆掉,可以任人进出。

    姚清出了州府,一路往北,仔细观察这城中动态。

    斟鄩城不大,以前却也有严格划分,富人穷人分属不同区域,姚清来了之后,趁机打破这种隔离,一边让朱雀军分出一卫专门负责城中治安,把地痞无赖来个断根,一边让城中互通有无。

    不过眼下自然看不出什么,他们毕竟刚来,城中之民还在小心翼翼地观察,整座城市极为安静,甚至可以说死气沉沉,只有偶尔才有一声惨叫,是朱雀军按图索骥抓捕那些地下的腌臜人物。

    姚清走在空旷的街道上,看着两边紧闭大门,心下虽然沉重,但也自信自己能够给夏州带来一种全新面貌,只希望这种阵痛来得更短一些,民生也越早恢复越好。

    毕竟城中数万人不事生产,如果无法恢复一定秩序,可是要出大乱子。

    他加快脚步,很快就赶到王府。

    大门上的门匾已经换成夏王府,姚清定定看了几眼,摆摆手挥退门前侍卫,这才走进府内。

    这里不比帝都,府中人已经大为缩减,除几个侍卫负责外围安全外,府内全是一些信得过的侍女。

    姚清也不着急,在院中四处走动,简单勾勒出一座阵法,与自己神念相连,以便示警。

    他今后在夏州所作所为,肯定会得罪越来越多的人,也肯定会有人不惜动用各种手段来打击他,所以得提前做好准备。

    姚清从不高估人性中的坏。

    等一切妥当后,姚清才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走向后院。

    姚禹早已到家,跟父母请过安后已经离去,王妃正在院中摆弄花草,看到他,脸上顿时一喜:“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事虽多也要注意身体。”

    说着,又埋怨道:“你看看你父王,也不为你分担一些,还真放下一切准备吃喝玩乐?”

    “孩子都大了,父母自然该享享清福了。”姚清笑道,扶着王妃坐下。

    “我还没老得走不动,不要你扶。”王妃不由嗔道。

    姚清笑了笑,没有说话,转而道:“母亲,我想跟小禹搬出去住。”

    “不行!”王妃闻言立即就变了脸色,随后又泫然欲泣道:“你这么快就嫌弃我们了吗?”

    “哪里会嫌弃父母,只是怕有时候会吵到你们休息。”姚清忙道。

    “我还不知道你!”王妃冷哼一声,“除非你给我找个媳妇回来,你说说你,也老大不小了,看看别人,在你这个年级孩子都有了,你还整天一个人。”

    “尽量尽量!”姚清哄着母亲道,大事未定,哪有心思考虑这个。

    “我看姚瑶就挺不错,虽然年龄小了一点,但那丫头挺招人喜欢的。”王妃若有所思道。

    姚清瞬间就感觉一股杀气自体内生出,忙打断道:“母亲你就不要乱点鸳鸯谱了,过两年我就给你找。”

    “不是给我找,是给你找。”王妃板着脸道,“眼下我们已经离开帝都,就是想给你介绍一个门当户对的姑娘也介绍不了,当然我们也不看重那些,只要你喜欢,人家姑娘自己愿意,其他都行。”

    姚清无法,只得小鸡啄米般的连连点头。

    王妃见他听了进去,才稍稍放下心来:“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先要成家才能立业,你既然有志在夏州大展身手,就应该及早稳固自己后方,留下骨血,否则那些追随你的人又有什么盼头?”

    姚清听了不由苦笑,王妃还是以前的观念,他早已是修士,自然不必在意这些,只是此时也不便跟王妃争辩,只得点头称是。

    “所以就不要想着搬出去,在这里我还能看着你,真搬出去了,没有一个人好好照顾,我可不放心。”王妃拉起他的手,最后又道。

    姚清只得作罢,熄了搬出去的心思,他之所以想搬出去,主要还是考虑到自己修行和推进夏州改天换地,身边少不了各种喧闹,怕扰到父母,不过王妃既然这么说,他今后也只有尽量在州府上多待一些时间。

    好在那边地方足够大,足够他处理一切事务,等夏州走上正轨,自然也就不需要他时时操心了。

    两人又说了会话,王妃才放他离去。

    一连几日过去,姚清一边见缝插针地修行,一边处理夏州各方面事务,几乎行使了半个州牧的权力。

    刘希平并不在意,知道世子是在给今后施政进一步定方向,他自然默默记在心里。

    而就在夏州民生略微复苏之际,远行海外的陈小柒终于归来,带着琳琅四君及大量钱粮,暂时为姚清为解决了迫在眉睫的隐患。

    也就是前后脚,尧山义军的后部被宋应奇托着鼎灵带来。

    这一前一后,可谓是极大的强援,也极大的振奋了人心。

    自此,夏州终于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大建设、大恢复与大发展。

    一切,也终于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