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江湖,深似海 » 第九章:门派之战

第九章:门派之战

    转眼间便到了黑白无常限定的日子。这两天,已严重饱和的权康出奇地平静,连争吵声也灭绝了,所有的人都睁大眼睛等待着这一天来临。

    镇内平静的很,镇外却非常热闹。酆都城的近四千精锐昨日已在临镇--鸿底集结完毕,而赵天龙连个影子都没出现。

    辰时一刻,阳光明媚,原本应该摩肩接踵的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原本应该敞开的大门与窗户均关得死死地,仿佛这是一座空城。然而,众目睽睽之下,沙奕秋与凤灵儿骑着马儿慢悠悠地晃到已武装至牙齿的升龙门门外。

    心中万分忐忑的张书易带着几名弟子出门相迎,其抱拳道:“在下张书易,暂代管升龙门,因本门正处于存亡之秋,有失远迎,还请见谅。请问秋皇今日到来所为何事?”

    沙奕秋道:“客栈里嘈杂的很,吃不好又睡不香,想在你这小住几日。”

    无视众人惊愕的表情,他紧接着笑道:“我突然想到个上联——吃饱睡,睡好吃,心宽必先体胖。你们谁能对出下联?”

    凤灵儿两眼一挑,开始思索起来。

    张书易再次抱拳道:“秋皇菩萨心肠,在此危难时刻能得秋皇相助,真乃升龙门之大幸,请受我一拜。”

    沙奕秋托住他的胳膊:“拥有菩萨心肠的不止我一个,拥有阎王心肠的也不止黑白无常,升龙门依旧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张书易道:“升龙门两百多年的基业不是谁想灭就能灭的,再者我们已经做好了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准备,不管谁来犯都叫他有来无回。”

    邻镇,鸿底,酆都城的驻扎营地里没有任何动静,它不动,整个权康也保持着安静。直到戌时两刻的时候,一队人马来到了酆都城的驻扎地,为首的正是凤凰,此时的她已一改之前邋遢的模样,精心梳妆的了一番。

    “凤凰前辈。”墨与泉齐声道。

    泉道:“之前就听说凤凰前辈已回到了栖凤阁,若不是大战在即,我俩定要前去拜访,没想到凤凰前辈今日竟亲自前来。”

    凤凰直言道:“今日我来是想与你们商讨灭掉升龙门的事情。”

    泉问道:“凤凰前辈为何要帮我们?”

    “不是帮你们,而是帮我自己,灭掉升龙门逼赵天龙现身,到时候能不能得到剑谱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泉与墨对视一眼,泉道:“我们本以为灭掉升龙门赵天龙一定会现身,但现在看来他依旧不肯出现的可能性很高。”

    “这个缩头乌龟,以前真是太高看他了,他不出现就再想其他办法,先将八大门派变成七个再说。我已通知过施明谭,叫他不要插手此事。”

    “沙奕秋的三百精锐今日已在鸿底的南边集结完毕,后续还会来多少暂不知晓,不知凤凰前辈有何打算?”

    “区区三百精锐我派三才殿的一千精锐去剿灭,我亲自率领栖凤阁的两千精锐与你们一起去消灭升龙门,沙奕秋交给我。”

    “如此看来,我们赢定了。”

    “今晚子时准时动手。”

    “一言为定。”

    ......

    子时,原本坐在云上的月亮不知何故已躲到了云后,只敢露出一道细长的亮光。

    “啾......”

    六道不同颜色的烟火冲天而起,进攻的信号响彻整个权康,紧随其后的便是铺天盖地的喊杀声与马蹄声,高举的火把代替了天上的明月,战区之内犹如白昼。

    “放箭!”

    一直处于战备状态的升龙门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应,密密麻麻的弓箭如暴雨一般射去,高楼之上的落地式发射器更是将远程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射人人飞,射马马翻。

    酆都城与栖凤阁的精锐们选择从四面同时进攻,虽然接受了升龙门的全部火力,但也避免了扎堆带来的巨大伤亡。

    箭雨来往之中,升龙门四周的墙壁不断被攻破,敌人开始大量涌入升龙门内,升龙门的大门更是早已被黑白无常一掌击碎。

    号角声变成了擂鼓声,一万多人在占地一百余亩的升龙门内厮杀,也不知他们怎么区分敌与友。

    “黑白无常,你们俩的对手是我!”

    沙奕秋紧握着沙漠金龙朝其刺去,但半路却被一位老妇人用掌挡下。沙奕秋心中一惊,全力挥舞起金龙眨眼间几乎将对方正面的穴位都攻击了一遍,快如闪电,但每一击都被对方徒手化解,未占得半点便宜。

    七十个回合之后,双方站定,沙奕秋道:“怪不得黑白无常依旧敢进攻升龙门,原来是请来了你这只老鸟。”

    凤凰道:“你这小娃娃竟敢这样跟长辈说话,你父亲没教过你尊老爱幼吗?。”

    沙奕秋望了一眼正在与黑白无常过招的凤灵儿,他用力地握着金枪,道:“今晚我就送你去见他老人家,你自己去问问他吧!”

    说着,沙奕秋再次挥舞起沙漠金龙朝凤凰攻去,此时的沙漠金龙竟变得虚幻起来,发出阵阵龙吟声,其与沙奕秋竟然融合在了一起,渐变成一只巨大的金色龙头,所过之处地面龟裂,时空停顿。正在不远处厮杀的人们纷纷停手朝这边望来,震惊的他们竟一时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人枪合一!”

    震惊的神情也出现在了凤凰的脸上,显然她没料到沙奕秋的武功竟然达到了这般境界,意识到不妙的她也施展出了最强一击。

    “火凤燎原!”

    凤凰的周围开始迸发出红色的火光,一只巨大的火凤凰突然现身,金色的龙头与火红的凤身在众目睽睽之下相撞,发出一声巨响。

    嘣!

    周围的建筑瞬间被炸毁,没来得及逃走的人们身首异处,地上出现了一个直径约二十米左右的巨坑!

    巨坑中,凤凰与沙奕秋连封了自己四五处穴位,面色苍白的他们嘴角均残留着鲜红色的血液,两人对视着,胸口剧烈起伏。

    沙奕秋笑了起来,露出两行红里透白的牙齿,粘乎乎的血液顺着嘴角往下流,他道:“整个江湖没有能接下我这一招的人。”

    凤凰紧绷着脸,道:“别太得意,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任凭你武功再高,你那已经老化的内脏也承受不住这一击。”

    “我的确低估了你,不过没关系,你再也没有能力去阻止黑白无常的进攻。”

    沙奕秋渐渐收起笑容。

    恰在此时,一个人飞上了中央的瞭望台顶。

    “都住手!”

    此人暴喝一声,声音被内力推动至战场上的每一个人的耳边,在场的所有人都犹如被雷声震到一般陆续地停手抬头望向站定在塔顶的那位男子。

    沙奕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因为来者正是何世宁,此时的他依旧是一身蓝袍,只是右手上多了一物,那物不长,一米左右,模样似剑,有成人手掌那般宽,只是全身均被厚厚的白色纱布包裹着,看不见其真实模样。

    黑白无常也停手望向何世宁,凤灵儿趁此机会自一木柱后面朝他俩飞出八柄飞刀想要暗中偷袭,但飞刀在半道上就被他俩察觉到了。

    “各位都住手,请听我一言。”何世宁道,“两天前我见过赵天龙,他告诉我《风雨剑谱》根本就不在他身上,之所以至今未现身,是因为他正在闭关。”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整个江湖都在苦苦寻找的赵天龙竟然被眼前这个男子找到,实在叫人难以置信。

    人群中一白衣女子当即说道:“你说我就信?你是哪里冒出来的?你以为你是何世宁吗?”

    “承蒙各位江湖朋友们的抬爱,在下正是何世宁。”何世宁道,“墨与泉两位前辈何在?”

    泉道:“既然《风雨剑谱》不在赵天龙的身上,那当日他为何要说谎?”

    何世宁道:“我猜测可能是他差点走火入魔所致,因为我见到他时,他的整个腹部都被针线缝合了起来。”

    听他这样说,众人又是一惊。

    泉道:“恐怕是练习《风雨剑谱》才走火入魔的吧!”

    “泉前辈依旧不肯相信我吗?”

    “那倒不是,不过现在的赵天龙已不是当年的赵天龙了,他可没半点信誉可言,你相信他的话,我可不信。说不定他就是要借你的口来平息这场战争,你是受了他的迷惑还不自知。”

    “正如泉前辈所言,如今的赵天龙的确不值得相信,我之所以依旧相信他的话,是因为有充分的理由,只是这个理由现在不方便说。”

    “理由都不方便说,那他闭关的地点你就更不会说了,难道仅凭你一句话我们就罢手?”

    何世宁不答,朝着众人问道,“现在是谁在管理升龙门?”

    半身是血的张书易上前几步道:“在下张书易,暂代管升龙门,不知何大侠有何吩咐?”

    “该说的我已说完,麻烦你在此立一炷香,香灭之后依旧不肯离去的别怪我手下无情。”

    “好。”

    见何世宁态度如此强硬,来犯者均露出了怒容,心中不服的他们一时拿不定是战是退。

    何世宁飞到巨坑之中,凤灵儿也飞了过来,何世宁望着微笑着的沙奕秋,道:“看样子你伤得不重。”

    沙奕秋道:“调理几天便可痊愈,不过我的双腿不听使唤了。”

    “我背你。”

    何世宁将沙奕秋背起来后望着凤凰问道:“需不需要我请个人来背你?”

    凤凰欲言又止,感觉她似乎有话要说但最终放弃了,顿了顿,她仅说道:“不用。”

    几人出坑之后便望见西北方向有一队身着劲装的人朝这边急速飞来,那正是沙奕秋手下的精锐小组。

    他们来到沙奕秋的正前方,单腿跪下道:“秋皇,我等来迟了。”

    沙奕秋望着明显刚战斗过的他们,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为首一人道:“他们派了一千多人来拦住我们,所以拖到现在才赶来。”

    沙奕秋扫视着他们,问道:“没来的兄弟都牺牲了吗?”

    “禀秋皇,我们牺牲了八十六个兄弟,三十二人重伤。”

    “他们呢?”

    “他们逃走了几十人,其余均被我等消灭。”

    战报一出,众人无不震惊,已经受伤的凤凰再也没能忍住,吐了一大口鲜血。

    沙奕秋怒道:“杀得好!”

    他望着台阶上放着的香炉,接着道:“看见那炷香了吗,香灭之后,只要有敌人出现在你们的视野范围内,就杀光他们!”

    “是!”

    说完他们均拔地而起,原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敌人,他们只有不到两百人,可在场的几千敌人竟没有一个敢跟他们对视。

    一炷香的时间不算短,更不算长,来犯的敌军抬着死去的同门趁着有限时间匆匆退去,再无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