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师弟 » 第08章:蜀中大儒

第08章:蜀中大儒

    袁虎三人跟着涂晋进了内院书房,这原本是便宜老爹的书房,现在这里的主人换成了涂晋。

    “都坐吧!”

    涂晋走到主位上盘腿坐下,然后示意三人都落座。

    汉朝没有椅子板凳,人们都是采取跪坐,这一点涂晋还有些不太适应,他现在都是采取盘腿坐,这样至少要比跪坐舒服。

    袁虎三人却早已习惯,很是娴熟的在两侧跪坐着。

    “你们可有人读过书?”

    待三人都落座后,涂晋看向三人问道。

    袁虎与马贵微微摇头,不过却看向了杨聪,杨聪道:“我也是有幸认识了一位先生,然后跟他读了半载,算不得读书人。”

    “哦?”涂晋突然来了兴趣,问道:“尊师何人也?”

    “回公子!”杨聪道:“先生姓周名群,字仲直。”

    “周群?”涂晋顿时一惊,道:“可是阆中周舒周叔布之子?”

    “正是!”杨聪肯定的回答道。

    这下涂晋可是有些坐不住了,他真没有想到,在这小小的磨盘村里,还有东汉益州大儒的徒孙。

    涂晋前世可是蜀国粉,对于蜀国很多事情,多少是有一些了解的。

    周群,字仲直,巴郡阆中人士,刘备割据西川时,曾任命周群为儒林校尉,他曾劝说刘备攻汉中必定不利,事后也得到了应验,随后被举为茂才,官至师友从事。

    相比起周群,他父亲名气更大一些。

    周群之父名为周舒,字叔布,汉末益州名儒。

    周舒年少时曾受学于广汉大儒杨厚,周舒在学识方面的名望仅次于董扶、任安二人,三人皆曾受学于广汉大儒杨厚。

    其中董扶曾经大将军何进举荐,被灵帝拜其为侍中,深受灵帝器重,后董扶对刘焉说:“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汉代推崇谶纬之学,而董扶便是精通谶纬之人。

    听了董扶的这句话,原本打算去交州避乱的刘焉,便向朝廷请求担任益州牧。

    任安也是益州大儒,年少时曾受学于杨厚,后来又去了京师洛阳进入太学学习,向五经博士学习儒家经典。

    任安太学结业后,就返回了蜀地,经益州刺史举孝廉为茂才。

    后来大汉朝廷也多次征聘他去朝廷为官,只是朝廷几次派遣公车接他,他都以身患疾病为由拒绝,此后一直隐居于绵竹,潜心教育培养人才。

    周群之父周舒,其实也差不多,大汉朝廷也曾多次征聘他入朝为官,但是他却从未答应,反而是终身潜心研究谶纬和天文。

    当时曾有人问周舒:“《春秋》上说,代替汉朝的应该当涂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当涂高何人也?”周舒回答道:“当涂高者,魏也。”

    后世曾有人说,当魏军兵临成都时,蜀汉朝廷很多人都劝后主刘禅投降,就是因为蜀地的文人墨客,都相信了周舒的谶纬之言。

    代汉者,魏也。

    后来事实证明,取代汉朝的,正是曹丕创建的大魏,史称曹魏。

    而周舒也是因为这一个预言,名传千古。

    涂晋真的没有想到,杨聪居然曾经跟周舒的儿子周群读过书。

    “尊师现居何处?”

    涂晋有些好奇的问道。

    虽然历史记载周群是阆中人,刘备入蜀后才入仕为官,被任命为儒林校尉,师友从事,但他现在真的住在阆中吗?

    如果是住在阆中,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阆中毗邻汉昌县。

    若是能结识周群,对自己的将来肯定是有帮助的,毕竟阆中周氏可也是蜀中大家。

    杨聪微微摇头,道:“先生时常游学,可能在阆中,也可能在其他地方。”

    “嗯!”

    涂晋闻言微微点头,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就是喜欢到处游学。

    “若是闻得尊师踪迹,可速告知与我......”涂晋看向杨聪,一脸认真的样子。

    闻言,杨聪突然站起身来,只见他身子肃立,然后面向涂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随后身子微微俯身。

    “诺!”

    看杨聪这一本正经的行礼方式,涂晋顿时心中了然,他这是在想向自己证明,他真的是一个读书人。

    此礼名为时揖礼,出自周礼,这是常见于同辈之间见面,或者辞别的时候才行的礼。

    涂晋是地主,杨聪是佃户。

    但是论及年龄,杨聪比涂晋年长两岁,他是读书人,那也就与涂晋算是平辈之人,所以他行时揖礼,倒也贴切。

    涂晋也跟着站起,然后向杨聪还了一个土揖礼:“多谢!”

    土揖礼是长辈或者上司,对晚辈或者下属行的还礼,行礼的方式为身体肃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三十度,推手稍微向下,然后缓缓起身。

    涂晋本来可以不用给杨聪还礼,但是当杨聪突然向自己行了一个时揖礼,涂晋并不会觉得这杨聪是真的因为尊重自己。

    汝就是想向我证明汝是读书人。

    原身原来是一个傻子,自然不懂得这些礼数,如今突然好像是开了智一般,汝这是想试探我吧?

    那我就如你所愿。

    只是涂晋还了一个土揖礼,也是想告诉杨聪,汝现在跟我混,我即便不是你的主子,也是你的上级。

    杨聪也是一愣,他确实想试探涂晋,同时也想彰显自己是读书人的与众不同,如今看到涂晋的还礼,顿时脸色一紧。

    “坐吧!”

    涂晋看出了杨聪的不安,笑着道:“现在我们都是自家人,以后自家人见面,勿须这些繁文缛节。”

    “诺!”

    杨聪应了一声,重新跪坐下来。

    “留你们下来,是想给你们安排点任务......”涂晋转移话题问道:“你们可愿意帮我?”

    “请公子吩咐!”

    看了一会儿热闹的袁虎与马贵,连忙开口说道,那杨聪也很识趣的附和道:“请公子吩咐。”

    “嗯!”

    涂晋这才满意的微微点头,道:“袁虎,你年长一些,明日开始汝与马贵,配合我二叔去帮助村民分派田地。”

    “诺!”

    两人也学着杨聪的语气,应承了下来。

    “此番分派田地,按照每户两亩水田,两亩山地......”涂晋说着顿了顿,道:“田地虽然不多,但是你们替我告诉村民,虽然每户只有两亩水田,两亩山地,但是接下来我会教他们新的种植方法,收获的时候,产量肯定会比以前高很多。”

    “???”

    涂晋的话音刚落,三人皆是一愣。

    心说您真的开智了?

    年前你还是一个傻子。

    现在不但懂得周礼,而且还会种田?

    “你们不用怀疑......”涂晋看出了他们的疑惑,道:“过几天我会先教你们种植方法,春耕的时候,你们也才帮得上忙。”

    “至于收成,多的不敢说,如果雨水充足的情况下......”涂晋说着故意停顿一下,才道:“如果雨水充足,我保证产量翻倍。”

    “若我有半句虚言,全村免租三年。”

    他的话音刚落,三人顿时目瞪口呆。

    他们都是佃户,像袁虎和马贵,都种了十几年的地,想让粮食产量翻倍,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杨聪!”

    涂晋才不搭理他们,旋即看向杨聪说道:“明日一早,你便来我家,这几日你跟着我。”

    “诺!”

    杨聪当即应诺。

    黄巾起义很快就要开始了,若是按照历史记载,黄巾起义应该是二月份,原本张角计划的是三月起事,但是后来他们内部有人向朝廷举报,导致他不得不提前发动起义。

    虽然黄巾起义初期,蜀地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是涂晋还是要留一手,万一蜀地也被波及,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分田地这些事情,他不打算亲自过问。

    这事儿由他二叔涂韬来处理就行。

    至于涂晋,他现在要去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