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师弟 » 第21章:祸事已至

第21章:祸事已至

    涂晋的反应,并未惊到掌柜的,他笑着肯定道:“公子您没有听错,定金正是三十万铢。”

    “三十万铢。”

    涂晋差点没有吓得背过气去,他预料到现在的粮价不会便宜,但是却没有想到,居然这么贵。

    一百石三十万铢,也就是说一石粮食就需要三千铢,折合一斤的话就是一斤粮食,需要近五十铢。

    尼玛......涂晋手心里的汗都冒了出来。

    乱世啊,乱世。

    一到乱世,物价飞涨。

    他是地主,即便是贵一点,他也吃得起。

    但是那些底层的百姓呢?

    要知道涂晋募兵给的月俸,除了五斛粮食之外,还有五十铢钱。

    现在他突然觉得,这五十铢钱完全就属于可有可无。

    毕竟就相当于多给了一斤粮食。

    “掌柜的。”

    涂晋顿了顿,道:“筹集粮食的时间可否快一些,我急需这批粮食......”说着,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才道:“若是能尽快给我凑齐这批粮食,那我就安排人给您把定金送来。”

    “公子愿意给多长时间?”掌柜的问道。

    “最多.....”涂晋说着,故作思索,然后肯定道:“最多半月,半月能否凑齐这批粮食?”

    “半......半......半月......”这下换成那掌柜的怔住了,他道:“公子可是在说笑?”

    “五百石粮食,半个月焉能凑齐?”

    “若是公子真心谈这笔买卖......”掌柜的顿了顿,道:“公子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兴许我能想办法凑齐这五百石粮食。”

    “不不不......”涂晋连忙摆手:“太晚了,若是等到一个月后,大伙儿都已经饿死了......”说着,他微微拱手,道:“掌柜的可先想想办法,看看能否半月内凑齐这批粮食,并送到磨盘村。”

    涂晋这是故意给对方出难题。

    这也怪不得他。

    因为这价格实在太贵了。

    一百石三十万铢,他要五百石,也就是说需要支付一百五十万铢。

    涂家现在虽然有一库金银,但也不能这样乱花不是。

    但是他又不能明说。

    况且他最开始可是说要五万石,这个时候若是嫌贵,岂不是有些太丢人了。

    那就出难题,难倒对方。

    掌柜的说两个月内,可以凑齐五百石。

    那我就让你半个月内凑齐。

    如果您半个月内能凑齐,那我就只要稻米。

    反正他就是不想买了。

    “公子说笑了......”掌柜的微微摇头,笑着说道:“半月老朽肯定无法办到,公子可到别家再问问。”

    其实掌柜的也看出来了,这小子就是嫌贵不想买。

    那就给对方一个台阶。

    “那就叨扰掌柜的了......”涂晋此时也算长舒一口气,他向掌柜的微微拱手,笑着说道:“在下先去别家看看,若是没寻得合适的米铺,在下再来麻烦掌柜的。”

    “客气。”

    掌柜的回了一礼,道:“慢走。”

    ......

    从米铺出来,涂晋一直阴沉着脸。

    倒不是因为嫌贵没有买到粮食,而是他开始有些担心起来,因为他现在已经开始招募乡勇,接下来找他吃饭的人会越来越多。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公子。”

    袁虎过了好一会儿,还是说道:“那米铺的掌柜,就是看公子面生,故意欺骗公子。”

    “哦???”

    涂晋顿了顿,道:“何以见得?”

    “公子。”

    袁虎道:“一石粮食三千铢,这粮食怎生如此金贵?”

    “呵呵!”

    涂晋顿时一笑,道:“眼下黄巾为祸,中原都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这些商贾自然哄抬物价,想发战争财罢了。”

    “这些小的不懂......”袁虎说道:“若是公子需要粮食,可去磨盘村附近的地主家购买,乡里相邻的,他们定然不敢诓骗公子。”

    “嗯。”

    涂晋微微点头,道:“这倒是一个好主意,等回村之后,我再做计议......”说话间,涂晋一行已经走到他们住的客舍外面。

    “涂墨。”涂晋看向一名护院,附耳说道:“汝去打探打探,看看城外募兵的陈家,是什么来头。”

    “诺。”

    涂墨当即应下,然后转头离去。

    ......

    涂晋这次来汉昌县,除了要募兵之外,还有就是了解了解汉昌县的局势,比如汉昌县的世家大族都有哪些,有没有可能趁机拉拢。

    既然决定自募乡勇,他肯定不会局限于磨盘村。

    再过几个月,张修就要造反。

    他打算利用这个机会。

    ......

    傍晚时分。

    客舍内。

    “公子。”

    涂墨低声道:“已经打探清楚了,今日在城外募兵的是陈家,还有袁家,陈家是汉昌县的商贾世家,今日我们去的那家米铺,就是陈家的产业......”说着,他顿了顿,道:“袁家与我涂氏差不多,也是一个村子的地主。”

    “哪个村?”涂晋追问。

    “从县城往西走二十里,袁家村。”

    涂墨将其打听的消息,如实告诉了涂家。

    “好!”

    涂晋很满意,正要让涂墨下去休息,可是涂墨接着补充说道:“这袁家与张修属于亲戚关系。”

    “什么?”

    涂晋顿时愣住,问道:“什么亲戚?”

    “表亲。”涂墨道。

    这下涂晋有些坐不住了。

    陈家只是商贾,朝廷诏令地方可以自募乡勇,他们趁机招一些人马经营他家的生意,这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袁家就有些奇怪了。

    一个普通的地主,却也开始招兵买马。

    幸好涂墨这人机灵,让他去调查陈家,他顺道将袁家也给调查了出来,这是一个重要线索。

    袁家跟张修是表亲,再过几个月张修就要造反。

    袁家此时募兵,会不会跟张修造反有关。

    ......

    涂晋在县城只待了三天,然后留下两个护院继续在县城募兵,他则带着其他人返回了磨盘村。

    三月十日,傍晚。

    涂晋的马车刚进村,就听见一阵嘈杂的声音。

    磨盘村是山村,幅员面积不小。

    “村里怎会如此热闹?”

    涂晋在马车里问外面的小六,小六看向远处,说道:“公子,好像是咱们家里聚集了不少人。”

    闻言,涂晋也通过车窗看向远处。

    远处正是涂氏宅院。

    虽然距离有些远,但是却能看到人头攒动,还有说话的声音,只是听不清他们在说啥。

    “回去看看。”

    涂晋提示车夫加快速度。

    他离开这磨盘村已有五日,在县城待了三日,来回路上耽搁两日。

    五日前涂氏就开始招募乡勇。

    涂家宅院那些人,应该就是来应征入伍的人。

    ......

    不多时,涂晋的马车回到了涂氏宅院,此时天儿还未黑下来,涂氏宅院外面聚集了数百人,男女老少皆有。

    “公子,到了。”

    马车停下,车夫提醒了一句。

    也就在这时,一个丫鬟似乎有些激动的喊了一声:“公子回来了。”

    “公子回来了。”

    随着这一声叫喊,现场叽叽喳喳议论的声音,瞬间安静了下来,同时还让出了一条通道。

    “公子。”

    “公子。”

    沿路的男女见到涂晋,皆是躬身行礼。

    等涂晋穿过人群,才看到前面摆了十几个大木桶,一帮丫鬟小厮正忙着给人打饭。

    吃晚饭呢,难怪这么热闹。

    涂氏此前答应给磨盘村村民,提供中午和晚上两餐,此时有应征乡勇的人也随村民一起,在这里用餐。

    “二叔何在?”

    涂晋问一个丫鬟。

    “回公子。”

    丫鬟微微福身,道:“二爷在书房。”

    闻言,涂晋没去关心外面的人,而是径直走进内院。

    ......

    书房内。

    涂韬正与周管家说话,见涂晋进来,周管家连忙起身:“公子,您可算回来了。”

    “二叔。”

    涂晋只是给周管家点头示意了一下,便问涂韬:“外面的那些人,都是来应征乡勇的?”

    “对。”

    涂韬肯定的道:“自汝去了县城,这几日四乡八邻,知晓我们涂氏要招募乡勇,很多人是拖家带口前来应征。”

    “下午周管家统计了一下,共有六百七十九人。”

    涂韬刚说完,周管家补充道:“青壮年一百八十七人,剩下皆为老弱妇孺。”说着,他顿了顿,道:“公子,突然增加这么多人口,咱涂家的粮食,恐怕趁不了多久。”

    “咱家还有多少粮食?”涂晋问周管家:“能否撑到夏收?”

    “如果只是现在这些人......”周管家道:“足够支撑一年......”说着他停顿了一下,看向涂晋道:“如果还要继续招募乡勇,恐怕就很难支撑。”

    周管家这几日都快愁哭了。

    家里不断有人口增加,接下来粮食可怎么办?

    涂韬的脸色也不好看,他瞪着涂晋,道:“是汝要招募乡勇,现在这些人拖家带口而来,汝说该怎么办?”

    原来的计划,只是招募乡勇。

    但是现在这些应征的人,除了自己来应征,还将其妻儿老小,全部都带了过来。

    怎么办?

    “可都是附近村镇的人?”涂晋问道。

    “嗯。”周管家点了点头,道:“大部分都是附近村镇的人,也有少部分人是从阆中,以及其他地方赶过来的。”

    “其中三岔河村来得最多,约莫两百人。”

    听了周管家的话,涂晋微微点头,道:“既然来了,那就留下吧......”说着他对涂韬说道:“二叔,可安排人去附近村镇,找那些地主购买一些粮食。”

    闻言,涂韬脸色顿时一变,道:“汝还想去附近村镇买粮?”

    “现在人口不断增加,接下来还会源源不断的有人过来......”涂晋道:“咱们必须得购买一些粮食,要不然等到断粮时,恐怕会生出祸事。”

    “哼!”涂韬冷哼一声,道:“何须等到断粮,祸事已至。”

    闻言,涂晋顿时一惊,有些紧张的看向涂韬问道:“二叔,此言何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