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师弟 » 第37章:己若不取必受于人

第37章:己若不取必受于人

    去江州,涂晋真没有想过,这几日他琢磨的是,先彻底击败张修,然后借助剿灭张修的功劳,可以掌控汉昌、阆中、南充国这三个县就行。

    掌控三县之地,对于目前的涂晋来说,也足以让他猥琐发育,毕竟现在时间还早。

    按照历史记载,再过两三年,宕渠賨人还要造反,而宕渠就在汉昌县的旁边,到时候他可以借平定賨人叛乱,进而控制宕渠、宣汉,以及汉丰、羊渠等县。

    若是可以的话,等到刘焉入蜀之前,将永安、秭归等县也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只要这些地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恐怕刘焉再想入蜀,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至于江州(今重庆),其实不用那么着急。

    毕竟再过四年左右,马相与赵袛就会起来造反嘛,有的是时间去占领这些地区。

    正所谓胃口不能太大。

    可是周群却不这么认为,他对涂晋说道:“县尊,此时正值天下大乱,己若不取,必受制于人。”

    “现巴郡已是群龙无首,若县尊至江州,各县自当依附。”

    “正所谓,名正言顺。”

    周群以为,自张修叛乱开始,巴郡各县县令,都没有站出来征剿叛贼,才导致张修祸乱数县,正是因为涂晋起义兵,这才平定了张修的叛乱。

    如今汉昌、阆中、南充国、安汉四县已尽归涂晋,若涂晋此时进驻江州,将会成为事实上的巴郡控制人。

    这个时候,只需要汉昌、阆中、南充国、安汉,以及其他愿意拥护涂晋的官吏,联名上书,请求册封涂晋为巴郡太守,到时候涂晋也就能名正言顺的接管巴郡。

    涂晋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

    在此之前,他虽然有一些乡勇,但是势力还是不够强,但是现在他除了掌控四座县城之外,还拥有诸如阆中周氏的支持。

    “好!”

    涂晋当即肯定的道:“去江州。”

    “本官亲自护送赵太守的灵柩去江州。”

    此前他率军抵达安汉时,已经得知张修昨日击败了赵部,而且将其尸首置于安汉城头。

    ......

    三日后。

    江州城北。

    一支由十余艘船只组成的船队,赫然出现在江面上,头船一面“漢”字大旗迎风招展,在漢字旗的旁边,则是一面上书“涂”字的旗帜。

    江州北门外的港口处,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官吏、百姓。

    “来了。”

    “来了。”

    “涂县令来了。”

    当船队缓缓出现在江面上,百姓们顿时议论起来。

    “幸亏有涂县令。”

    “若是不然,张修贼人必然祸及江州。”

    “是啊!”

    “听说涂县令今年才十七岁。”

    “真的假的?”

    “居然这么年轻。”

    “...”

    百姓都是看热闹的,昨日傍晚,数名骑士奔至江州,沿途高声宣喝:“张修贼人已经伏诛,涂县令将亲自护送赵太守的灵柩至江州......”

    这些骑士自然是涂晋派来的人。

    他就是要让巴郡所有人都知道,他涂晋已经平定了张修的叛乱,同时也要告诉江州的官民,赵部已被张修所杀。

    围观的人群当中,还有一些巴郡的官吏。

    此时他们一个个脸色阴沉,似乎都有心事。

    ......

    一盏茶的功夫过后,涂晋的船队缓缓靠岸,立于船头的涂晋看着眼前的江州城。

    心中有些感慨,前世曾多次想来重庆走一走,逛一逛,但是都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没成想,第一次踏上重庆这片土地,居然是在东汉末年。

    “县尊!”

    周群轻声道:“该下船了。”

    “好!”

    涂晋微微点头,然后缓步回到船舱,与一众兵将,扶着赵部的灵柩缓缓下船。

    两侧的百姓顿时肃穆。

    赵部就任巴郡太守以来,虽然没有太大的功绩,但是对于底层百姓,其实还算不错。

    数日前,很多百姓曾看到他率军从这里出兵北上。

    不想仅仅几天之后,回来的却是他的灵柩。

    “涂县令!”

    一个中年官员,来到近前躬身行礼。

    “巴郡郡丞蔡祎,恭迎涂县令。”

    蔡祎说话间,便要上前接替涂晋扶灵,但是涂晋却沉声说道:“郡丞勿怪,待下官将太守送至太守府,再向郡丞见礼。”

    蔡祎是郡丞,论级别,他自然要比涂晋这个代理县令要高。

    此时他想接替涂晋扶灵。

    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此番赵部率军出征,并非只有他一人离开江州,随他一同出征的还有都尉马宪。

    太守,郡丞、都尉,是郡一级的三位主官。

    此时太守赵部,都尉马宪均已战死。

    说起来,现在巴郡最大的官,就是郡丞蔡祎。

    他想扶灵,或许也是想接替赵部接任巴郡太守一职。

    也许是涂晋多想了。

    不过涂晋拒绝,其实他更想在江州官民面前表现表现,他要让江州的官民都知道,他这个县令,不只是护国安民,同时也是一位大仁大义之人。

    被涂晋拒绝,蔡祎也不好强求,只得退至一旁,跟随赵部、马宪的灵柩缓缓入城。

    江州,是巴郡的郡治所在,城市规模比汉昌、阆中、安汉都要大一些,也更像是一个城市,其他县城与后世相比,更像是一个镇子。

    江州北靠长江,南靠山林,街道纵横交错。

    街上的店铺林立,两侧的百姓原地肃穆。

    ......

    晌午时分。

    涂晋一行这才将赵部、马宪的灵柩护送至巴郡太守府。

    赵部乃是巴郡太守,葬礼自然不能太过随意,次日上午,郡丞蔡祎为赵部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

    ......

    五日后。

    举行完赵部的葬礼之后,巴郡各县逐渐恢复平静,不过江州太守府,此时却并不平静。

    “羊渠令胡侗,举荐郡丞蔡祎,为巴郡太守。”

    “永安令邓序,举荐郡丞蔡祎,为巴郡太守。”

    数日之前,得知赵部战死沙场,巴郡太守府便通知各县县令,以及世家豪族派代表立即赶赴江州,为太守赵部治丧。

    通知各县县令,以及各地世家豪族到江州,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今日。

    赵部已死,就需要推举一个新的太守出来。

    当然,也可以等朝廷重新任命新的太守。

    不过时至东汉末年,太守县令亡故,更多的是郡县氏族豪强们自己推举,然后上报中央朝廷。

    一般情况下,朝廷也只能顺水推舟应允。

    人家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

    朝廷不同意又能怎样?

    今日就是巴郡各县,以及世家豪族一起商议,选谁成为这巴郡新的太守的日子。

    首先站出来的是羊渠令胡侗,以及永安令邓序,此二人均表示拥护郡丞蔡祎为巴郡新的太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