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师弟 » 第66章:明公当兴义兵

第66章:明公当兴义兵

    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十九日。

    成都,刺史府。

    “明公!”

    长史周群,当众向涂晋说道:“东郡太守桥帽,传檄各州,希望各州郡起义兵,共诛董卓。”

    闻言,众人皆惊。

    这几个月洛阳发生的事情,早已传遍益州,八月二十八日奉大将军何进之令进京“勤王”的并州牧董卓,率军抵达洛阳,在洛阳城北的北邙阪下迎接天子刘辩。

    当天下午,天子刘辩在董卓的护送下重回皇宫,大赦天下,改元昭宁。

    九月初一,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威逼何太后下诏废黜天子刘辩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改元永汉,董卓自领相国,掌控朝局。

    董卓擅行废立,同时诛杀异己,很快引起了官僚士大夫的愤恨,各地讨伐董卓的呼声日益高涨。

    “诸君!”

    涂晋看完周群递过来的檄文,不置可否的问道:“我益州当响应乎?”

    自中平元年穿越至今,涂晋从一个小山村的地主,因连平张修之乱、马相赵袛之乱,终于坐上了益州牧的位置。

    几个月前,又兵不血刃接管了苏固镇守的汉中郡,现在益州汉中已经连成一片,全在他的掌控之下。

    而且他在进出秦岭的各处关隘,都布有重兵。

    过去的这几个月,益州各地大肆招兵买马,目前益州有老兵三万,新兵四万。

    于此同时,涂晋也将巴郡的六大产业,基本都已经迁移至成都周围,因为这些产业,可以给他带来很多财富,即便巴郡现在也在他信任的人治下。

    但是这些产业还是掌控在自己手里,更为妥当。

    如今桥帽传檄各州,共讨董卓。

    我是顺大势出兵讨伐董卓,还是坐山观虎斗,割据益州继续发展......涂晋在心里盘算着。

    “明公!”

    别驾董扶,出列说道:“中原混战,与我益州何甘?”

    “明公只需坐镇益州,以观中原局势......”说着,董扶淡淡一笑说道:“待到时机成熟,我益州之兵北出秦川,一战便可平定天下。”

    “别驾所言极是!”

    有不少人站出来附和说道。

    董扶的反应,涂晋早就预料到了,因为他当初返蜀,给涂晋提的建议就是,控制整个益州,然后厉兵秣马,然后坐等中原大乱,待时机成熟后,涂晋再起益州之兵北进关中。

    当然,涂晋也觉得这个建议不错。

    即使后来诸葛孔明的隆中对,也是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然后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然后平定天下。

    但是——

    就在众人支持董扶的言论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笑着出列道:“明公!”

    此人名叫黄权,字公衡,阆中人士,现为益州主簿。

    “明公!”黄权道:“属下以为,明公当兴义兵,共诛国贼......”说着,他淡淡一笑道:“如今董卓乱国,群雄争相讨伐,明公若安坐于蜀中,待伐董结束之后,明公当如何自处?”

    “公衡何出此言?”周群疑惑的问道。

    周群是益州长史,也是涂晋的师兄,他的建议,其实与董扶相同,那就是中原任其乱,待到时机成熟,坐收渔翁之利。

    “我益州初定。”周群道:“何以出兵至中原?”

    “还有,即使明公不响应群雄伐董?”周群看向黄权,疑惑问道:“又如何不能自处?明公乃益州州牧,守护益州是明公的本份,是否伐董,全凭自愿,况且伐董非是朝廷之命,明公何故非要从之。”

    “呵呵!”

    黄权淡淡一笑道:“董卓,何人也?”

    “国贼耳?”

    “现在董卓掌控朝局,霍乱朝纲,明公若按兵不动,岂非国贼羽翼乎?”

    “黄公衡!”董扶顿时怒道:“董卓乱国,与明公何甘?汝怎可将明公与国贼同论之?”

    “董别驾,稍安勿躁......”黄权道:“眼下群雄响应共诛国贼,明公却作壁上观,不为国家兴亡出力,与帮国贼何义?”

    涂晋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听这些人争论。

    黄权在历史上名气也不小,曾被益州牧刘璋征召为主簿,建安十六年,益州别驾张松建议刘璋迎接左将军刘备入蜀,协助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鲁。

    黄权曾劝刘璋说:“左将军有骁勇名声,现在请他入蜀,想用部下之礼待他,则不能满足他之心愿;若以宾客之礼待他,则一国不能容下二位君王。如果客人有泰山般的安稳,那主人就会有累卵之危。”

    只是刘璋并未听从黄权之言,还是将刘备迎进益州,最后导致益州归于刘备。

    后来刘备封黄权为偏将军,其后也曾为刘备献计献策。

    章武二年,刘备夷陵大败,黄权所部无法回返蜀地,不得已率军投降曹魏。

    对于黄权这个人,涂晋觉得可以用,而且他现在本来谋士方面就有些欠缺,于是在领下益州牧后,便任命黄权为主簿。

    此时的黄权只有二十多岁。

    正所谓年轻人,想法就是不同。

    “明公!”

    黄权向涂晋拱手道:“若响应群雄共诛国贼,明公既可得仁义之名,同时......”他顿了顿,道:“若是国贼破,明公则可顺势攻占关中。”

    “若明公尽得关中益州之地......”黄权说着,看向众人,两声笑道:“试问当今之天下,还有谁人可与明公匹敌?”

    闻言,众人皆是一惊。

    虽然黄权前面说涂晋若不响应桥帽出兵伐董,就相当于在帮助国贼董卓,因为董卓就少了一份危险。

    但是,现在他们才明白。

    黄权也是一个野心极大之人,现在中原乱成一锅粥,涂晋已经占领了整个益州,而且还得到了益州的世家大族的拥护,如果趁中原混乱之时,一举占领关中,从而将关中益州连成一片。

    涂晋都不敢这么想。

    但这事儿若是成了,这三国乱世怕是就要被改写了。

    涂晋手下虽然武没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文也没有卧龙凤雏郭奉孝。

    但是涂晋现在很有钱啊。

    若是能占领关益二地,同时又有足够的钱财,到时候大肆招兵买马,必将成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到时候还怕没有强将名仕慕名来投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