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师弟 » 第135章:枪打出头鸟

第135章:枪打出头鸟

    袁绍、涂晋、刘备、孙权,四大诸侯互相举荐对方为王,虽然也都举荐了曹操为王,但是曹操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他为什么不高兴?

    可以当王啊。

    他的确是高兴不起来,因为一旦他接受四大诸侯的举荐,也就是说认可其他四位诸侯,也都可以自建封国。

    若是袁绍、涂晋、刘备、孙权都建立自己的王国,那他手里的刘协,还有什么用处?

    “文若!”

    曹操看向荀彧,问道:“这件事,你怎么看?”

    荀彧道:“丞相,若是依照四大诸侯的意思,则天子也就只是一个象征耳......”说着,他顿了顿,道:“一旦封国建立,则大汉天下将不复存在。”

    荀彧是汉室忠臣,他自然是不认可这种自立为王的事情。

    “奉孝!”

    曹操又问郭嘉,道:“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现在曹操可是脑子都大了,隔两天就会收到一个诸侯派来的使臣,要推举他以及其他几个诸侯为王。

    “丞相!”

    郭嘉微微叹息,道:“大势所趋耳。”

    “奉孝!”

    荀彧道:“何为大势所趋,莫非奉孝也支持各大诸侯称王乎,若是如此,丞相虽然可以进位为王,但是天子的诏令,将不再起到任何作用。”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是曹操手里的第一大王牌,他想说谁是叛贼,谁就是叛贼。

    如果各大诸侯全部自立为王,也就是证明他们的地位都是合法合规的,以后曹操想要征讨谁,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呵呵!”

    郭嘉淡淡一笑道:“即便诸侯不称王,现在天子的诏令,他们又有谁遵从?”说着,他停顿一下,道:“而且既然四大诸侯都以遣使来举荐其他诸侯为王,这也说明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曹操问道。

    “他们都想称王。”郭嘉肯定的道:“他们都在互相举荐对方为王,其实不管丞相是否应允,用不了多久,或许他们就会自建封国......”说着,他停顿一下道:“只要有一人自建封国,另外三镇诸侯,必然会跟随效仿。”

    闻言,曹操后背冷汗直冒。

    郭嘉说得没错,现在天下就他、涂晋、袁绍、刘备、孙权这五镇诸侯,论实力涂晋最强,袁绍次之,剩下三家实力其实差不多,谁也强不过谁。

    此番互推称王的事情,曹操已经了解过,第一个站出来推荐对方为王的人,是袁绍,袁绍曾遣使到长安,要推荐涂晋为秦王。

    只是涂晋并未立即应允,倒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让袁绍先称王,他举荐袁绍为辽王,一旦袁绍答应称王,他便同意自称秦王。

    后来,涂晋下面的谋士提议,干脆推举提前诸侯都当王,以此来架空大汉天子的地位。

    因为各诸侯称王,那大汉天子就如同春秋战国时的周天子,虽然名义上还是天子,但是他的作用,更多就是一个象征意义。

    “丞相!”

    郭嘉想了想,说道:“可以高祖皇帝曾定下的规矩为由,婉拒四镇诸侯的举荐,丞相若不称王,其他几镇诸侯,或许都会互相观望,因为没有人敢于成为第一人。”

    闻言,曹操眉头一展,道:“奉孝此言甚善,哈哈,吾要是不称王,看他涂晋、袁绍,谁敢率先称王?”

    “丞相英明。”郭嘉笑着道:“若是有人敢于站出来称王,丞相便可联合其他三镇诸侯,以不尊高祖皇帝祖训为由讨之。”

    “若是三镇诸侯相应,则丞相可顺势诛讨叛贼......”说着他想了想,又道:“若是三镇诸侯并未响应丞相,丞相届时再称王也不迟。”

    曹操算是明白了,先自己不称王,看看其他四镇诸侯的反应,若是有人先站出来,那就试试群起讨伐,如果大家愿意讨伐,那说明这场互谏称王,只不过是一个谋略而已。

    如果有人称王,其他诸侯不但不愿意讨伐,反而跟着也自建封国,那也就说明,诸侯称王,真的是大势所趋,想要改变也没有机会了。

    唉,曹操也是感叹。

    他现在手里虽然有天子这张王牌,但是他的实力,还是不如涂晋与袁绍,很多事情他还是左右不了。

    .......

    建安七年(198年)二月初三。

    长安。

    左将军府。

    “报!”

    涂晋正在与黄权,法正商议政务,一个内侍快步小跑进来,他道:“明公,府外来了一位狂徒,说明公若不见他,则关中要生大乱。”

    “放肆!”

    涂晋还未说话,黄权先是大怒。

    “他可有说过姓名?”涂晋很平静的问道,这年月狂徒也不算少,不过就是为了引起诸侯的注意,从而给其一个一官半职。

    “未曾......”内侍摇摇头,道:“他只说是襄阳狂士。”

    “襄阳?”

    “狂士?”

    涂晋满脑门的问号,只是刚琢磨突然瞪大双目,急忙说道:“带他进来。”

    “诺!”那内侍应诺离去。

    “明公......”黄权道:“可是认得此人?”

    涂晋闻言淡淡一笑说道:“或未曾谋面,或记忆犹新。”

    这话说得黄权一脸的茫然,心说这倒是见过还是没见过啊,但是一旁的法正,却面色平静,未说一句话。

    不多时。

    内侍带着一位身高约莫一米六左右的年轻男子,从外面缓步走了进来。

    那人进来后,并未像其他人见到涂晋,都会很客气的行礼,毕竟涂晋现在可是最大的诸侯。

    但是这人进屋,十分的傲慢,四下随意环顾,好像根本就没有看到涂晋一样。

    “先生何人也?”涂晋并未生气,随口问道。

    “襄阳狂士!”那人也是随口道。

    “先生到此何为?”涂晋追问。

    “解关中为难而来也。”那人又道。

    这一问一答,涂晋倒是没什么,反倒是坐在一旁的黄权是真的看不下去了,他突然站起看向那人,道:“好一个襄阳狂士,见到左将军,益雍凉并刺史,不参不拜,居然还口出狂言......”黄权瞪着那人,道:“我关中国泰民安,何来为难需要汝这厮来化解?”

    “哈哈哈!”那人不怒反而大笑起来。

    “先生何故发笑?”涂晋面色平静,故意问道。

    这人个头不高,看年龄约莫二十六七岁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