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中医学院 » 第七章 决议

第七章 决议

    “竟然能说大敌当前户部里没钱的事情,恐怕未免言过其实了吧。尊敬的太子殿下,您此话谅老臣不能苟同。

    咱就先从皇后娘娘的疾痒说起吧,皇后娘娘的疾痒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了让皇后娘娘的疾痒早日痊愈,您在去年,也就是陛下刚荣登大宝后的第二天,所谓六六大顺,就从户部携裹了六百斤黄金去了一趟大慈寺,为皇后娘娘祷告。钱是花了,花就花了呗,可皇后娘娘的疾痒始终不减轻。

    还有,今年深秋,还是六六大顺,您从刚刚收上来的租赋中挪腾了六千石黍,全部弄到了尼姑庵里。

    每人平均日食三分之一斗黍算,一斗黍可供三人一日食用。一石等于十斗,一石黍可供三十人一日食用。十石黍可供三百人一日食用,一百石可供三千人一日食用,则六百石可供一万八千人一日食用,而六千石可供十万八千人一日食用。陛下早有出击突厥的决心,倘若陛下出兵北进,六千石黍可供我大唐战士十万大军的一天的食用,您却出手大方,大口一张,六千石黍立马进了尼姑庵,可是依旧没有换来皇后娘娘疾痒的减轻。

    如今托陛下与上苍的鸿福,给我大唐送来一位大才,一连救了皇后娘娘与小皇子两人。要老臣我说,我们应该通过培养医术高明的大夫来提高我大唐皇室的健康水平。老臣刚才也和石欣小弟讨论了,筹建大唐中医学院不仅有利于我大唐皇室的健康,也有利于我大唐千千万万个百姓的生命健康。民者,国之根本。老百姓生活质量提高了,这对我大唐是极为有利的一件大事。您贵为太子,处处可以大手大脚花钱,却不能集思广益,办一件于国于民有益的事吗?

    太子殿下,各位同僚,相比于我们的茫无目标和效果的挥洒,试问建一处大唐中医学院又能花多少钱呢?再说了,难道突厥一天不除,我大唐的医学就一天不容提高吗?还有,筹建大唐中医学院,石欣小弟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我大唐着想。如此好事,你们还犹豫什么呢?”

    魏征的一番辩驳,让太子李承乾哑口无言,让刚才还持反对态度的武班大臣无言以对,垂头丧气。而举棋不定的有些文班系列的大臣,开始点头称赞。就连伟大的李二陛下身旁侍立的太监以及他身后侍立的宫女,也觉得魏征说有道理,他们的嘴上不说,脸上却满是赞许。

    听魏征说完,伟大的李二陛下揉了揉眼睛,朝太子李承乾看了看,李承乾发现了身为父皇的老爹看他的时候神情不是太友善,他赶紧低下了头颅,活像蔫了吧唧的茄子。太子李承乾此时一句话也不敢再多说了,他心理活动十分活跃,他在想,朝会完毕,恐怕老爹又要把他单独留下来,然后臭骂一顿。

    “玄龄与克明两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呢?”伟大的李二陛下用有几分失望的神态看了一会儿李承乾后,最后把目光投向了宰相房玄龄与杜如晦。由于宰相房玄龄字玄龄,杜如晦字克明,在古代,亲近的人之间,为表恭敬,常以其人的字相称。

    人家房玄龄与杜如晦为什么能被伟大的李二陛下看中,从一般官员升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唐王朝中央中枢机构的重要领导人?除了自身具备的才略以外,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人家这二位眼光长远。

    站得高,看得远。人家房宰相与杜宰相深谋远虑,不但善于出谋划策,也很在行观察和揣测伟大的李二陛下的心思。既然人家伟大的李二陛下把石欣请到皇宫大内治好了他最心爱的两个人性命,之后伟大的李二陛下还点灯夜谈,与石欣的谈话通宵达旦。由此可见,关于筹建大唐中医学院的事情,表面看是伟大的李二陛下与群臣商议此事,集思广益,实则是人家伟大的李二陛下心中已经决定好了的事情,把大家召集起来,只不过是尊重群臣,让大家一致通过这项决议,起到团结群臣,收买人心的作用。所以说,不要认为给个糖你就嘚瑟起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房宰相认为现在大唐王朝的整体的医学水平不高,不要说一些杂病和大病治不好,就是一些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治不好,这就是大唐王朝医学发展的现状。

    面对现状,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把现实的短板及时地弥补上,从而推动我大唐王朝的医学救治水平上一个台阶,为我大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牢固的基础。

    杜宰相比房宰相直白一些,既然我大唐王朝的医学救治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到大唐皇室与广大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那就立马采取措施,筹措人力物力积极的筹建大唐中医学院,这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从实际效果上看,重要意义不亚于我大唐王朝挫败突厥鬼的军事行动。

    看看,这就是水平。要谋略有谋略,要讨好有讨好。不论从表面看还是从里面看,都行得通。既照顾了伟大的李二陛下的面子,又把筹建大唐中医学院的实际内容包括了进去,也对以后大唐王朝医学水平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了,只有人家房宰相,还有人家杜宰相能想得出来。“房谋杜断”的美名,不是随便能上公元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教科书的。

    “既然玄龄与克明两位宰辅没有什么意见,那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吗?朕不但喜欢同意的意见,但同时朕也想听听不同的意见。但说无妨,言者无罪。”

    众臣都摇摇头,表示没有什么不同意见。既然没有异议,伟大的李二陛下宣布退朝,让房玄龄与杜如晦两名宰相会同户部和将作间负责实施筹建大唐中医学院,还有,伟大的李二陛下叮嘱,在筹建大唐中医学院的过程中,要始终邀请石欣大夫随时参与其中,多采纳石欣大夫的意见。

    退朝后,伟大的李二陛下干了两件事情,一件是把太子李承乾单独传唤到他的卧榻旁,抚摸着他的额头,因为李承乾是他的亲生骨肉,而且还是他最信任与宠爱的长孙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教导他以后凡事要从节俭处多想,多从朝廷大局着想,必要的话,还要多向他这个父皇请教。毕竟李承乾年龄还小,所以伟大的李二陛下并没有过多责备于他,对于这样一个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孩童,伟大的李二陛下以教导感化说服为主进行教育。

    退朝后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感谢石欣。石欣让长孙皇后娘娘与皇子李治的烧退了,算是彻底治愈了娘俩的病,为了感激石欣,伟大的李二陛下与长孙皇后娘娘商量了一番,不但给他做了一桌美味的饭菜,还让众皇子和公主一起出来感谢石欣,拜石欣为师。

    伟大的李二陛下与长孙皇后娘娘私下商议了,长孙皇后娘娘认为石欣的医术精湛,反正等大唐中医学院筹建好了,里面要招学生。若能让一群无所事事的儿女继承,也算是一件好事。既然观音婢认为是件好事,那就让儿女们拜他为师吧。长孙皇后娘娘喜欢他心目中的二郎用迁就的方式宠着她,每当这个时候,长孙皇后娘娘会偎依在伟大的李二陛下的怀里,而伟大的李二陛下也会把她搂在怀里。在长孙皇后娘娘的心里,伟大的李二陛下就是丈夫与二郎,在伟大的李二陛下的心中,长孙皇后娘娘就是观音婢与妻。

    临走,有许多金银珠宝装了足足一马车,说是伟大的李二陛下与各衙门大臣商议突厥进攻的国事去了,委托长孙皇后娘娘送送石欣,并说一车的东西不值钱,也是一并送给石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