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梁山白衣 » 第四十二章 回山路上话强汉

第四十二章 回山路上话强汉

    王伦众人在萧山连住了数日,期间将李宽也叫了过来,将他介绍给萧山三位头领,随后王伦让李宽将江南总部搬到萧山,毕竟这里有杨再兴三人驻守,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

    接下来,王伦将梁山的各种律令在萧山进行推行,无法坚持的发给路费让他们另谋去处的,留下的无论是粮饷还是待遇,都按照梁山标准。

    随即,王伦告诫杨再兴三人,从此以后,不可在打家劫舍,过往客商也不可惊动,而是采取梁山模式,由李宽负责组建商队供给山寨用度,万一不够,也会从梁山总寨调拨。这三人无一人想作奸犯科,只是被生活所迫,如今有不做贼就能挣大钱的机会,他们自然忙不迭的点头。

    王伦又掏出一份材料交给王寅道:“兄弟,我本想日后让李宽负责此事,不过现在有了你们三兄弟,此事就交给你们去做就行了。”

    王寅打开一看,当即嘴巴长得能塞进一个鸡蛋,过了半天,他才吃力的将目光挪开,两眼放光的盯着王伦道:“哥,哥哥,如此大事,你便如此交给小弟了?

    王伦笑道:“那你还想让为兄如何交给你,莫非还要跪着交给你不成?”

    其他人不知道王伦给王寅的是什么,不过都被王伦的话逗得捧腹大笑。

    王寅面色却是丝毫不变,忽然对王伦大拜道:“哥哥如此信任小弟,小弟粉身碎骨也难报哥哥知遇之恩,哥哥放心,此事小弟必将办的妥妥当当毫无纰漏。”

    王伦扶起王寅笑道:“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具体的事情回头和再兴、成贵两兄弟商量,水上的事情,还是少不了这玉爪龙啊。”

    成贵一听来了精神,吵吵着要看是什么,可是他一把抓过王寅手中的文档,看了半天却看不出所以然来,过了半天才猛地一拍脑门道:“娘的,俺不认识字啊!”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杨再兴也过来从成贵手里拿过文档,一看之下也是大惊失色,看着王伦眼中尽是热切。

    王伦笑道:“好好去干,我王伦向你们保证,我梁山绝不为一山贼。只是注意保密,莫要被人偷去。”

    杨再兴躬身道:“哥哥放心,便是再兴的脑袋被人偷去,此物也不会有失。”语音微微颤抖,他本将门之后,无奈失身为贼,因觉得无颜面对祖先,故此每日面具遮面,如今他先得到太祖金刀,后又见到梁山的宏图,心中郁结尽去,再不复行尸走肉的形态。

    王伦正色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若想利其器必先利其人。所有事情,最重要的始终是人,故此为兄才会将梁山律令拿来,要知道,绝不能因人手不足而胡乱用人,宁缺毋滥才是根本。故此在做大事之前,必要将山寨重新打理一遍,你们自己最熟悉这些兄弟,可用者留不可用者谴,损失山寨自会想办法,绝不能因小失大。”

    杨再兴是将门之后,王寅也是文武全才,只有成贵听的懵懵懂懂,不过那二人也没指望他能听明白,自己知道了就可以,必然可以完成哥哥的任务。

    这日再次齐集聚义厅,王伦自觉杭州之事处理已毕,正准备和几人说回转梁上之事,忽然王寅起身道:“哥哥,小弟有两位生死兄弟,因心高气傲,未曾与小弟一同上山,如今我萧山加入梁山大寨,更有哥哥的宏图伟略可做,小弟再次给他们传书,这两位兄弟昨日已经来到萧山,小弟与之详谈一夜,除非不能说之事,小弟都对他们详细说明。这两位兄弟对哥哥感佩有加,想由小弟引荐入伙梁山,还望哥哥应允。”

    王伦笑道:“兄弟的眼光,为兄是相信的,龙凤不与虫豸为伍,兄弟的朋友必是忠义无双的天下英才,为兄自然不会反对,既然如此便让这两位兄弟在萧山为你们三兄弟分忧吧,本来我还担心事务太多,怕你们三个忙不过来,如今看来却是可以放心了。。”

    王寅见王伦不问姓名便直接拍板,还让三人进驻萧山,心中大有士为知己者死之感,连忙谢过王伦,随即下堂去寻人。

    片刻后,王寅带着两个大汉进入聚义厅,王寅对王伦拱手道:“哥哥,这就是我的两个兄弟。”

    那二人对王伦施礼道:“王伦哥哥,我司行方(厉天润),久闻哥哥大名,恨无缘相见,今日的王寅兄弟推荐,多谢哥哥收下我们。”说罢双膝跪地大礼参拜。王伦大喜,慌忙下来双手相搀道:“二位兄弟请起,日后我们便是一家人了,这些俗礼便免了吧。”

    石秀则过来将每人一百两黄金放到两人手中,两人早从王寅处得知梁山的规矩,也不客气,当即纳入怀中。

    王伦请二人落座,刚刚说给二人安排在萧山,司行方起身道:“哥哥,小弟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哥哥可否答应。”

    王伦一愣道:“兄弟但讲无妨。”

    司行方道:“小弟久居江南,一直想看看这北方河山,故此小弟此次上山,不想留在萧山,而是想随哥哥前往梁山。”

    王伦笑道:“这有何不可,既然兄弟想去北方,那介时一起上船便是。”

    王伦再次和众人议论了一下注意的事项,自觉没什么可嘱咐的了,便道:“为兄离开山东多日,近日也要回去了,你们在此好好准备,日后我梁山欲成大事,少不得各位兄弟的鼎力相助。”众人起身领命,虽然不舍,却也知王伦所言乃是实情,特别是日前听闻年初王伦准备开疆扩土,几人心中更是热血沸腾,杨再兴和王寅有些嫉妒的看着准备和王伦北上的司行方。

    众人一直将王伦几人送下山,王伦上马拱手一笑道:“杭州就交给几位兄弟了,记得劳逸结合,不要太过辛苦。”说罢哈哈一笑,率领杜嶨几人打马远去。

    看王伦众人消失在视野中,杨再兴王寅等人才依依不舍的回转山寨。

    王伦来的时候,整个大船空空荡荡,回去却是满满当当,船舱中装满了此行所带的茶叶和烧酒。

    坐在船头,王伦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着水上的景色,杜嶨等人也围坐在他旁边,有人喝酒,有人品茶,安道全也坐在王伦旁边,捧着茶杯细细的品味着其中的清香。

    杜嶨开口道:“哥哥,现在我们山上到底有多少儿郎?”

    王伦微笑道:“如果不算萧山,一共有战兵三千八百六十二人。”

    酆泰道:“哥哥年初准备开疆扩土,不到四千人是否有点少了?”

    王伦笑道:“一千年前,大汉肃宗章皇帝刚刚即位,万里之外的西域三十万匈奴围攻仅有三百大汉将士镇守的疏勒城,这匈奴人,也就是现在契丹人的祖宗。大汉疏勒城守将耿恭誓死不降,以区区数百人阻挡匈奴数十万大军一年。后来大汉派遣援军万里援助耿恭,一共派出七千人。”

    卫鹤惊呼道:“派七千,够用么?”

    王伦淡淡的道:“太够了,现在看起来,派这么多人都算欺负匈奴。”

    王伦品了口茶继续道:“在半路,因为需要驻守和分兵,近一年后,真正到达疏勒城的只有区区两千人马,这两千人马一举破敌,杀的匈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直到最后,疏勒城的匈奴人全部被这两千人马杀散,但此时,疏勒城的三百汉军只剩下二十六人。”

    众人听王伦讲着这一段铁马金戈的历史,眼中都透露出向往。

    杜嶨道:“最终这些将士的结果如何?”

    王伦叹道:“这二十六位大汉将士自然想随增援的两千部队归汉,但是归汉路上匈奴人为了报复,派出了数万骑兵追杀,这些骑兵倒还罢了,最可怕的是西域的风雪远胜漠北,最终,这二十六位好汉杀出了匈奴人的包围圈,可是回到玉门关的时候,只剩下了十三人,这便是‘十三勇士归玉门’。”

    王伦的这个故事讲的众人鸦雀无声,连安道全都听入了神,他们似乎看到:在冰天雪地里面,二十六个大汉将士,面对数万匈奴追兵且战且走,沿途不断有兄弟倒下,但他们突出重围最终杀回了玉门关。

    酆泰猛地喝了一口酒,他虽然早已适应了这种烈酒,但还是忍不住一阵咳嗽道:“好汉,真真的好汉!那契丹人的祖宗在大汉将士面前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在场众人无一不认同酆泰的话。

    王伦淡淡一笑道:“他们自然是好汉,但我梁山兄弟也不是孬种,故此,为兄才要以四千铁骑开疆扩土,这比大汉万里驰援疏勒城人多了一倍,敌人却弱小数倍,难道我梁山儿郎反而未战先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