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再给大明五百年 » 第17章 两件大事

第17章 两件大事

    清晨,初冬的寒风袭来,昨夜下了一场小雪,薄薄的雪遮住了紫禁城的威严和肃穆,红墙金瓦的紫禁城,好像穿着红色礼服的每人披上了白色婚纱,别有风味。

    一夜未睡的朱明复伸了个懒腰说道:“两位爱卿高瞻远瞩啊,这两件大事还是只能托付你们两位柱国大臣。”一边示意王承恩传早膳。而君臣三人的商量了大半夜的两件大事:一是如何稳住满清,二是南巡后如何安排吴三桂以及宁远的八万关宁铁骑

    载入了主世界历史资料的朱明复虽然知道这两个内阁辅臣有诸多瑕疵,也不堪大任,但他深知这和原本朱由检的多疑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毕竟换首辅比换衣服还要勤快,怎么可以人尽其用呢?朱明复则是用人之长。比如魏藻德,特别会辩论,所以这次找他来就是为了让他出使满清,而陈演,做大事不行,做小事却可以,而且善于洞察人心,所以就让他来为想一想如何把吴三桂调离山海关。

    用早膳的时候,朱明复总结道:“这初始满清,只有两个目的,一是稳住满清,让他们不敢轻易入关,二是离间分化降臣和满人的关系,魏爱卿切记!”“臣定然不负重托,绝不辱命。”朱明复有道:“魏爱卿定能马到功成,那小小的国子监学生都能出使立功更何况你等柱国大臣!”朱明复这句看似鼓励的话,实则在激将他认真准备这次出使,不然输给顾炎武这个后生,面子上过不去,魏藻德脸色变了又变。

    “吴三桂那里,就按陈爱卿的意思吧,重新启用他的父亲吴襄为五军营参将,提领五军营,而后派他去宁远宣旨,加拨20万两军饷,哦,对了,还要给陈圆圆和吴三桂赐婚。”朱明复赞同了陈演对吴三桂的分析,陈演认为吴三桂是个有能力、比较忠诚但很会投机的人。“陛下圣明!”二人道。

    “对了,陈爱卿,天津卫的船只准备了多少?”“启禀陛下,目前已有楼船800艘,中等海船1200艘,小船若干。”“这还不够,顶多起码还差一半,不然如此之多的货物、官员、百姓怎么坐得下。”“是,陛下。臣严令沿海各省加速建造和征调!”“陈爱卿,这可关乎着满朝大臣的身家性命啊,大家都是交了护国税的。”陈演一听此话,赶忙应是,同时心头一紧,暗想,要是有大臣没船坐,皇帝还不全推到我头上,哎,背锅啊。

    五日后,清廷盛京,又来了一位明朝重量级的人物,大明次辅魏藻德,魏藻德自从离开京城,便大张旗鼓的宣扬要去满清给皇太极吊丧,这消息造就传到了清廷。

    而此刻清廷夺皇位的争斗也基本告一段落,那就是在豪格和多尔衮争斗最为激烈之时,多尔衮突然提出要拥立九阿哥福临,这让豪格一遍措手不及,而索尼等中立派也开始倒向多尔衮,支持福临,豪格也只能不甘心的任命。

    大殿上,清廷的几位亲王坐在上手,龙椅上空着,满汉大臣分列两旁。魏藻德一进大殿,就笑盈盈的向清廷的王爷们作揖,还专门靠近洪承畴道:“洪大人,久违了!”这一幕被清廷的满人看见后十分异样审视着这位降将,“你我各为其主,你不必如此!”洪承畴冷哼一声。“好好好,容后再叙,容后再叙!”魏藻德满脸堆笑。而后又向上手的几位亲王作揖,道:“如今,贵国皇帝驾崩,吾皇深感哀悼,特派老臣前来吊唁。不知要向哪位主事?”豪格正要说话,多尔衮先道:“我等都是太祖皇帝的血脉,同气连枝,你有什么事,大可说来,我等都可做主。”“即是如此,那我便向睿亲王回禀吧!”魏藻德接着说:“老臣此来有三样目的,一是吊唁,我大明乃礼仪之邦,尊重亡者,二是请贵国归还辽东诸郡县,三是议和罢兵。”满清朝臣一听,大为恼怒,只有多尔衮、索尼等人不动声色。豪格道:“好你个明狗,手下败将,还敢在这里口出狂言。看我不带兵指导京师,捉了你们那昏君。”“阁下就是肃亲王吧?没曾想贵国亲王殿下也是如此粗鲁。”魏藻德阴阳怪气。多尔衮又道:“你且说说,为何要归还土地,为何要议和罢兵?”“这首先,吾皇推行新政,如今兵精粮足,就连那南边的闯王也已不归顺,且不日就要来北境为国效力,这其次,贵军虽打了几次胜仗,但这几十年来也未曾入关,这其三,贵国皇帝驾崩,朝局未稳,而守孝期间大动干戈,大凶之兆。”

    沉默良久,多尔衮道:“我不与你做口舌之争,归还郡县不必再议,议和罢兵到可以谈谈。”而后,魏藻德便开始和清廷的议和大臣阿巴泰多番拉扯,清廷想要钱粮军饷,明朝丝毫不给,还要求归还土地,与此同时,朱明复还安排吴三桂等边军大规模操演,震慑清军,最终双方只签了个罢兵三年的合约,这也是朱明复早就料到的,其实有没有指望谈判,只是想暂时稳住清廷,防止他们在迁都的时候搞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