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一遇师兄误终生 » 楔子

楔子

    御街行

    “神都百战方艰立。烟享缭皇祏。

    而今銮殿不知愁,丧尽国家社稷。

    山河万里,朝堂云上,俱被饕蛇蚀。

    饥民板荡谁能恤,奢靡绅衿宅。

    可怜乱世把人抛,蒿草横生杂立。

    骨遗於野,尸身充塞,懑惹英雄泣。”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窑洞对

    杞朝高祖夏临,天纵奇才,靠着绝世神通武功,已然独步江湖武林之尊。然而,此时正值前朝衰颓之际,看着眼前满目疮痍的种种惨状。心怀天下的他不忍神州陆沉、泰阶倾塌。更恨右襟们不恤忠良,不恤苍生,不恤社稷。恨纸醉金迷的国贼们,流连奢靡虚度,卖官鬻爵,执着内斗更迭。恨中原沦虐胡蹄,群盗烽起,致家破民哀,丧权辱国。

    对着只图苟延残喘的庙堂失望透顶的杞朝高祖,于是毁家纾难,倾财赈施,四处结交豪侠义士,举义兵,兴民生,振国事。上承天命,下应民心。挽天下苍生于倾颓,救黎民百姓于苦难,带领着诸多武林侠客洒血枕泪、披荆斩棘、除腐逐凶终是将这乾坤晴朗,廓清环宇、重恢华夏天。

    以武立国,以侠义为纲的杞朝一扫前朝阴霾开始勃勃生机的焕发着属于它的时代。

    可惜,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如今,历史似乎又重演旧历,北方游胡频频叩关,边将不堪抵挡,云端之上不闻不问,任由凶蛮掳掠,在细看朝堂上,又成了老样子,权臣佞臣争权夺势,党同伐异。贪官污吏横行宇内,敛财无忌。皇子皇孙同室操戈,阋墙陷害。

    当朝皇帝也是荒淫无道,宠信奸佞,痴迷炼丹神术的主。如今已是身体病入膏肓的老皇帝,只待最后的钟声。

    诸贵们面对说不定皇帝什么时候就会归天殒命的时局,已然各有心思,诸皇子为了夺得皇位无所不用其极,臣子们为了保全尊贵也无所不法。

    唯独可怜百姓荒尸遍野也无人问津。对外丧权辱国,对内苛逼褐衣。再叠加上天灾人祸,种种劣行已然是逼得杞朝境内流民四起。

    或许病入膏肓的也不仅仅是皇帝的身体,还有这腐朽的王朝。

    杞朝夏氏建国近两百年,终是一步一步的跌入了自己亲手挖掘的坟墓。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乱世将近。

    可是这世间总有一小撮人,或不忍乱世的无情,或不甘己身的庸碌,或坚守着虚无缥缈的信仰,促使着他们砥砺前行。后世对他们的称呼有很多,盖棺定论的评价也亦褒亦贬因人而异。讨论他们的声音并不会随着他们的逝去而停息。

    只是,他们终是要锨翻了这灰暗的尘世,也注定要在这惨淡的世界留下属于他们呐喊的声,孤独的影,一往无前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