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诸天万域旅行团 » 第二十章 儒道

第二十章 儒道

    宋良辰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顿时又惹得百官议论纷纷。

    “什么,他是仙人弟子?这怎么可能?”“是呀,不太可能吧!”

    “别妄下定论,没看到他师兄师姐比龙擎还强吗?能教出这么强的弟子,他们师傅不是仙人还能是谁?”

    很快百官们就凑齐了证据,强行让自己相信了这个说辞。

    可百官之中自然有性格十分谨慎的,其中就有一位紫袍文官开口问道,“你说你是仙人弟子,那能否让我们看看你的师傅?我们实在想亲眼见见仙人究竟是何等样貌。”

    这话虽然看起来是对仙人的恭维,但其实隐含着深深的质疑。

    宋良辰极为自然的摊手道,“我也想再见见我的师傅,可没什么机会了。”

    那个文官点头认可了这个答案,但话中的怀疑没有丝毫减少,“见不到你师父,莫非他仙逝了?”

    如果宋良辰说自己的师傅死了,那他们三人的身份就将再也无法被证伪。所以也算是一个回答。但这么做也将永远无法消除百官们的疑心,终究不是上上之选。所以他故作严肃道,“我师父可没有仙逝,他一直都在。”

    “在哪里?”那名文官好奇问道。

    宋良辰沉默不语,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天空。

    “在屋顶上?”接话的自然不是面前的文官,而是远处的一位看起来就贼聪明的武将。

    “不,他老人家已经飞升到上界了。”宋良辰没被这摸不到头脑的话语干扰,依旧满脸严肃。

    “飞升到上界?”听到这个答案百官又一次议论起来。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飞升,哪里是上界,即便是奉帝也依旧未曾听说满脸疑惑。直到一位身穿绿袍的史官开口打断了议论。

    “回陛下,史书上真有过这中事。我记得十几年前曾在一本破旧古书上见过一段关于飞升的记载,只是未曾当真。

    那本古书记载七百三十年前,一位隐秘的强大武者不知如何突破了化灵境,达到了新的层次。随后他就被这片天地排斥,前往了另一个更加辽阔的天地。

    这应该就是飞升与上界的记载。”

    听到权威史官的讲述,众人又一次被刷新了三观。而其中也包括奉帝与宋良辰本人。

    宋良辰只是按照地球小说中的桥段编了个飞升的桥段,没想到这世界竟真有飞升与上界的记载。

    这对他来说极为有利,史官都承认了他所言非虚。百官哪里还有理由质疑他。

    “飞升...上界...”奉帝不断小声念叨着这几句,好像是对这两个词语很是憧憬。不过很快他重回现实,缓缓叹了口气,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韩星尘与克罗斯也惊奇于这个说法。显然他们在曾经的旅程中,也没听说过什么是飞升。

    众人一阵唏嘘与感慨,惊讶于世界竟然这么大。直到好一会才把目光重新放在宋良辰身上,对这位飞升仙人的弟子更加好奇了。

    “你的师兄师姐我们都认识了,你又是谁,修行的又是什么功法?”奉帝面含笑意道。

    宋良辰一眼就看出他是在期待自己的实力,但很遗憾境界伪造不了。为了不露馅他只好实话实说。

    “陛下我人称玉面百晓生——宋良辰,而且我未曾修炼过武道。”

    “什么?”文武百官同时发出难以置信的声音。

    宋良辰没等众人交流继续解释道,“我不是武者,也不曾修炼武道。因为我是个文人。”

    当文人一词说出口后,大殿内的武将们都不可避免的发出了惋惜与鄙夷的声音,唯有文官们精神一振。

    “原来是个文官。”

    不知从哪传来的一句不曾掩饰含有的鄙夷意味的话语,顿时激得文官们吹胡子瞪眼。

    可文官们也只能如此,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文人的地位就是这么低。被武将们瞧不起已经是常态了,他们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文人们手无缚鸡之力,在战场上连个普通士兵都打不过,所以你们从心底就看不起文人是么?”

    宋良辰没有丝毫气愤,微笑问向那些武将。

    武将们虽然心中都有这个想法,但不可能表现出来。所以既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可不回答又何尝不是回答呢?

    文官们不太懂宋良辰这么做究竟是想做什么,他也是个文人总不能带头贬低自己吧。

    果然,宋良辰话锋一转道,“那么我想问问,奉国如此繁荣的景象背后是谁的功劳?你们武将可有管过官吏任免、水利交通、税收户籍、案件审查、文书整理?”

    武将们听着一这大串职务,头都有些大了。

    让他们带兵打仗,他们自诩不会怕谁。但要是让他们负责这么多的烦乱杂事,那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奉帝位于龙椅之上满意点头。他正是看清了文官们对于国家的治理极为重要,这才大力培养并任用思维缜密的文人。

    虽然在以武为尊的世界中实力最为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文官们所付出的贡献。

    见武将们意识到了文官的重要性,宋良辰继续道“我猜你们中有不少人都很好奇,既然我是一个普通人又是怎样抗住陛下的威压呢?”

    百官们这才想起这件事,静静等待他接下来的话。

    “那是因为文人风骨宁折不弯。文人们肉身虽然羸弱,但他们的精神可以撼天动地、万古长存!”

    这一番豪言壮语深得文官们的心意。他们对宋良辰的敌意与质疑已经彻底消散。

    宋良辰咔的一声把水墨画展开,文绉绉向着奉帝行了一礼道,“陛下,虽然我无法为您带兵出征;但我可以却为您出谋划策,甚至可以不费一兵一卒逼退武国大军。”

    奉帝看他神情极为严肃,顿时连道三声好。“好,好,好!若真能不费一兵一卒逼退武国,爱卿想要什么朕就给什么。”

    宋良辰笑而不语继续道,“除此之外我还有一道,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道名为儒道!”

    “轰隆”随着话音落下,外面天空顿时一道晴天霹雳。好像是天地都在为这句话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