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在你丢失的时间里 » 第三十二章 岁月静好

第三十二章 岁月静好

    母亲的反应在意料之中,杨有君也没多说什么。

    杨明伟很快就弄了好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麻婆豆腐、魔芋烧鸭子、韭菜炒蛋、雪花鸡淖等等,全都是“杨有君”喜欢吃的。

    杨有君觉得很巧合,这些菜居然也是自己喜欢的。

    杨明伟拿出了珍藏十年的老酒,二两五的杯子倒了三杯,一家三口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这间七十平米的房子里,再次因为一家人聚在一起而充满了欢乐和幸福。

    晚饭后杨有君要帮父亲洗碗,但这个举动被母亲严厉的制止了,还一个劲地催促他去洗澡睡觉,理由是开了一天的车,肯定累了。

    父母收拾好家务就下楼去散步了,杨有君知道这是给邻居们显摆去了。他们当然是不会说中奖的事,只会说是儿子送的、儿子挣的钱之类的话。

    显摆的本意不是这些物品,而是显摆自己的儿子有本事、孝顺,要争那一口气。

    杨有君这时候才有空仔细打量着这套生活了十八年的房子,一些模糊的记忆开始浮现。

    这套房是父母的工作单位在十八年前分配的,当时分房的标准是通过对全体职工的文凭、岗位、工龄等来综合评分,根据评分从高到低来进行分房。

    夫妻俩是双职工,最终评分为两个人的评分相加,所以分到了这套房子。

    单位分房并不是职工一分钱不出,还是要出约为市场价的30%,但这已经是超级便宜了,抢的人很多。

    夫妻俩的评分加起来排在了能分房的倒数第二名,只要领导开了后门,这房子肯定没有他俩什么事了。

    好在当时的那个老领导很不错,说按评分来分配就按评分分配,谁来走关系都没用。为这事夫妻俩感谢了老领导十多年,直到老领导因病去世。

    小区里共有六幢、一幢两单元、一个单元七层楼、一层两房的老房子,没有电梯。

    当时分配的时候父母还很年轻,所以听单位的安排要了六楼,七楼则是领导们或者有点关系的同事要了,楼顶可以自己搞点搭建,很吃香。

    小区里以前住的全是单位同事,现在基本上都是儿女成年已经搬离而剩下的中老年人,许多有条件的家庭在换房子时便卖了或租了出去,因此小区里的陌生面孔越来越多,不再有以前邻里间的热闹与人气。

    在这一住就是十八年,看着同事们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换房搬离,快50岁的夫妻俩也眼红啊!

    当自己突然之间也有那条件了,那还不得显摆一下,都是人之常情。

    ……

    父母提前请了假,单位领导也异常好说话的批了假,于是腊月二十七一早便由杨父开车,一同前往蓉城。

    回家的三天没有走亲访友,因为亲戚们也要上班、打工,杨家一直又属于穷在闹市无人问的那种,所以亲戚们之间的问候都是在微信、电话里,走动一般都是生死嫁娶、过年过节。

    也没有去相亲这样的传统节目,主要原因是傅英已经开始觉得自己认识的那些未婚女孩子,没有一个能配上现在的儿子。

    所以这三天就是在古城里瞎转悠,正好赶上父母的单位主办“汉服文化节”,就拿了个工作证,天天跟着几百上千个穿着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游历文化古城。

    说是文化古城,在杨有君眼里就是几条过度商业化的老街,文化的遗址经过了过多的修饰和开发,已经失去了文化的底蕴,一点意思都没有,主打一个概念。

    父母来到新房子,尽管做好了“1800万豪宅”的准备,依旧被震撼到了!

    在他们的印象里,泳池应该在别墅,花园应该在地面,酒吧应该在闹市,而这些都集中在了一套高层住宅里。

    房里有两间主卧、一间次卧和一间儿童房,将父母带到另一间主卧后,杨有君便给宋书凡发了一条已回蓉的消息。

    父母放置好自己的物品后,忙不迭的开始张罗着房间里缺的东西。

    要说缺点什么,还真没有什么缺的大件,拎包入住时连毛巾、洗漱、床上用品这些都有,还是爱玛士的。

    不过父母硬是七七八八的统计了一大张纸的购买清单,简单地吃过午饭后,杨爸便潇洒地开着A8载着杨妈,按着导航的路线去采购了。

    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回到家,吃了杨有君做的晚饭后,夫妻俩便又开始将买来的这些东西放到应该的位置。

    多了这些日常生活用的小物件,房子里一下就多了许多人气,更像一个家而不再是一件奢侈品。

    腊月二十八,杨有君陪同父母继续大采购,油盐柴米酱醋茶,添衣置被。

    腊月二十九,全屋大扫除,父母硬是亲手将整间屋子都彻底地打扫了一遍,说新房子自己肯定要扫一遍,一是图个吉利,二是自己打扫一遍才能确定真的干净,家政公司难保不会粗心大意。

    这两天完全不让杨有君插手,让他自己去忙自己的事情。

    大年三十,地暖保持着常温二十度,驱散了今年春节的寒冷,父亲一大早起来就开始打电话四处拜年,声音洪亮,笑声不断。

    母亲要收敛的多,发发微信,隐约拍点豪宅的照片发发朋友圈,有老姐妹、亲戚打电话来就煲一顿电话粥,只不过以前是听别人说而羡慕别人,现在仍然主要是听人说,但已经开始点评别人了。

    杨有君觉得这样挺好,有福就该享。窝着受着了大半辈子,享受一下让精神愉悦怎么了!

    从魂穿来到这里不久,杨有君就换了手机号码,重新注册了微信,所以无论是电话还是微信,联系人里都只有几个。

    除了父母就是宋书凡、舒窈、高行长、高小琴及一个名叫零柒柒的汉服小姐姐,其他就没有了。

    零柒柒是在汉服巡游时帮助她们那个小团队一个小忙,她就把自己真当成了工作人员,便图方便主动加了自己微信。

    所以杨有君的发拜年信息很快,手动编辑了一条就给五人发了过去,就算是完成了过年的社交活动。

    首先回复的是高行长,虽然他一早就已经发来了祝福的话。

    然后就是舒窈,发了一大条消息,不光有文字,还有各种表情组成的拜年词,主打的一个花里胡哨。

    再是宋书凡,他发了两条,第一条是正常的拜年祝词,第二条则是:“已到账,请查收。”

    杨有君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一早就收到手机短信通知,某证券交易部转了2.4亿到他卡上。

    没办法,真的给的太多了。

    零柒柒居然也回复了,不过一看就是复制粘贴的,杨有君也没有在意。

    高小琴没回,曾经的热情似乎已经不再了。

    除夕夜,一家三口吃完团圆饭,便围坐在客厅看春晚守岁。

    不到十点,杨有君和杨明伟父子俩没顶住枯燥乏味的节目表演,就着温暖看睡着了,杨母则回房拿了两条毛毯出来给两人盖上。

    然后只见她拿出手机,对着躺在沙发上睡着的父子俩拍了张照片,然后发了条朋友圈。

    “岁月静好(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