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世界 » 第21章 郑庄公一命归西 楚武王营建郢都

第21章 郑庄公一命归西 楚武王营建郢都

    这一年是春秋纪元22年,前701年,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份。

    郑国。

    这一年,郑庄公57岁,已经当了43年国君,明显感觉时日无多了,便着手安排后事。

    这年春季,郑庄公邀请齐僖公、卫宣公、宋庄公在恶曹会盟。恶曹在今河南原阳一带,是郑国的一座城邑。世子忽也到场了,这次会盟是郑庄公专门为他准备的。郑庄公本来也想请鲁桓公参加,但世子忽坚决反对,他只好作罢。

    会盟的主题是增进各国之间的感情,大家要守望相助,不可相互背叛。盟会上,郑庄公的气色明显不是太好,世子忽也忙着拜访各方大佬。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都很给面子。

    但靠这一纸盟约,就能保郑国平安,世子忽顺利接班吗?

    郑庄公回到新郑,就一病不起,但他仍不放心。他的几个儿子都很出色,他们要是在窝里斗起来,郑国怕是永无宁日。于是,郑庄公让公子突去了宋国,公子亹(wěi)和公子婴(又被叫作公子仪)去了陈国,把世子忽托付给祭足。

    五月,郑庄公去世,世子忽即位,这就是郑昭公。

    郑庄公把能想到的情况都想到了,他要杜绝一切可能影响郑国稳定的因素。

    他能如愿吗?

    楚国。

    楚国准备营建郢都。

    郢都位于汉水下游一带,汉水成了郢都的天然防线。过了汉水,在汉水和清发水之间,是一片广袤的大平原,楚国人把这里叫作雍澨(shì)。过了雍噬,就是清发水,楚国人把它当作郢都的第二道防线。沿清发水,有不少国家,上游有唐国、随国等国,离得算是稍远,中下游有郧(yún)国、贰国、轸国等国。其中郧国比较强大,贰国和轸国都是很小的国家。这些国家,当年都是周朝汉东防线的组成部分。

    楚国有个计划,就是要把这些地方都收入自己的囊中。

    楚国命令贰国和轸国臣服。两个国家很是不解:我们已经臣服过了?楚国说,你们不懂管理,缺乏人才。我们将会为你们派遣最优秀的人才,帮助你们治理国家。

    两国惧怕楚国,不敢不应允,但又心有不甘。他们一边答应楚国,说愿意结盟,一边向郧国求救。

    郧国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一边出兵支援两国,一边向随国求援。随国是他们这些国家的老大。

    随国不敢怠慢,让绞国、州国、蓼(liǎo)国都赶来支援。

    楚武王命莫敖屈瑕和斗廉去和贰国、轸国结盟。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但不是嫡子,是庶子。莫敖是官职,相当于大司马,主管军队。

    他们行至雍澨大平原边上的郊郢,得知郧国军队已经到了蒲骚,随、绞、州、蓼四国联军也在赶来的路上,知道要打一场硬仗。蒲骚是郧国的一座城邑,紧靠轸国,是楚国前去结盟的必经之地。

    屈瑕虽然是军事主官,但没怎么打过仗,他问斗廉该怎么办。

    斗廉说:“直接干翻他们就是了,还能怎么办。”

    屈瑕道:“他们人多,而且还有援军在路上,能打得过吗?我看不如就地防守,向大王请求援军。”

    斗廉心里鄙视了屈瑕一下:知道什么叫兵贵神速吗?敌人的援军已经在路上,我们的援军还没影,等我们的援军到了,人家早完成布防了。是攻坚容易,还是攻其不备容易?斗廉虽然心里瞧不起屈瑕,但毕竟是领导,嘴上还是很恭敬的:“取得战争的胜利,不在军队的多少,而在于士气。我们的军队正士气高昂。你率领其他部队,牵制一下他们的援军,以防不测。我可以带领精锐,一举击败郧军。”

    屈瑕还是不放心:“要不,我们先卜一卦。”

    斗廉回答得很干脆:“占卜是为了决断。既然我们下定了决心,为何还要占卜?”

    屈瑕自己没主心骨,只好接受斗廉的建议。

    郧军以为自己人数多,楚军不敢轻易来战,他们还在等其他四国援军到来。若是五国军队集结在一起,楚国怕是只能撤军,取消这次会盟了。所以,郧军驻扎在蒲骚城外,并没有认真布防。

    斗廉率领楚国精锐,突然杀到。郧军仓促迎战,被打得大败。楚国趁机占领郧国大片土地,贰国和轸国也只得与楚国结盟,答应楚国派驻观察团。

    郧国此战后,无力再与楚国抗衡,随国召集的援军在得知郧国战败后,也作鸟兽散了。

    郑国。

    公子突的母亲雍姞(jí)是宋国雍氏家族的人,所以他被送到了宋国。公子突有能力,有实力,有志向,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埋没,他要寻找机会。公子突在国内得到高渠弥的支持。高渠弥是郑国大将,很有才能,郑庄公想任命他为卿,被世子忽劝阻,虽然没有成功,但高渠弥还是因此记恨上了世子忽,暗中投靠公子突。

    公子突有了内应,还需要外援。

    雍氏家族是宋国的大家族,深得宋庄公器重。公子突请雍家帮助自己,雍家就把这件事情汇报给了宋庄公。

    郑国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靠的就是打击宋国。宋庄公虽然是郑国一手扶植起来的,但他并不甘心于听从郑国的命令,他也想反噬郑国。机会就这样突然来了。

    宋庄公邀请祭足访问宋国,说是要加强两国的友谊,重温年初的盟约。祭足不知是计,欣然赴约。

    祭足刚到宋国,就被拘禁起来。宋国的要求简单明了:“要么死,要么帮助公子突夺取君位。”

    祭足本想拒绝宋国的要求,但感到脖子上一凉,一紧张,舌头打弯,居然答应了。于是,祭足和宋国订立盟约,答应和公子突一起返回郑国,帮他夺取国君之位。

    公子突得到这个消息,还没来得及高兴,也被宋国拘禁了。宋国也向他提出了要求:割地赔款,不然就别想回去。

    公子突无论如何也不想放弃这个当国君的机会,就答应了宋国的要求。于是,宋国派出军队,护送公子突和祭足,到郑国去争夺君位。

    公子突回到郑国,得到高渠弥的响应。郑昭公得知祭足和高渠弥都叛变了,转而支持公子突后,很潇洒地挥挥衣袖,离开郑国,跑到卫国避难去了。公子突即位,这就是郑厉公。此时,郑庄公去世才四个月。

    鲁桓公得知郑国发生政变,很高兴,认为机会来了。他对郑昭公(公子忽)始终不能释怀,这个时候一定要踩上一脚。

    郑国之变刚一发生,鲁桓公就派大夫柔与宋庄公、陈厉公、蔡国大夫蔡叔在折地会盟,宣布支持郑厉公。接着,鲁桓公又在夫钟会见宋庄公,重申了鲁国的立场。完事后,鲁桓公还不尽兴,十二月,再次在阚地会见宋庄公,一起祝贺郑厉公当上郑国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