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世界 » 第50章 斗子文掌权 齐桓公北伐

第50章 斗子文掌权 齐桓公北伐

    鲁国。

    春秋纪元58年,前665年

    春季,鲁庄公下令扩建马厩(jiù)。

    扩建马厩自然是为了饲养更多的战马。战马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饲养起来有很多讲究,春季在牧场上放牧,夏季在凉棚下吃草,到了秋季和冬季才回到马厩。所以,修建马厩也有时间讲究,要等到战马离开马厩,去到牧场的时候才能开工。

    鲁国实行的是大周历,大周历要比大夏历早两个月,周朝的春季,实际上还是隆冬季节,马匹还在马厩中,这时候修建马厩,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鲁庄公不想等了。

    这些年,鲁国天灾不断,去年还不得不向齐国借粮以度过饥荒,但鲁国还是决定顶着困难,修建城邑,扩建马厩,鲁国面临的形势真的不容乐观。北方的戎狄部落、东方的东夷部落、西部大沼泽的戎族部落,和中原诸侯一样,也遭遇了自然灾害,他们没有中原诸侯的互助精神和抵御自然灾害的战略储备,他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抢,鲁国不得不积极备战。

    鲁国迫切需要一个大丰收。这一年的庄稼长势很好,大家心里充满了希望。到了秋季,收获的季节快到了,突然爆发蜚盘虫。这是一种水稻害虫,长得像蟑螂。鲁国的农业又一次遭受重大打击。这些年,鲁国几乎没有一个好年景,不是水灾,就是虫灾。

    冬季,鲁庄公下令在诸地和防地筑城,这是为了和齐国争夺纪鄣。

    纪鄣是纪国的一块飞地,远离纪国本土,位于山东半岛另一侧的海州湾之畔,因为离得太远,在纪国被齐国灭掉后,得以幸存。

    二十七年前,纪叔姬陪着纪侯离开纪国,浪迹天涯。九年后,纪侯去世,纪叔姬回到纪国最后的祖地酅(xī)地,侍奉纪国的祭祀,掌管纪国最后一座城邑——纪鄣。

    去年冬季,纪叔姬也去世了。她去世的时候,把纪鄣托付给了鲁国,因此鲁国在诸地和防地筑城,准备接收纪鄣,并防御外部势力干涉。

    齐国对鲁国的行动很不高兴。齐国已经吞并纪国,纪鄣也应当是齐国的,鲁国凭什么染指!

    这年夏季,齐国出动大军,攻打纪鄣。鲁庄公派军队驻扎在成地,想救援纪鄣,但又不敢行动,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纪鄣被齐国占领。

    鲁国虽然没有得到纪鄣,但也要恶心一下齐国。八月,鲁国风光大葬纪叔姬。叔姬是去年十二月去世的,已经过去八个月了,但鲁国不管这些,以最隆重的葬礼安葬了叔姬,以表彰她在抗击齐国侵略过程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九月,朔日,又发生了日食。人们联想到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不胜恐惧,用牺牲来祭祀社神,以求平安。拯救太阳的祭祀本来是不需要牺牲的,但人们真的怕了,也顾不上这些了。

    但这些祭祀真的有用吗?

    楚国。

    前年,楚国的令尹子元被郑国的空城吓跑了,成为年度最佳国际笑话。但子元认为自己成功避开了与中原诸侯联军的战争,是有功的,于是,他住进王宫,想与息夫人有更近距离的接触。大夫斗射师劝子元不要这样,被他关进了监狱。

    令尹子元这一不经意的举动,捅了马蜂窝:他得罪了最不该得罪的斗家,大名鼎鼎的若敖氏家族。

    斗伯比扶立熊坚,他死后,楚国大权并没有落在他的继承人手里。于是,他的弟弟申公斗强支持令尹子元,重夺大权,拥立熊恽,也就是楚成王。斗强死后,他的儿子斗班继承申公之位。

    令尹子元的所作所为惹怒了斗班:子元,你变坏了!于是,斗班发动政变,杀死了令尹子元。

    楚国群臣也看不惯令尹子元,他们想请斗班主持朝政。申邑是楚国最重要的战略要地,斗班若是回到朝堂,就得放弃申公之位。斗班不想这样,他想起了斗伯比的儿子斗谷於菟(dòuguwūtú)。

    斗谷於菟,字子文。很多年前,楚国国君若敖熊仪娶郧国国君的妹妹,生了斗伯比。郧国位于清发水下游,云梦大泽边上。

    斗伯比是熊仪最小的儿子,不是嫡子,在楚国不得志,就生活在郧国。熊仪的儿子熊坎当上国君没几年就去世了,熊眴(xuàn)即位。熊通联合斗伯比,杀了熊眴,自立为君,这就是楚武王。斗伯比从此得势。

    有一回,斗伯比在郧国度假,跟郧国国君的女儿,也就是他的表妹好上了,生下一个儿子。

    斗伯比在楚国权势滔天,郧国国君把他们母子送回给斗伯比,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这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被郧夫人丢弃在云梦大泽。郧国国君在云梦大泽打猎,遇见一只老虎在喂养一个人类孩子,就把这个孩子带了回来,发现是被他们丢弃的那个孩子,于是,给他取名叫“谷於菟”。楚国人称“乳”为“谷”,称“虎”为“於菟”,因为老虎给他喂奶,所以叫这个名字。郧国国君还说,这个孩子能被老虎喂养,是天命之子,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斗伯比就把母子俩收留下来。

    斗子文在斗家并不被重视。斗伯比因为支持熊艰,楚成王夺权后,斗伯比家族被打入了冷宫,他的嫡系子孙被清算,斗子文捡漏,成了斗氏家族的族长。

    斗班找到斗子文,希望他能主持楚国大局,斗子文也在等这个机会。这些年,楚国经历了两次政变,又加上连年自然灾害,经济陷入严重危机之中。于是,斗子文献出家族全部财产,帮助楚国度过灾难,他也顺利当上了楚国的令尹。

    齐国。

    北方的山戎也在连年自然灾害中苦苦挣扎。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向邻近的燕国下手,不停劫掠,情况愈演愈烈。

    山戎又称北戎,是戎族的一个分支,春秋时期北方一支强大的少数民族,盘踞在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和内蒙古东南部一带,春秋时期已经变得相当强大,建立了孤竹、令支、屠何、无终等强大部族。山戎部族以游牧射猎为生,生活经常没有保障。生活过不下去时,他们就南下,跑到燕国、齐国和鲁国北部一带抢劫,当地的老百姓不堪其苦。

    离燕国最近的是屠何部族,屠何部族经常到燕国边境抢劫,抢了就跑,燕国人就把这些人称为马贼。

    春秋纪元59年,前664年

    秋季,有一支屠何族人跑到燕国抢劫,抢得太兴奋了,忘记了往回跑,被燕军包了饺子。漏网的族人跑到屠何王那里去告状,说燕国如何如何凶残地杀害自己的族人。屠何王听了很生气,就倾全国之力攻打燕国,一直打到燕都蓟(jì)城之下。燕庄公一边加强城防,一边赶紧向齐国求救。

    齐国想去救援燕国,又怕鲁国背后搞小动作,于是,齐桓公约鲁庄公在济水会面,商讨攻打北戎的事情。虽然因为纪鄣事件,鲁国和齐国闹得很不愉快,但面对异族入侵,鲁庄公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大度,表示一定全力支持齐国北伐。

    齐军赶到蓟城,屠何的军队正打得起劲,又是放火烧城门,又是像蚂蚁一样往城墙上爬。燕军又是往城下丢石头,又是浇热油,还不忘往城门上浇水填土。齐军来得正是时候,一通冲杀,燕军也出城反击,里应外合,屠何军队全军覆没,屠何王也被杀死,屠何国就这样没了。

    蓟城之围被解,燕庄公那个感动,拉着齐桓公的手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这时候的齐桓公也特有成就感,他大手一挥:“放心吧,兄弟,老哥帮你把那些可恶的山戎贼人彻底消灭。”

    齐桓公决定先攻打令支山戎。令支山戎生活在今河北迁安一带,与燕国之间隔着无终山戎。山戎各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无终部族跟中原诸侯就比较亲近。

    齐桓公派人带了很多礼品去无终部族行贿。武王伐纣的时候,无终部族跟着一起闹革命,被封为子爵,建立了无终国,是亲近周朝的山戎部落。由于亲近周朝,经常受到临近令支部族的欺负。无终部族一听齐桓公要攻打令支山戎,很高兴,就派了一支两千人的军队作为先锋兼向导。

    令支山戎听说屠何部族被灭,赶来报仇。令支山戎虽然势力强大,但如何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齐国大军的对手。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兵民一体,平时放牧狩猎,战争来了,拿起武器就是战士,基本上没有受过专门的军事训练,打仗靠的是本能。齐国的战车军阵冲杀过来,就像割麦子一样,山戎的士兵一片一片地倒下。令支山戎损兵折将,只好收拾残部,逃往孤竹国。

    孤竹国是商朝时候的诸侯国,在今唐山滦南一带。商朝末年,孤竹国君有两个宝贝儿子,伯夷和叔齐。伯夷觉得叔齐本事比自己大,就想让叔齐继承君位;叔齐觉得伯夷是大哥,应该继承君位。伯夷为了让叔齐继位,就离家出走了,叔齐知道后也离家出走。

    两人流落到周方国,他们正赶上周武王率领大军伐纣。两人不顾个人安危拦截周朝军队,企图劝阻武王伐纣,最后当然没有成功。周朝建立后,伯夷和叔齐很伤心,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这就是成语“不食周粟”的由来。两人隐居在洛阳附近的首阳山,以山上的野菜为生。周武王请两人下山当官,两人还死硬,坚决不下山。后来,有一个老太太见到他们,就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山上的野菜也是从周朝的土地上长出来的啊。”于是,两人就饿死了。

    孤竹国的两大贤人离家出走后,孤竹国就开始脱离文明的轨道,和周围的山戎部族打成一片,成为山戎的一部分。

    齐桓公决定远征孤竹国。孤竹国地处偏远,沿途穷山恶水,环境十分险恶。孤竹国以为大山大河能阻挡齐国战车的车轮,没想到齐国的军队犹如天降,孤竹国顺利地结束了继续堕落的命运。

    齐桓公的这次北伐进行得很顺利,在春天快要到来的时候就彻底扫平了山戎的威胁。老天似乎也觉得齐桓公的这次副本太简单了,临时增加了难度。在齐桓公班师的路上,下了一场大雪。看苍茫大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看哪儿到处都一样:齐桓公的大军迷路了。齐桓公找到管仲说:“老管啊,咱仗也打完了,要是就这样被困在北国的荒原,会闹笑话的啊。”

    管仲还真是有办法,他叫人把从齐国带来的几十匹老马放开,走在队伍前面,军队跟着老马走,最后还真走出了困境。这就是成语“老马识途”的由来(另外一个更流行的说法是齐军在沙漠里迷路。想想看,这块地方就是现在的北京到北戴河一带,怎么可能会有沙漠)。

    回到蓟城,齐桓公受到燕庄公的热烈欢迎。齐桓公也不含糊,很大方地把征讨来的土地全都拱手送给了燕国。就这样,燕国由一个边陲小国一下子变成了北方大国。其实这些土地和齐国不搭界,齐国也没法要,只能送顺水人情。

    燕庄公那个感激涕零,在齐桓公回国的时候,送了一程又一程,不知道送了多少程,还一直拉着齐桓公的手不肯放。

    最后还是齐桓公先把手薅(hāo)出来,说:“老弟啊,不用再送了,你已经送到齐国境内五十里了。按照规矩,诸侯相送是不能出境的。这样吧,我把你走过的五十里土地割让给燕国,算你送到了边境。”

    燕庄公更感动了,说:“齐国的友谊,燕国一定会世代牢记,这块地方就叫燕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