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世界 » 第101章 秦国和楚国的结盟

第101章 秦国和楚国的结盟

    秦国。

    去年,秦国破釜沉舟,攻打晋国。秦国军队在晋国的土地上如入无人之境,风光无限。晋国本来打算在秦军疲顿后围歼他们,但秦国人不上当,在兵锋最盛的时候杀到了崤山,还在那里埋葬和祭祀死去的秦国战士,这让晋国大失脸面。更可气的是,秦国一回去,就跟西戎开干,还大获全胜,得到周天子的表彰,甚至被尊为西方霸主。

    无论如何,晋国也咽不下这口恶气。

    秋季,晋国出动大军,围攻秦国的邧(yuán)地和新城。这两个地方原来是梁国的地盘,梁国灭亡后,都归了秦国。

    晋国的攻势很突然,秦国有些措手不及,只得一边动员军队,一边向楚国求救。

    去年,秦国向楚国表达了结盟的意向,楚国既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不同意,事情就这样搁下了。原因倒也好理解,在此之前,秦国和楚国没啥来往,还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秦国不止一次越过伏牛山,攻打楚国的属国。楚国对秦国的诚意抱有怀疑,所以要先考察一下。

    这次救援行动就是一次很好的考验。

    楚国选择攻打江国。

    去年,楚国攻打江国,没有成功,这次,楚国又来了。

    楚国的这个选择很鸡贼。江国是嬴姓诸侯,虽然加入了中原诸侯大联盟,却依然与秦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去年,晋国救援江国,因为江国是中原诸侯大联盟中的一员。对中原国家来说,江国扼守淮河天险,地理位置很重要,不容有失,但对晋国来说,也就那么回事,救援江国是卖中原诸侯一个面子。晋国与楚国隔着千山万水,江国的死活,晋国不是那么在意。

    楚国攻打江国以解秦国之围,如同隔靴挠痒,晋国根本就不理会。于是,楚国就灭掉了江国。

    秦穆公听到江国被灭的消息,很是伤心,好几天吃不下饭: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盟友吗?

    秦国会如何处理江国被灭这件事呢?

    鲁国。

    两年前,鲁国曾组织联军,企图攻打卫国以讨好晋国,虽然没有成行,但梁子算是结下了。今年,晋国突然转变策略,对卫国好得不行,鲁国难免有些吃醋,觉得卫国是在动摇鲁国在晋国心目中的地位。

    卫国没有想那么多,他们清楚晋国向自己示好的原因,晋国是要让卫国和鲁国一起钳制齐国,把齐国的势力隔离在东方。既然卫国和鲁国负有相同的使命,那就要同气连枝,守望相助。于是,卫成公派宁俞到鲁国访问。

    宁俞是名人,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算是流量明星。因此,他在鲁国受到鲁文公的隆重接待。鲁文公高规格接待宁俞,是因为鲁国先前做了对不起卫国的事情,而现在要成为盟友,多少得表示一下。

    鲁文公虽然很热情,但他从骨子里认为鲁国要高卫国一等。这是优越感是有根据的,因为晋国现在都对鲁国高看一眼。

    如何才能把这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表现出来呢?宴会上,鲁文公为宁俞吟诵了《诗经》中诗的两首诗:《湛露》和《彤弓》。这两首诗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周天子会盟诸侯,彻夜欢饮,赏赐给他们彤弓和箭矢,命令他们去攻打远方的敌人。鲁文公想表达的意思是,我就像高高在上的天子,你宁俞就是前来朝贺的臣子。

    宁俞当然听出了鲁文公的意思,他认为卫国和鲁国是平等的国家,卫国不能向鲁国低头称臣。因此,宁俞既没有辞谢,也没有赋诗回答。

    宴饮的规矩,主人赋诗,客人是要下堂辞谢,并赋诗应答的。他们所吟诵的诗篇都出自《诗经》,所以,那时候的贵族都会把《诗经》背得滚瓜烂熟,以免在关键的时候出丑。

    宁俞不应和鲁文公的诗,鲁文公认为宁俞失礼,派人私下里探问。宁俞说:“我以为贵国在搞排练,没想到贵国君真把自己当成了天子,实在对不住啊。”宁俞的答复让鲁文公闹了个大红脸:他以为对方闹了笑话,没想到自己才是真正的小丑。

    这年冬季,鲁文公的奶奶,鲁僖公的母亲风夫人去世。风夫人虽然不是鲁庄公的正妻,但资格够老,地位足够尊崇,鲁国决定给她举行国葬。

    谁都知道,鲁国现在是晋国跟前的大红人。于是,周襄王派荣叔参加风夫人的葬礼,并赠送了死者含在口中的玉。这种玉叫做“含”。赠送死者的礼物中,“含”是最尊贵的;其次为禭(suì),是死者随葬的衣服;再次是賵(fèng),即陪葬的马匹,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卿大夫驾二,这是定好的规矩,不能逾越;最后是赙(fù),赠送的钱财。天子都带头了,其他诸侯也都纷纷送来了丰厚的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