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旋风太极李二海 » 第59章:这得花多少钱啊?

第59章:这得花多少钱啊?

    李二海父母生平第二次坐着儿子派来的汽车,既高兴,又紧张,仍然觉得稀奇。

    二海娘伸手摸了摸屁股下边的座椅,感觉应该是软软的皮子,手感真好。心想,现在人真娇惯,椅子还用皮蒙上,太浪费了。

    二海娘上次进城,当天就匆匆返回了,还没认真看看城里啥样子,心里充满了好奇。

    山里的人,尤其是妇女,很多人一辈子没有进过城,甚至少数人都没走出过大山。他们一天又一天的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简单,机械。

    林壑尤美,泉水潺潺,鸡鸣狗吠,炊烟袅袅,桃花源式的生活看起来很美,可如果一直置身其中,就是另外一番滋味了。

    所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述,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梦中仙境罢了。

    如二海娘,如果不是母因子贵,可能一辈子也坐不上这样高级的轿车,也或许终生不会进城。那个山沟,就会是她终老一生的地方。

    就连见过世面的村支书王炳开,也不过是偶尔进一次城,想在城里落脚,那还是天方夜谭。

    这次是下午去接的,回来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车子离城还有二十里的时候,远远地就看到一片灯火辉煌,连绵不绝。看得二海爹娘目瞪口呆,哪里这么多灯呀?这得耗费多少电呐?

    到了城里,到处是楼房,被路灯照得亮亮的。二海娘心想,村里最好的房子就是亲家王支书家那个小楼,气派得很,多少人眼馋呢。没想到,这里到处是大楼房,比亲家那个楼房还大还气派。这城里人真有钱啊。

    天已经黑透了,可路灯下还是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人群,有人脚步匆匆,有些边走边打闹着,形态各异,热闹非凡。

    二海爹娘算是开了眼界了。

    王妍不放心,已经打了几遍手机,李二海一再汇报位置,她才放心。

    到家的时候,王妍在单元门口等着呢,先跑过来拉着婆婆的手,亲切地喊了声“娘”,二海娘眼都笑眯了。

    王炳开假装生气地说:“嫁出去的闺女,真是泼出去的水啊,亲爹都不亲喽。”

    王妍不理他,又喊了公公一声“爹”,才转向爸爸,撒娇地说:“爸,你这人也太小气了,我都喊了你二十多年了,还计较这一刻。”

    一群人都哈哈大笑。

    杜翠在楼上窗户口喊起来:“快上来呀,外边不冷吗?”

    李二海家在十一楼,大家赶忙拿好东西,进了电梯。

    左岸华庭小区是温定第一个高档小区,也是第一个有电梯的小区。

    上次来的时候,二海娘就觉得奇怪,大家都挤在这么个小箱子里干嘛呢?当时感觉这个箱子还在向上动,心里慌慌的,可又不好意思说,怕亲家说笑。

    其实王炳开也没有坐过电梯,那时的想法和二海娘一样呢。

    后来才知道,这是电梯,洋玩意儿。

    很快,电梯停了,门一开,就看到杜翠站在外边。

    大家再一次亲切地打招呼,同时向屋里走。

    再次进了装修豪华的家里,二海爹娘感觉到了皇宫里一样。心里都是一个想法,这得花多少钱啊?

    杜翠已经准备好了晚餐,大家落座,开始吃晚饭。

    好多菜,好多好菜,二海娘都舍不得下筷子。

    王妍看出得公婆的窘态,便说:“爹,娘,在家里还客气不成?随便咋样都行,不要见外呀。这里也是你们的家呀,对吧?”

    王炳开终于忍不住了:“二海,我上次就想问你的,这房子连装修花了多少钱呀?”

    李二海说:“爸,一共花了三十万。”

    “三十万?”王炳开吃惊不小,那边二海爹娘却吓了一哆嗦。

    他们都在想,一辈子也挣不到这么多钱,这孩子到底发了什么财呢?

    吃完饭,二海娘便关心起来了王妍,问了很多细节,还兴奋地告诉王妍,她把家里散放鸡下的蛋都攒了下来,这次带来了,给王妍吃。

    山里人质朴,这样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关怀。王妍知道婆婆的好。

    第二天,大家决定陪老人去逛街,让他们涨涨见识。

    没有叫司机,大家出门步行。

    一边走,李二海和王妍一边做导游,不停地介绍眼前所见。

    这山里,真的不能和城里比,什么都不能比,差得不是一两点。

    到了百货大楼,要去给几位老人买新衣服,顺便办些年货。

    楼上“温定百货大楼”几个大字,每个都在半人高,二海娘稀奇道:“我没读过书,但听人家讲过什么斗大的字,我看这些字比斗大多了。”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门口人很多,都有点挤。进来一看,里边也是满满的人,大家都在忙着挑选年货。

    二海爹说:“这才是过年的样子。”

    没想到碰到了玛丽,一看李二海身边就是家人,她竟然过来打招呼。李二海只好一一介绍家人。

    礼貌地打了招呼,玛丽便借口走开了。

    其他人倒没什么异常,二海娘却有点发现。她故意走在最后,跟儿子认真地说:“二海,这个姑娘挺漂亮啊。”

    李二海知道娘怀疑,便说:“朋友。”

    “朋友?我怎么觉得不是一般朋友啊,二海啊,我可警告你,小妍是我的媳妇,也是我的闺女,不允许你对她有一点不好,听到了?”

    李二海搂着娘的肩膀,撒娇地说:“娘,看你想哪去了,你儿子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

    为几位老人都买了几身衣服,看了价钱,把二海父母心疼了半天,都不肯买,好不容易连哄带骗地才搞定。

    买好了衣服,王妍要去自己店里看看,便让李二海陪着老人,慢慢玩会儿,再挑选些年货。

    其实海妍服装店一般不用去看,现在有了个工作认真的店长,每样事情都是井井有条的,王妍很放心。

    只不过现在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每天还是喜欢去看着,看着店里忙碌的样子,心里高兴。

    挑好了年货,李二海才发现东西太多,不好拿,只好打电话让老张开车过来。

    李二海又挑好了两份上好的茶叶,准备一会儿给季柱和赵恺送过去。这两位领导,对自己帮助很大,表示一点心意吧。

    老张跑了两趟,才把人和东西全送回了家。

    李二海便让老张带上自己,去县大院。

    季柱准备回老家过年,明天走。

    看到李二海过来,便开玩笑地说:“我一直在等人来送礼,可是没有人来啊,看把我急的,都在门口张望呐。”

    李二海赶忙递上茶叶礼盒,说:“季书记,这不我来了嘛。别人不送就算了,我要是不送,您老人家年后不跟我算帐吗?”说完,二人都大笑。

    季柱将李二海让进屋里喝茶,实则是要交流一会儿。

    对于李二海的表现,季柱是相当的满意,一个年轻人,有思想,有干劲,能冲能打,关键时刻都能承受住各种压力,做出不一般的成绩,确实不易,在温定,甚至是在重清,也是独一无二的。

    看着李二海的成长,季柱心里也很高兴。当初阴差阳错地把李二海弄到自己身边,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才。

    本以为李二海是靠后边什么特殊资源上来的,现在看来,李二海的成功,还是靠他自己的打拼,是用实力说话的。

    最后,季柱跟李二海交底,年后可能离开温定,具体时间还没有定下来。

    自从季柱去中央党校学习,李二海便知道,季书记在温定待不久了,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想着季书记对自己的器重,困难时候对自己的帮助,李二海心里有一万个舍不得,他早已把季柱当作了自己的亲人了。

    李二海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季书记,首先我要祝贺您,希望您这样的好官在仕途上步步高升。您是我的贵人,给了我很多鼓励,也给了我很大帮助,不管到什么时候,无论您到了哪里,这一辈子我都把你当亲人。”

    李湘萍也是不舍李二海,觉得这孩子很投自己的意,很多时候已把李二海当作自己的孩子了,每次李二海遇到挫折,她都很担心。

    临别的时候,李二海对着季柱夫妇说:”要是真的调离了,我会经常去看你们的。“

    季柱夫妇听了很感动,他们知道李二海说的是真的。李湘萍的眼眶竟然湿润了。

    去赵恺家里的路上,李二海的心情竟然低沉起来,有种失落感。他和季柱的感情很深。

    他想,有空回家一趟,把娘做的苦丁茶给季书记多带点,他喜欢。另外,季书记下乡考察的时候,就看中了苦丁茶这个项目,但没有做起来,将来有条件,一定把它搞起来。

    赵恺没有想到李二海会来拜访,高兴地把他让进了院子。

    看着赵恺的意思,他肯定是知道季柱要走的消息了,有点喜形于外。

    再成熟的人,也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感情流露,悲则戚,喜则悦,是人不能完全免俗。

    对于李二海,赵恺一是器重,二是欢喜。

    李二海的能力是不容置疑了,器重他,也就是帮助自己。

    从一开始的讨厌,到后来喜欢上李二海,赵恺还是有个过程的。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共事,他发现李二海人品好,是真君子,尽管是下属,还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赵恺,非常认同李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