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旋风太极李二海 » 第365章:省城会盟

第365章:省城会盟

    一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温定市的融合经济发展试验区已经初具规模。

    来自中西部各省的考察团是络绎不绝。

    也有东部沿海地区来参观的,或许他们是来寻找发展机遇的。

    多了这些接待工作,李二海和祁浩就更忙了。

    四月末的一年,李二海约上了汉山县的邱明权,带上祁浩,一起去省城跟谢闯聚了聚。

    谢闯心里明白,说是聚一聚,其实是想谈合作的事,这也是他希望的。

    最高兴的人,当然是邱明权。

    当初自己是把李二海当作仇人和坏人的,当众还羞辱过他。

    没想到的是,李二海此人虚怀若谷,根本不计前嫌,反过来还主动跟自己合作,让自己的汉山县来分享试验区这块大肥肉。

    可以这样说,李二海的人格力量已经震撼到了邱明权,今后他会紧密地团结在李二海的周围,唯李二海马首是瞻。

    接到电话,邱明权也带上县长马贞直奔省城北宁。

    谢闯早已安排好了酒店,候在那儿。

    人一到,马上先拉过小桌子,打牌。

    李二海和祁浩对门,谢闯和邱明权对门。

    “一转眼三四个月过去了,我们都没有聚一次,这有点不像合作的样子啊。”李二海说。

    谢闯笑了笑,“你是龙头老大,你不发话,我们怎么好意思去打扰您老人家。”

    “这话说的,什么龙头老大?不过是先行一步而已。我看你们是不想合作,我倒是接到不少其他地区的来访,人家都表达了一种合作的意愿。”

    “李常委,我可是诚心诚意的想合作,我们跟谢区长他们不同,他们是兵强马壮,可能不一定看得上试验区这块牌子,我们汉山就不同啦,需要发展的地方太多了。”邱明权赶紧说。

    “邱县长,这儿就是我们三家,难道你还想分出里外来?”谢闯跟邱明权开了个玩笑。

    “笑话,我们三家有李常委在,不玩三国。”邱明权还是解释了一下。

    马贞在旁边给他们添茶,也说:“李常委和谢区长,你们都是老大,我们汉山是跟在你们后边的小弟,还望二位老大不遗余力地帮帮小弟啊。”

    汉山在重清几个县区里一直排在第三,按说也是可以的。

    但最近这几年,全国各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很多落后的地方都搞得风生水起的,重清除了温定在阔步前进,其他县区仍然是原地踏步。

    如果不抓住现在发展的机遇,就会越来越落后,既对不起全县老百姓,也对不起自己,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好在现在牛气冲天的温定就在旁边,现在又和李二海搞好了关系,成了好朋友好邻居,加上试验区,搞发展就天时地利人和了。

    “本月初,国家通过了修改过的可再生能源法。”李二海冒出了这么一句。

    谢闯和邱明权都不知他何意。

    “什么意思?”谢闯问。

    “有这么一件事,我是想好了,但目前我们温定是没有精力干这个,我想让你们两家联合干。”

    “李常委你快讲讲。”

    邱明权和马贞都有些按捺不住了,目光紧紧盯着李二海。

    “我了解过,可再生能源,目前国内重视的人很少,都认为那是处理垃圾,又脏又没有油水。”李二海看了他们一眼,开始讲起来。

    “其实,西方国家很早之前就重视起来了,他们有专门的大公司经营这样的生意,既解决了政府头疼的问题,也赚得盆满钵满的。”

    “这一块生意被人无视了,可里面却有金山银山啊。”

    谢闯以前倒是听说过这些,但他没有这个敏锐度,现在听李二海一说,他才想起,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我的大常委,你就不要卖关子了,说吧,怎么合作?”谢闯问道。

    “我想在温定和汉山交界处设立一个大型可再生能源初级处理基地,接收附近几个省的可再生能源物料,进行初级处理,由我们温定和汉山两家共同经营。”

    谢闯开始兴奋起来,“你是说,让我们建个大厂,对你们的初级处理品进行深加工?”

    李二海点了点头,“二位,可有这个合作意向啊?”

    邱明权毫不犹豫地说,非常愿意。

    谢闯一拍大腿,干了!

    李二海摇了摇头,“你们可要考虑清楚,然后再说干。”

    “这有什么可考虑的!”谢闯和邱明权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

    “既然让你们考虑清楚,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李二海看了看他们,“先说汉山吧,我们要建的这个初级处理基地,面积很大,可能要有一个乡镇的规模,我们温定出一半,你们汉山也要出一半。”

    “虽然只是一半,但也有半个乡镇那么大,我们那儿本来就是山多地少,一下子拿出这么大的土地,可是剜肉啊。”

    “剜肉只是表面的,大发展才是硬道理,有了这么一个处理基地,我们可以安排失地农民进入基地工作,收入一下子就提高了一大截,谁不乐意啊?”马贞抢着说。

    “这个没问题,我和马县长回去好好宣传一下,群众还是会支持的。我们县现在就缺这么一个大企业,李常委就给我们送上门了,非常感谢啊!”邱明权也说。

    他知道,一旦这个基地上马,每年就可能有上亿的税收,整个汉山就走了快车道。

    而且他会带动一系列的产业链发展,全部产值那将会是个天文数字。

    “下面再说说楚州区这边,我们只是为你们打了前手,后面的工作才是增值最多的部分,就是深加工。”

    “因为可再生能源的种类非常多,意味着你们楚州的处理厂规模要十分庞大,否则根本解决不了那个吞吐量,这个你谢区长可要考虑好了。”

    谢闯这才如梦方醒,原来这是一笔天量生意,心里想,你李二海可真是我一辈子的福星。

    “没有问题啊,我们这边工厂集中,交通便利,我们可以用一个集团化方式进行。”谢闯说。

    “好主意。”李二海赞了谢闯一句。

    “如果你们两家没意见,那你们回去都开个会,如果意见统一了,我们就签个协议。”

    “有一点,事情没有干起来之前,谁都不能走漏了风声。”李二海强调了一下。

    谢闯和邱明权都重重地点了一下头,他们明白,只有走在前面,才能收最大的果子。

    邱明权心里想,这李二海到底是什么材料做的啊,头脑够快,还想得这么缜密,他要是不成事,谁还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