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大日天书 » 第九十一章 王家

第九十一章 王家

    苍云山脉,一道白色流光掠过长空,朝着西南方向急速飞去。

    “月儿,你这遁天梭速度可比我那青灵舟可快多了。”

    一个银白梭形物体之中,两道人影并肩而立。

    他们,正是刚刚从天河宗离开的王青山和萧怜月二人。

    一日前,他们到达天河宗。

    便直接去了苍梧山问神台,由萧怜月师姐元冰凝亲自问话。

    问神台号称修仙界拷问修士最佳利器,只要一上问神台,被问话者神识弱于问话者,必定口吐真言,无话不说。

    结果,元冰凝问了半天,自然证明韩太仓之死与王青山毫无关系。

    那遥云老祖听到韩太仓是与轩辕鹤同归而尽,不由长叹了一口气,当即便没有再为难王青山。

    不过虽然遥云老祖不计较了。

    但是王青山却是将此番遭遇深深埋藏于心底。

    当日那种渺小,无力和恐惧的感觉,至今依旧萦绕在他心头,岂能轻易忘怀?

    他日若是大道有成,必定要杀上天河宗,找此人讨个说法!

    “这可是三阶上品法宝,速度当然快,差不多已经可以达到我全力遁光飞行速度的五成了。”萧怜月一边操控着遁天梭,一边微微笑道。

    “可惜就是太耗费灵石了。”王青山摇了摇头。

    这三阶上品法宝遁天梭,一旦全力飞行,其速度可以达到日行一万二千里,足足是青灵舟的三倍,但其消耗灵石的速度也是惊人。

    青灵舟全力飞行,可以日行四千三百里,消耗低阶灵石五块。

    而这遁天梭,直接是以中阶灵石驱动的,每十万里消耗五块中阶灵石。

    不过即便如此,此物还是深得高阶修士喜爱。

    萧怜月也是突破紫府境之后,才在坊市拍卖会中,以七万灵石的天价拍下的。

    天河宗距离凉州郡约有一万一千里之遥。

    当年二人为了上天河宗。

    一路翻山越岭,坐船渡江,花了整整四个月,才从凉州郡来到天河宗所在的苍云山脉。

    如今修为有成之后,这万里之遥,不过一日功夫。

    不过,两人倒也没有急于这一两日的时间。

    而是操控着遁天梭,沿着当年的路线,一路走走停停,在回忆当年美好时光的同时,也在互相倾诉着这些年各自的际遇。

    相较于萧怜月这些年一路顺风顺水,修为扶摇直上。

    王青山这一路跌跌撞撞,道途显然要坎坷的多。

    此刻,两人并肩躺在一处碧绿的草地上。

    山风微醺,满目苍翠,脚下一条苍茫大江奔流到海,波澜壮阔。

    “月儿,当年一别,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王青山轻抚着怀中玉人长发,有些感慨道。

    ……

    官道上。

    在十余个健壮的黑衣汉子的护卫下,四辆马车穿过一片山谷,朝着不远处的平南县城驶去。

    此刻,最前方第一辆马车之中。

    正有两道人影相对而坐。

    “天琦,这次秋闱有把握吗?”

    其中一个面色威严的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卷锦书,一边聚精会神的看着一边问道。

    “父亲您放心,儿子这次必定高中!”

    坐在中年男子对面,一个十七八岁的俊朗青年自信十足的道。

    “有自信是好事,但是千万别自大,我泱泱大梁,青年才俊何其之多,须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为人处世一定要谦虚谨慎。”

    中年男子放下锦书,看了俊朗青年一眼,告诫道。

    “父亲教训的是,儿子一定谨记。”

    俊朗青年正襟危坐道。

    “嗯。”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随即又叹了口气道:“自从前几年你曾祖驾鹤仙去,你祖父丁忧赋闲在家,我们王家在朝中的势力就散了许多,不过这样一来也好,免得树大招风,招人忌惮,我王家一向以诗书传家,只要谨记读书人的本分就行,其他也莫多想。”

    俊朗青年点了点头。

    “你弟弟要是还活着,今年也该十四了吧。”

    中年男子想起自己的幼子,不由怅然道。

    “小南一定还活着,父亲放心,儿子这几年一直在安排人寻找他的下落。”俊朗青年安慰道。

    中年男子摇了摇头,他已经不报任何希望了。

    “在你妹妹和母亲面前,莫要平白提及此事,免得惹得他们伤心落泪。”中年男子随口嘱咐道。

    “儿子知道分寸,父亲请放心。”俊朗青年道。

    “快到平南县了吧,你去跟他们说一下,晚上不要在县城停留,直接连夜回我们王家老宅。”中年男子随手撩起马车窗户上的帷幔,扫了一眼四周景色后,吩咐道。

    ……

    第二天上午。

    王家老宅,一片热热闹闹,喜气洋洋。

    今天,是王家老太爷王圣安六十大寿。

    提起这王家和王老太爷,那可是有数不尽的话题。

    相传王家发迹于六十年前。

    事情还要从王家老老太爷说起,当年王家老老太爷王青云赴京赶考,十七岁那年一举金榜题名,秋闱高中榜眼,被皇帝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侍讲学士。

    青云公在朝堂上也算传奇人物,此老一生共侍奉三位帝王,久经宦海浮沉,数十年间三起三落,最高官拜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文华阁大学士。

    相较于父亲王青云,其子王圣安无疑仕途更加顺畅。

    圣安公十五岁金榜题名,得中状元,从翰林院修撰,兵部员外郎,到礼部左侍郎,可谓一路青云直上,最高曾官拜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

    其门生故吏遍布朝堂,可谓桃李满天下。

    王家一门两阁老,先后六十年,历经四帝,可谓十分煊赫。

    不过,自从六年前老老太爷王青云驾鹤仙去,王家老太爷王圣安丁忧赋闲在家多年,王家如日中天的声势这才有所消减。

    即便如此,其子王恭让依旧任着兵部左侍郎,王家在朝堂依旧有不小的影响力。

    在这平南县,甚至是凉州郡,王家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

    今日虽是王家老太爷王圣安的甲子大寿。

    但是此老一生低调清廉,加之又赋闲在家,因此并未有大操大办的想法,只是请了王家同宗族人一起热闹热闹。

    至于外面的一干人等,那是一个也没有邀请。

    然而,这一天中午,还是有两个陌生人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