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水浒请回答:我真不想当矮脚虎 » 第139章 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第139章 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半个时辰后,梁山众人终于离开了独龙山。

    这时狗头军师吴用,掐着手指一算,然后道:

    “有好汉有难,我等需要埋伏于此。”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吴用什么时候改算命了。

    宋江笑道:“便听军师所言就是。”

    众人只能听命,然后宋江开始分配任务。

    人分两拨,吴用、李逵、邓飞、顾大嫂等人是一拨,另作他用。

    而宋江则带着林冲、花荣、杨雄、石秀、燕顺、王英、孙立等人算另一拨,在路旁的林子里进行埋伏。

    王英跟在燕顺旁边,一脸懵逼。

    老实说,他实在想不起来这是什么剧情。

    这时宋江将几位头领单独叫出来,才告知了缘由。

    “军师已让戴宗、李俊、张顺等人扮作知府,去拿扑天雕李应和鬼脸儿杜兴了。”

    “想必不久之后,他们便会经过此地,我等需要演一场戏,杀退知府,救下李应和杜兴。”

    “这场戏要演的真实,所以只说与你们几个头领听,勿要让李应杜兴二人识破。”

    宋江缓缓说完,众人皆抱拳应下。

    王英放下拳头,不由摇了摇头。

    不愧是狗头军师吴用,也就是他能想出这种计策。

    难怪队伍里没瞧见戴宗、李俊、张顺、杨林、马麟等人,估计他们也有戏份。

    难怪埋伏没让李逵来,因为李逵这厮容易假戏真做,莽撞起来,说不定真把人给杀了。

    果然,才埋伏了一盏茶的功夫,便见到前方来了一队人马。

    人数四十余人,都面熟得很。

    领头的作知府打扮的,竟然是圣手书生萧让。

    王英仔细一想便明白过来,这萧让是文质彬彬的书生,的确是梁山里假扮知府的不二人选。

    知府后面则跟着两个巡检和一个孔目。

    巡检由神行太保戴宗、锦豹子杨林所扮,而孔目则是由铁面孔目裴宣所扮。

    巡检后面跟着两个虞侯,却是玉臂匠金大坚和通臂猿侯健所扮。

    而虞侯后面跟着四个都头,却是混江龙李俊、浪里白条张顺、铁笛仙马麟、白日鼠白胜所扮。

    不得不说,这些人里,还真就裴宣是本色出演。

    不过演的最差劲的,就是白胜了,贼眉鼠眼,哪里像个都头啊。

    王英吐了下槽,便看向四个都头所押的两个犯人。

    这两个犯人,为首的一个虎头燕颌,猿臂狼腰,一双眼睛如同苍鹰一般锐利,气势很是威严。

    王英猜测,此人应当便是扑天雕李应。

    而另一个犯人阔脸方腮,眼鲜耳大,貌丑形恶,定然就是鬼脸儿杜兴了。

    这时宋江轻喝一声,“动手!”

    于是宋江、林冲、花荣、杨雄、石秀、燕顺、王英、孙立等人,一齐从林中跳出。

    众人拦住去路,吓得对面的“知府”、“巡检”、“虞侯”、“都头”、“节级”、“牢子”们尽皆失色。

    只听林冲大吼一声道:

    “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

    话一喊出,对面的人便作鸟兽散,只留下李应和杜兴两人。

    然而演戏要演全套,于是宋江冲众人使了个眼色,嘴里却喊道:

    “追上去,别放跑他们!”

    于是林冲等人装装样子,追赶一里路才回来。

    回来时,石秀嘴里还骂道:

    “我们若赶上,便把这个鸟知府杀了,哎,只是被他逃了,不知道去向。”

    这时宋江便命人给李应和杜兴二人解绳开锁,还牵了两匹马来,请他二人骑。

    李应和杜兴被绑的全身酸疼,微微活动了一下,而宋江在旁边说道:

    “且请大官人上梁山泊躲避几时,如何?”

    李应忙摆手道:

    “使不得使不得,是你们去追杀的知府,不干我事。”

    怂!

    王英心中暗叹,难怪自己对这李应的剧情没什么印象,太怂了吧。

    宋江也觉得李应有点怂,但嘴上却笑道:

    “官府怎会肯与你分辨?”

    “若我们走了,必然要连累了你。”

    “既然大官人不肯落草,那便只在山寨里歇息几日。”

    “等事情过去,大官人再下山不迟。”

    李应和杜兴两人对视一眼,心里还是不愿。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上山,那就真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但是不上山,还真像宋江说的那样,会被官府捉拿。

    因为杨雄和石秀两人,已与李应杜兴相识,于是他二人便推着李应杜兴上了马,然后加入队伍里。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往梁山进发。

    只不过吴用李逵那一拨人,没有跟来汇合,却不知去了哪里。

    到了晚上,宋江带着众人终于赶到旱地忽律朱贵的酒店,于是众人乘船后下了金沙滩,便直奔入宛子城。

    然而刚上山,便见多日不见的托塔天王晁盖,领着留守的好汉们擂鼓吹笛,前来迎接。

    “公明此次辛苦了,如今拔了那祝家庄,得了许多粮食,江湖上我梁山泊名声又会更上一层楼啦!”

    “走走走,诸位别站在这了,聚义厅里已备了接风酒,诸位坐着说话!”

    晁盖见宋江等人满载而归,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众人上了山,进了城,入了厅,纷纷落座。

    很快吴用、李逵等人也进了大厅,找位子坐下。

    这时宋江将李应和杜兴二人请了出来,介绍给晁盖等人认识。

    双方见礼,又喝了几杯酒。

    李应忍耐不住,便抱拳和宋江说道:

    “我和杜兴两个已将将军送到大寨了,也与众头领都相见了,在此待几天其实不妨事,只是不知道家中老小的情况如何,还望众头领让小人下山一趟。”

    得嘞,搞了半天,人家还是要走。

    王英干了一碗酒,不由摇头。

    其他好汉们也微微皱眉,没想到李应在山上半天也不愿多待。

    众人开始窃窃私语,晁盖看向宋江,然而宋江也有些无奈。

    这时吴用站起身笑道:

    “大官人此言差矣!”

    “令宝眷已经都接到山寨里了。”

    “而贵庄也已经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所以,大官人却要回哪里去?”

    李应闻言,顿时呆了。

    他不相信,他觉得吴用是在说笑。

    吴用便指了指厅外,继续笑道:

    “若大官人不信,可出了聚义厅往山下看看。”

    李应瞪着眼,心道:看就看。

    于是出了大厅之后,李应便向山下望。

    只见一队队人马,正爬上山来。

    李应揉了揉眼睛,再定睛一瞧,才发现这上来的人马,竟然都是自家庄客和一家老小。

    于是李应连忙拉住老婆的手问道:

    “你们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随随便便就跑到山上来了?”

    李应妻子蹙眉解释了一番,李应才知道自己被坑了。

    这下好了,自己好好一个大庄主的名声没了,连偌大的家业也被烧得干干净净。

    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李应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