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人生地铁 » 第二十章 大脑VS内心 该听谁的

第二十章 大脑VS内心 该听谁的

    每天早上去上班,晚上下班,在地铁里,招娣看到人们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看手机。有的人在看小说,有的人在刷短视频,有的人在发微信,有的人在看朋友圈......现在地铁里已经看不到有人看报纸或者是看纸质的杂志了,连看纸质的书的人也很少。这里的地铁里没有人在看手机,人们仿佛来到一个没有手机和网络的世界,这里只有他们自己。他们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构思着自己的人生,回想着这一生以来走过的道路。

    招娣突然是想起了什么,“我可以看手机吗?”招娣问,“你可以拿出来看看,”那个人神秘地说。招娣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招娣本不是一个人特别喜欢刷手机的人,她觉得看时间长了眼睛会觉得很疲惫,再加上工作本身也总需要看电脑,有时候眼睛更容易觉得疲劳,所以,只要有闲暇时间,招娣就会闭目养神,想想自己的心事,工作上的事,或者,随身带本书看看。同事都取笑招娣,说“你提前步入老年人的生活了”,招娣也只是笑笑。招娣觉得,有时候,手机上的东西看完,人更觉得空虚,不知道为什么。本以为有这么多的APP,内容,信息,是可以用来填补生活的无聊的,打发时间的,但是没想到,刷了之后,却带走了更多的内心的安宁。之前每次来到这趟地铁,招娣总是心事重重,从来没有想过要看手机,本来也没有什么人找她,她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无非就是工作上那点儿事儿,好不容易下班了不用工作了还得在微信上应付着,招娣没这个心情,也不愿意浪费这个时间和精力。一边想着,招娣一边掏出手机,奇怪,手机上什么图案都没有,黑屏。招娣揉揉眼睛,把手机重新启动。可能是地铁上信号不好吧。但是信号不好也不至于黑屏吧。重启了还是黑屏。手机坏了?刚才进来的时候还好好的呀。招娣正纳闷,那个人说,

    “我们总是习惯从外部世界去寻找答案,寻找生活的乐趣,”那个人说道,“但是,越找越觉得困惑,”招娣不语。现代人的生活,手机足可以占据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满足你全部的生活需求。工作,社交,学习,娱乐,购物,游戏,甚至听书看书,吃饭,打车,买票,挂号,生活缴费,招娣还真是一时想不出来目前生活中有什么需求是手机不能够满足的。

    “唯有心灵,”那个人好似看出了招娣的心思,说道,

    “真正心灵的满足不是依靠手机,不是依靠外在,”那个人说完招娣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但是,那我们的心灵怎样才能获得满足呢?”招娣想了想,问。说实话,招娣有时候无聊的时候,比如去见客户的路上,或者等人的时候,也会漫无目的地拿出手机刷一会儿,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但是,就是觉得手机里的东西太多太丰富了,总觉得会有什么有趣儿的东西等着她去发掘。但是,刷了一会儿,停下来,又觉得内心莫名地空虚。

    “你要向内求,”那个人继续说,

    “怎么叫向内求呢?”招娣又问,

    “问问这里,听听这里”,那个人说着,一边拍拍自己的胸口,招娣沉默了。说实话,招娣觉得最难的反而是静下来,不静下来,就根本听不到心在说什么,心的声音。人,也许最难的,还是面对自己。招娣最怕的就是自己一个人静下来。一旦静下来,脑子里就会飘过无数的念头,无数的念头就会蜂拥而至。念头好像在大脑里跳舞,大家都好像在拼命地寻找着自己的舞台,积极上演。

    招娣很难说清,自己是大脑的主人,还是大脑的奴隶。有时候被一个想法驱使着,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好像不干点儿什么,或者采取点儿什么行动,这个念头就不会放过你。想法会不停地折腾,翻滚,你最后只有无力招架的地步,乖乖就范。

    “我们有时候太相信大脑里的东西和想法,认为那个就是我们自己,”那个人说,

    “难道不是吗?”招娣惊讶地问,

    “你有没有过大脑和身体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的时候?”那个人问,

    招娣陷入沉思,

    “就是说大脑和身体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态度,”那个人进一步解释说,

    招娣好像有点儿想起来了,比如,跟领导王姐的相处。招娣不喜欢她,但是每次见到她还要装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来,特别是她每次在朋友圈里发了晒孩子晒老公晒家庭幸福的相片之后,她实在不想点赞,但是部门里其他同事全都点了,她也只好点。点完之后,总是有一种很厌恶自己的感觉。好几天都不想看手机。但是大脑对她说,你得点啊!不点的话,小心以后领导给你小鞋儿穿,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再说,点个赞你会少块肉吗?保住饭碗最重要,你是成年人了,应该知道孰轻孰重,别那么矫情了,成熟点儿。招娣的生活里,不知道有过多少次这样矛盾的时刻,也许是太多了,招娣已经完全忽略了也忘记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受变得不重要了,外界和别人的反映以及评价变得更重要了。如果不,大脑常常会恐吓你,吓唬你,把事情最不好的一面呈现给你,最后,只能乖乖地听大脑的指挥,以为这样就是最安全的。以前在家的时候,她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农活儿,为了家务,为了弟弟而活,而唯独没有她自己。她自己真正有什么需求,诉求,总是被家人忽略,渐渐地,她也忽略了自己。她自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父母有没有满意,弟弟有没有哭,家里的活儿有没有干完,只有这些全都做完,别人全都满意了,她才会有那么一点点时间静下来,徜徉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这时候,她就会完全沉浸在自己创作的世界里,不被打扰,没有别人的要求和指责,尽情释放自己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