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道长跟我说要相信科学 » 第二十五章 乾坤圈

第二十五章 乾坤圈

    阳虎真人拿过王湛泸手中的木剑,走到离他五六米的地方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先给你演示一遍,你可要看清楚了。”

    只见他双脚并拢,成立正姿势。左手反手握剑,立于臂后,剑尖向上,贴于左胯侧,右手臂掌心自然贴于右胯侧,头正,颈直,两眼平视。

    “这为预备式。”阳虎真人缓缓开口道。

    紧接着他左脚向前一步,同时右手向后,向上举起,重心前移,右脚跟抬起,双眼目视前方。

    上动不停,右脚向前与左脚成并步,右掌塌腕,掌心向下,经右侧下按于右体侧,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同时左手上提,左肘微弯曲,目视左侧方。

    “这是上步持剑,记住,上步按掌要连贯,按掌时力在掌根。”

    王湛泸兴奋地点点头,然后迫使大脑飞速运转,记下这九星剑诀。

    ……

    过了两个小时,阳虎真人把九星剑诀的所有剑式都展示了一遍。

    九星剑诀,以势走九星而得名,主要是以刺、劈、撩、挂、云、抹、绞、架、崩、点、格、削、抱、带、提、压等剑法结合各种平衡,旋转等动作,所组成的套路练习。

    “刀如猛虎,剑似飞风。”

    说明了刀,剑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阳虎真人顿了一下,然后说道:“演练时要明确一尖两刃的概念,不能与刀练习混淆。另外,要内外贯通,神行达化,身动势出,法变势换,注意剑指与剑法变化的协调。

    这套剑法的剑谱有三十套动作,上步持剑、力劈华山、叶底藏花、打落金钱、仙人指路、迎风挥扇等等。

    你至少在剩下的一个月间,把前五个动作学会并且还会贯通,你先用木剑吧,等熟练了,再换钢剑,最后再用你那个湛泸剑。”

    王湛泸闻言,点了点头。

    阳虎真人又开口说道:“如果我不在,你就去找你的明望师兄,让他教你一些基础的剑术。”

    王湛泸听到此话,如同五雷轰顶,顿时倒了下去,一只手捂着脸,另一只手捂着心,那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把阳虎真人给逗笑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阳虎真人自然知道自己的徒弟什么鸟样,然后他笑了起来,看着王湛泸说道:“起来,光天化日之下,怎能如此不堪?”

    说着,还踹了王湛泸一脚,只是这力道却很轻。

    王湛泸一脸吃痛地站了起来,用着幽怨的眼神,看着阳虎真人。

    阳虎真人噗嗤一声,无奈地说道:“你这小子,诶……罢了,为师就送你一个礼物吧,本来想迟一点,到你过生日的时候给你的。”

    王湛泸的眼睛顿时一亮,自己的师父终于舍得拔毛了!但听到后面一句话时又呆滞着了起来。

    阳虎真人回到自己的房间,王湛泸并没有跟着进去,只是在房间门口等着。

    很快,阳虎真人便拿着两个木镯子,走了出来,只是这两个木镯子是套在一起的。

    阳虎真人扬了扬眉毛,说道:“嘿,这个知道吧?乾坤圈!”

    说着,把这个东西给了王湛泸。

    王湛泸听到乾坤圈这三个字,心中顿时一惊,因为这乾坤圈实在是稀有,而师父他给了自己,随即而来的就是满心的欢喜。

    乾坤圈,又称阴阳环。

    为道家法器,是道教重要宗教修持用品之一。乃为连在一起的两个圆环,可以拿在手中来回转动,代表“阴阳循环,周而复始”之意。

    一般为木制或玉制。亦有三环相套者,称为“三才环”或“三环套月”。老年道士尤喜玩此,以为活动指腕之用。

    于道教宫观内,细心人可能会注意到――某些道士手内常持一件相连在一处的两个环,时时把玩(其环形,多为木、藤、玉石、金属制成,可于人腕、臂处套挂。燕京的白云观文物展室中,有一明代青瓷道人像,道人左手即持此物,可见渊源已久)。

    许多人不知道这什么意思,然后问道长。

    道长们称其为“乾坤圈”;或称其为“阴阳环”;或称其为“玄”,众说纷纭。

    后学经多方征引,有人撰文一篇,解释此物意义。

    取象于图书文字:道教重“玄”,崇“玄”。

    《道德经》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认为“道”杳冥幽远,不可妄予推测,故而强以形容为“玄”。

    后世称道教为“玄门”、“玄教”者,盖源于此。

    汉许慎《说文解字》解“玄”曰:“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也。”

    看古写的“玄”字,极似相连于一处的两个环,一环在内象征玄关一窍;一环在外象征玄真妙理,知此“理”、得此“窍”,理窍合一,即入“众妙之门”,意即成道也。

    修士仿此意象,得以成形,持之以为寓。

    乾坤圈还有取征于祸福因果的作用。

    大千世界之内,万事万物发展过程错综复杂,莫不因中有果,果中含因,因果循环,报应昭彰,无穷无尽,无始无终。

    此即古圣所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因为道士们不能每件事都做得非常完美,唯恐行为一旦差迟,就会坠入因果轮回,受诸多苦恼,等后悔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故而,此两环中,一环象因,一环象果,相连于一处者,譬彼前因后果互为因缘、接连不断之意。亦即祸、福相因相成之理也。修士明了其理,得以成形,持之以为戒。

    乾坤圈还有第三个作用,取法于阴阳性命,人秉天地阴阳之气,得中而生。

    纯阳为神,纯阴为鬼。

    所以道教内历代修炼高真,皆自名号中贯以“阳”字,以觊仙道,举个例子,就是王湛泸的师父,就叫阳虎真人,里面含有阳。

    再举一个例子,《易》里面说过:“干为天,为圜。”所以说天者,阳也。圜者,圆环也。

    而两个圆环两重天,就是纯乾卦,纯阳之象也。

    纯阳之象,对于阳虎真人来说,也是极度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