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女帝亦菱 » 第三百八二章.怎奈相见不相识(二)

第三百八二章.怎奈相见不相识(二)

    即将被过度章节逼疯~~~~(>_<)~~~~

    ========================================================================

    接下来的几天,亦菱的生活恢复了从前忙碌的状态。

    卯时起身,辰时入宫上朝,午时入宫请安,之后在各部学习,晚上回到府中,还要同李嬷嬷学规矩礼仪。

    几天后,又降了一场雪,女帝也率众提前结束狩猎归来。原本礼部安排好的迎接仪式也因老祖宗的一声令下取消了,老祖宗只带了亦菱和几位重臣在皇城外迎了一下。毕竟,此次狩猎闹出这等事,也算是败兴而归了,谁还有心情参加什么迎接仪式?

    亦菱见母皇一副气色不错、神色如常、安然无恙的样子,这颗心才算真正地落了回去。但她的那位父王李汐情况可不大妙,路上就因伤势较重而高烧昏迷,一直躺在马车里,进宫的时候都是被人抬着进去的。

    老祖宗见此情形,原本就不大好看的脸色更是沉了又沉。

    杜郡主压根儿就没有出现在随行的队伍中,原是被杜世子派人早一步遣送回来,并下令关在了世子府里。

    亦菱见状稍稍松了口气,幸好皇表姐不在场,要不然老祖宗定会当场发作起来,届时所有人都少不了受着一份怒气。

    杜亦风和北胡汗王阿如罕一回来便告罪。惹祸的人不在场,老祖宗一股火无处发,杜亦风作为亲兄长自然受了牵连,老人家根本就没理会他,弄得他当场很没面子。但是北胡汗王毕竟是来客,老祖宗再怎么样,也不至于不给他一个面子,所以好生安抚了几句,只道此事同他无关,不必自责。阿如罕见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亦菱却是知道的,阿如罕特意自降身份请罪,只有一小部分原因是为他自己,大部分还是为了皇表姐。虽说事情是因为他和杜亦芮打闹所起,但毕竟那羽箭不是他射出去的,主要责任并不在他。他这样放低身段赔礼请罪,多半是希望老祖宗对皇表姐责罚得轻一些。

    此外,让亦菱感到惊奇的是,时御史随母皇进入皇城之时,面色惨白如纸,略显疲惫憔悴,神色恍惚忧虑,一副魂不守舍、心不在焉的样子。亦菱在一旁见了大为惊异,难道时御史也受伤了不成?就算她是此次狩猎随行官员中品级最高的,未能保护好女帝的事她也有一定的责任,但也不至于变成这副样子吧?

    由于众人心情都不佳,兴致也不高,故简单的迎接仪式草草地结束了。

    好在女帝虽然受了伤,但伤势较轻,基本上已经痊愈,故自次日起朝政便恢复了正常。

    但接下来的日子并没有归于平静,而是接连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这头一件事便是北胡汗王阿如罕告辞离开朝凤后,老祖宗当即下令将杜亦芮禁足在世子府内,派去了数十名禁卫看守,还指派了宫里的两位嬷嬷去教导她。说得好听是教导,实际上就是教她重新学习礼仪规矩,学不好少不了要教训一顿。老祖宗身边的嬷嬷都是宫里的老人了,又是老祖宗亲自指派的,就算是贵为郡主,犯了错责罚起来也不会含糊,杜大小姐少不了要遭点罪了。

    这还不算,老祖宗又以身为长兄没能管教好妹妹为由,命杜亦风暂时离开朝凤,到京畿卫去。明眼人一看便知上皇陛下这是借此机会打压杜氏兄妹二人,给他们一个警醒,让他们以后行事前多考虑考虑。是故老祖宗此举过后,杜世子一党的人低调消停了不少。

    亦菱却知道老祖宗此举背后真正的原因,老祖宗定是借着这次机会警告杜亦风,不要在皇城内乱来,也是借此机会委婉地告诫提醒杜亦风,他做的事她老人家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包括派刺客刺杀自己的事。

    第二件事则发生在杜亦风离开朝凤后,林老丞相和陆太尉相继请辞,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林老丞相的请辞是在亦菱的意料之中的,因为老祖宗早先就同她说过,可是陆太尉紧跟着请辞,着实让亦菱吃惊不小。陆太尉此举又是为何?她记起上次造访陆府时,陆太尉单独同她说的话。难道陆老太当真想要退出朝局,不偏帮任何一方?

    三公元老中,有两位提出请辞,这至关重要的位置就空了出来。各方势力表面上静观其变,暗地里却是蠢蠢欲动。若能让自己一方的人站到这两个位置上,那么己方的势力就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女帝痛快地应允了两人的请求,还多加赏赐安抚两位老臣,紧接着女帝就颁布了一道圣旨,命洛沉碧和张政二人暂代相职。

    这道旨意顿时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原本洛沉碧和张政在百官中的威望都很高,若是他们二人中的任何一人继任了相位,大家或许都不会有太多异议。但偏偏是两人同时暂代相职,谁不知道他们二人都是皇女殿下一边的人?

    纵然杜世子不在皇城内,消停了多日的杜世子一党的人也都坐不住了,在朝堂之上,纷纷站出来表示异议。

    忠于上皇和女帝一边的人自然也不甘示弱,纷纷站出来反驳。

    一时间朝堂之上热闹非凡,吵闹的像是菜市场。亦菱明显感觉到皇椅上的母皇有些不悦。毕竟,谁不知道这圣旨虽是以女帝的名义颁布的,但必然是要经过上皇陛下的首肯的。甚至有些旨意干脆就是上皇陛下通过女帝之手发布的命令。如今,杜世子一党的人公然反对这道旨意,不仅是反对女帝陛下,更是反对上皇陛下。如此看来,杜世子一党的人确实张狂了一些。

    但是亦菱却可以理解,毕竟老祖宗和母皇一下子将洛沉碧和张政放在了丞相的位置上,虽然只说是暂代,但是一旦暂代了,那可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大家都心知肚明。换做她是杜世子一边的人,也会着急。哪能眼睁睁地看着竞争对手日渐强盛,而不及时动作的?

    正当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时,皇座上的女帝忽然开口问道:“陆大人,此事你怎么看?”

    众人闻言,顿时安静下来,齐刷刷地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兵部尚书陆大人。

    兵部尚书陆大人,乃是前任太尉陆燕的堂侄,如今陆太尉业已辞官,陆大人便是杜世子一党中品级和声望最高的官员了。所以,此时此刻,他的意见至关重要。

    只见陆大人迤迤然地走出队列,略清了清嗓子,方才抬手对皇座上的女帝行了个礼,开口道:“臣以为,此事甚妥。”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瞠目结舌。

    杜世子一党的官员们完全傻了眼,直愣愣地瞅着他,其他人也都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他,就连女帝和亦菱都面带几分讶然地望着他。

    女帝追问道:“陆大人为何如此认为?”

    陆大人微微一笑,拱了拱手道:“回陛下,俗话说一人智谋短,众人计谋长,从前朝中身居相位者仅一人,虽然行事简单方便,但有些事情一人谋划决议难免有失周全,此番陛下下旨让洛大人和张大人共兼相职,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

    女帝闻言微笑起来,满意地略点了点头。

    亦菱闻言心中则是一阵惊异。方才陆大人虽然并未提到太宗女帝冷紫婵设立三省的计划,但字字句句分明说得就是这个意思,难道陆大人他竟看穿了老祖宗的用意?若当真如此,此人心机着实深沉可怕。

    而陆大人此时则面带微笑,无视周围同僚震惊讶异的目光,暗自将心中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若是换做从前,就算他心里明白女帝和上皇的用意,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站出来表态,但是如今情况不同了,他有了其他的考虑。

    前些日子,亦菱在兵部尚书陆大人的府邸门前遇袭,陆大人权衡利弊之后出手相助,事后他府上的人,包括他自己在内,多少都受了点伤。亦菱为表达谢意,派人送去了上好的伤药和药材等物,甚至在得知他最喜爱的小孙女儿当日受到惊吓后病了一场的事后,还亲自登门拜访和探望。出于礼貌,陆大人也派人送了回礼,亦是药材补品等物。原本只隔着一条街的两家因为派系不同、立场对立并没有半点来往,但经过刺客一事后,这么一来二去的竟熟络起来。

    原本亦菱不打算同这位陆大人走得太近,但一想到她同皇表兄尚未完全撕破脸,她也不想因为知恩不报而得罪人,所以干脆借此机会,彼此交往熟悉一下,也算是间接地缓和一下皇女和世子两党之间隐隐剑拔弩张的气氛。

    而兵部尚书陆大人作为陆太尉的堂侄,杜亦风和杜亦芮的表舅,本来是彻头彻尾杜世子一党的人,但经过这件事,思路不免也活络起来。凭借着多年混迹官场的经验,他敏锐地察觉到上皇陛下心中的天平正逐渐向皇女殿下那边倾斜,倘若日后当真是皇女殿下继承了帝位,那他作为杜世子一党的中坚力量,能落得什么好下场?所以他干脆借此机会,想要同亦菱走动起来,逐渐拉近关系,以此为自己谋求一个更好的前程。说白了,他就是想两面讨好,两处得益。所以,他这次才会站出来公然表示支持女帝和上皇的这一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