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假如给我一个帝国 » 第八章 一个不在服务区的爹

第八章 一个不在服务区的爹

    宁嘉喆在返程路上,是越想越气。

    娘的。

    他宁嘉喆,大梁皇次子,享秦王尊位,征战沙场数十载,为大梁立下汗马功劳。

    什么时候让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这般威胁过?

    一身素衣的中年人正在御花园之外等候。

    先是见到张铉褪去一身铁甲,只着贴身衣物,牵着秦王的战马出了御花园,心中已有了几分疑惑。

    此刻又是见到宁嘉喆满面怒容走出御花园。

    “王爷这是……”

    中年人快步跟上宁嘉喆,跟在身后询问道。

    “黄邗,孤问你。”

    宁嘉喆并没有回答,反而向黄邗问了一个看似很奇怪的问题:

    “这皇城中,谁的权利最大?”

    自然是皇上,毋庸置疑。

    这是连三岁稚子都明白的事情。

    但跟了秦王许多年的黄邗却听出了几分异样,没有随意接话。

    方才殿下策马入御花园时,心情不错。不过一盏茶的时间,转出来时已是满腔怒火。

    身为秦王最信任的智囊,他明白,上位顾左右而言他,明显是发生了什么殿下无法接受的事情。

    思虑一番后,黄邗方才开口道:

    “殿下,如今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会是谁。”

    哈。

    将来会是谁。

    好一个将来会是谁。

    看似答非所问的一句话,却说到宁嘉喆心坎里了。

    宁嘉喆冷笑。

    如若不出意外,父皇百年之后,就是他那胖成球一样的大哥当皇上。

    那个大哥看上去和善性子,跟谁都是笑眯眯的表情,就算自己在父皇面前给他多少难堪,处处都是包容弟弟的好大哥模样。

    但宁嘉喆心里清楚得很。

    能容自己,是因为现在父皇尚在。

    别看现在自己是亲王,手里还有五万玄甲军。父皇一旦殡天,那个胖子登基,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到那时候,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封地、军队、还有自己亲王的地位,一个也保不住。

    他母妃原先只是个美人,母族也并不显赫,根本帮不上后宫任何忙。

    他从小就被教导,一定要出人头地。

    他不要庸庸碌碌一辈子,他不想成为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

    他宁嘉喆的命,他自己说了算。

    受封秦王之后,虽然远离了京师这个政治中心,但同样换来了不少好处。

    天高皇帝远,秦王宫又被自己经营成铁桶一块。在封地,他可以肆意扩充自己的羽翼,发展自己的死忠。

    再加上他打仗不要命的劲头,很快,母亲由美人晋为嫔位,再晋为妃位。

    宁嘉喆扪心自问,他不比那个死胖子差半点。

    自己率军和鞑子在血里火里拼杀的时候,他在京师舒舒服服地享受着皇家待遇。

    如果自己不是庶出,只怕现在住在东宫的,就不是那个死胖子了,而是他宁嘉喆了。

    如果!

    如果!!

    这个该死的如果!!!

    宁嘉喆袖口之下,一双铁拳捏紧,骨节泛白。

    现在,就连他下的崽子都敢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很好!

    “殿下,乾坤未定,来日方长。”

    黄邗心下虽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已然明白了宁嘉喆的心思,在后面轻声劝慰道。

    宁嘉喆深深吸了一口气。

    对,黄邗说得一点没错。

    乾坤尚未定。

    即便坐上了东宫之位又如何?

    当上了太子,只不过是大梁的储君。

    这个位子,希望那个死胖子能坐得稳,坐得长久。

    “走,随孤觐见陛下。”

    宁嘉喆回首,看向御花园的眼神中多了几分阴鸷。

    ……

    “臣,户部尚书沈淩河,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勤政殿内,沈淩河跪在地上,口称万岁。

    “平身。”

    “谢陛下。”

    老爷子半倚在龙椅中,表情看不出喜怒。

    “沈爱卿,有人给朕上了道折子,朕找你过来看看写得如何。”

    “刘默言。”

    宁鸿熙一个眼神,刘默言意会,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子,送到沈淩河面前。

    那小王八蛋的字儿写得是真拿不出手,一想到还得给旁的人看,宁鸿熙的老脸不觉一红。

    原版还扣在老爷子手里,这份是他让宦官换了口气措辞,重新誊写的。

    沈淩河双手接过,向着宁鸿熙一躬,才开始翻看。

    勤政殿中,只有沈淩河翻阅奏折的声音。

    良久。

    沈淩河合上手中折子,双手递还刘默言,心中已有了一番计较。

    此等大才,百年难得一遇,绝不可放过!

    “臣以为,此人文中所谓国债之事,确实可行,且能解我大梁燃眉之急!”

    紧接着一转话锋。

    “然此人年轻心性,稍显急躁。若不加以琢磨,只怕难当大用。”

    沈淩河向着尊位上的宁鸿熙道。

    “哦?”

    宁鸿熙对沈淩河后面的这句话来了兴趣。

    “沈爱卿,你是怎么知道他年轻的?”

    沈淩河一礼:

    “回陛下,奏折中行文多用白话,且字里行间颇有恃才傲物之意,所有事物尽皆直言不讳,对圣上天威毫无敬意。”

    “此等措辞,绝非久在官场中人所为。”

    宁鸿熙老眼微眯,他听出了沈淩河话里有点旁的意思,依旧还是顺着沈淩河的话,点头道:

    “那沈爱卿以为,当如何处置此人?”

    “陛下心中已有圣裁,臣本不该妄言。”

    “但若是对此人加以培养,日后定能成为国之栋梁,臣恳请陛下,给此人一个机会,报效朝廷。”

    见到陛下对自己的话深以为然,沈淩河大喜过望,脸上还是那副沉痛的表情,言语中说得情真意切,情深之处,还挤了两滴老泪出来。

    虽然他言语中故意扁了几分上疏之人,但他是真的动了爱才之心。

    户部最近的事务堆积如山,他已经快六十九的年纪,面对这堆积如山的事儿,着实有心无力。

    不谈治理蓟浙大运河的事儿。

    就单单看眼皮底下。

    沐卿源的大军已经快到建安了。

    不得不说,沐老将军这一仗打得确实漂亮!

    大胜。

    从未有过的大胜。

    不仅打出了大梁国威,更是一雪汉家百余年之耻。

    当时收到战报的时候,老皇爷当廷拍案而起,连呼三声好。

    他不知道老皇爷这一高兴,得赏下去多少银子。封赏三军的金银珠宝,布帛酒肉,全得是从国库里掏。

    还有,半月之后就是老皇爷六十六岁的寿辰。

    这个特别的数字,民间尚且要好好庆贺一番,更何况老爷子这个大梁第一人呢?

    自然是要大办特办的。

    沈淩河再怎么精打细算,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装会过日子的那个人。

    就这么一项,大几十万两雪花银,没了。

    最后,就是这各地藩王归京给老皇爷祝寿。

    一想到这儿,老头脑袋都快炸了。

    天家骨肉,平常在自己封地里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反正也不要户部给他们出一分钱,该交上来的赋税也少不了一分。

    他们这一动不打紧,他们屁股后面拖家带口、浩浩荡荡的行伍,一路的花销全是靠着沿途州府来供养。

    最后,这笔账又得算到户部脑袋上。

    沈淩河很想表示,自己作为户部尚书,大梁的大管家,这本账他已经快算不过来了。

    不管自己平日里再怎么省,到现在这种急需用钱的时候,还是凑不出钱来。

    说开源节流,开源节流。

    光是节流,根本顶不住这么个花钱法,现在,户部亟需一个能开源的办法。

    没想到,他这儿刚打瞌睡,有人就把枕头送到了老皇爷那儿。

    看完这份枕头,沈淩河一双老眼都在放光。

    这人是上天送给他老沈的礼物么?

    这人是谁?

    这是老沈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没有之一。

    自己在老皇爷面前说完这番话,肯定能让老皇爷觉得自己是完全在为朝中年轻官员考虑。这样让他调到户部来,也就变得顺理了些。

    如果是地方上的人,他老沈直接收了他当自己门生,然后请皇爷再提到京城来。

    如果是朝中其他五部的人,哼哼……

    那就别怪咱老沈不要脸,撒泼耍赖,也得把这个小子弄到他户部手里了!

    脸面?

    开玩笑,脸面是什么东西?能当银子使么?

    沈淩河心里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陛下,臣愿替陛下培养英才,先让他来臣手下,臣定会悉心教导此人。”

    见老皇爷一直不开口,沈淩河有点急了,一个头叩在地上。

    此等人才,被埋没了才是真正的可惜。

    “哈哈……”

    这个老狐狸的尾巴终于藏不住了。

    宁鸿熙也不计较,开怀大笑道:

    “沈爱卿,你可知这上疏之人是谁?”

    沈淩河摇摇头。

    “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是文瑾。”

    宁鸿熙笑道。

    诶?

    还在做想要挖墙脚梦的沈淩河有点没反应过来。

    文瑾?

    朝中有姓文的大臣么?

    还是地方上的?

    自己听着着实耳生。

    “谁?”

    看着一脸迷茫眨巴眼儿的小老头,宁鸿熙乐不可支。

    “还能有谁?”

    “朕的长孙,宁文瑾!”

    完。

    沈淩河一张老脸肉眼可见地垮了。

    俗话说,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要是说别人,他老沈豁出去这张老脸不要了,也得给这小子划拉到自己户部来。

    现在?

    借他俩胆子他都不敢呐。

    那可是太子的独子,当今皇上的嫡长孙。

    他刚才还说想培养人家。

    沈淩河一张老脸垮成了老苦瓜脸。

    “是不是刚才看上了?想让朕拨他去你户部帮帮你?”

    宁鸿熙好笑地看着老苦瓜沈淩河。

    “臣……”

    沈淩河刚想否认,就被宁鸿熙笑着一摆手,怼了回去。

    “行了,你个老东西,肚子藏着的那点小心思,朕还能不清楚?”

    “陛下圣明。”

    沈淩河被老皇爷这般直白的话呛得老脸有点挂不住,只好嘿嘿一笑,恭维道。

    “陛下,这封折子所言之事,还是太过笼统了些,个中需要仔细推敲之处,还需皇长孙殿下相助。”

    “嗯。”宁鸿熙点点头,“这事儿本是文瑾提出来的,他也是最了解这个国债的人,跟你商议最合适。”

    “不过这些日子,他身子应该有点不方便,有什么疑问,就得你去东宫跟他沟通了。”